李雪花
計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所必備的基本能力,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計算能力是孩子們在小學階段必須形成的基本技能之一,所以應該把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教學作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來抓。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正確、迅速、靈活、合理”地進行計算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興趣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庇辛伺d趣,學生做起來就能把積極性和潛能發揮出來。單純的計算練習枯燥無味,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所以,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練習組織形式。比如采用開火車的形式,來訓練計算能力,看看誰能把火車開得更遠;二年級學生好動、好勝心強的,可以采用比一比,拼一拼,看看誰能得到勝利的小紅旗等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可以采用小組競爭的方法,讓同學之間相互促進;限時計算,自制計算卡片等,只要我們大膽地嘗試,有好多種練習形式可以讓學生變被動的學習為“我要學”。
二、強化學生認真書寫
良好的計算習慣,有助于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在做計算題時,往往有的學生有輕視的態度,一些計算題并不是不會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夠集中造成抄錯題,運算粗心、不進行驗算等不好的習慣造成錯誤。所以在計算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非常重要。教學中,要想方設法使學生養成計算時精力集中,認真演算,仔細抄寫,自覺檢查、自覺估算和驗算的習慣。另外,教師還要加強書寫格式的指導。規范的書寫格式可以幫助學生防止錯寫、漏寫數字和運算符號,減少出錯的機會,能很好的提高計算準確性。因此,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計算能力的保證。在計算訓練時,要求學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看:就是認真對數;想:就是認真審題;算:就是認真書寫、計算;查:就是認真演算。因此,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防止計算錯誤,提高計算能力的重要途徑。
三、培養學生口算能力,切實打好基礎
口算是主要靠思維、記憶,直接算出得數的計算方式,它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打好口算的基礎。
1.每堂課上安排練習。每節數學課視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選擇適當的時間,安排3~5分鐘的口算練習,學生每人準備一個本(口算天天練),這樣長期進行,持之以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多種形式變換練。例如:視算訓練、聽算訓練、搶答口算、口算游戲、“對抗賽”、“接力賽”等等,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四、加強估算教學
估算可以培養學生的“數感”,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運算”,可以幫助學生檢查計算的結果正確與否,運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對計算的結果做預先定位,快速地確定計算結果的取值范圍,通過計算前的估算和計算后的檢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錯誤。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靠一朝一夕,也不能時緊時松,只有堅持不懈,一抓到底方能有效。另外,老師也應以身作則,板書時、批改作業時,都要作出表率。只有這樣,培養學生的良好計算習慣才能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