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美術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啟蒙,是培養學生藝術審美能力和情操的有效途徑。學生在學習美術中可以學會感受美、欣賞美,從而促進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得到健康的發展。美術教育工作者在美術教學中應該對學生進行情感啟蒙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促進美術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美術;教學;情感教育;啟蒙
0 引言
美術教學活動是與培養學生最直接相關的領域,因此在美術教育中進行情感啟蒙教育是一項重要的任務。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以情感教育為主要目的,讓學生在學習美術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感受到美術作品的審美價值。美術作品都凝聚了畫家的深厚情感,為美術教學的情感教育提供了參考。
1 美術教學現狀
1.1 教學手段缺乏創新
美術教學手段缺乏創新對于美術的教育來說有著很大的阻礙作用。一些美術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只是給學生簡單的講解一下美術的理論知識,在學生對美術知識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之后,教師開始讓學生畫畫。因此,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是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惡的。學生會慢慢產生一些厭學情緒,因此學生學習美術感覺不到樂趣。
1.2 美術課不受重視
學校由于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認為美術課只是一門藝術學科,只是一個副科,不需要學得多好。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對自己的教學質量降低了要求。一些美術課不僅課時減少,而且美術課的教學效也在不斷地降低,這對于學生學習美術有著嚴重的威脅。
2 開展美術教學的必要性
美術作品都凝聚了畫家的深厚情感,為美術教學的情感教育提供了參考。例如,《蒙娜麗莎》中微笑的永恒與神秘體現的是畫家的愛慕與贊美;齊白石畫中的瓜果魚蟲,生動樸實,體現的是畫家熱愛生活,童心未泯的心態;《梵高》的《向日葵》熱烈、悲傷,孤寂,體現的是畫家對人生的一種情感。由此可見,美術不僅是一門藝術學科,也是一門美育學科,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刻苦的練習獲得美術基本功的提高。學生在練習美術的過程中可以知道堅持的重要性,慢慢地就能夠磨練出堅強的意志。
美術獨有的認識美、感受美、創造美的功能,使其成為美育教育中一種比較好的形式。審美能力,對于培養藝術修養有重要的作用。美術的審美價值是藝術的靈魂,也是促進素質教育發展的重要手段。美術教學在發展中的創造性是最重要的。創新性是美術審美價值的體現,也是藝術活的靈魂,沒有創新性的美術教學的發展就會停滯不前。美術教學的創新性將會實現培養人才的目標。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會慢慢提高自己的審美素養,漸漸學會發現美和判斷美。學生在練習美術的過程中會感受到美術獨特的藝術魅力,陶冶自己的情操。在不斷的訓練之中就會理解美術的一些內涵,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美術教育是藝術教育的一種形式,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的組成部分,展美術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興趣,這對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 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啟蒙策略
3.1 創設良好的師生合作學習環境
良好的師生合作學習環境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效率,同時也能幫助教師順利開展美術情感教育。美術教師應該認識到美術教學不僅僅是一個傳道、授業的過程,更是一個分享知識與智慧,一個實現專業進步與自我發展的過程。因此美術教師應該創造一個良好的師生合作學習環境,來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在良好的師生合作學習環境中才能夠能向老師敞開心扉,提出一些自己不明白的美術問題,美術教師也能夠及時給學生解答。良好的師生合作學習環境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對教育工作者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們與時俱進,跟上時代步伐與潮流,將新型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課堂上來。對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可以建立一個良好的平等師生關系。
3.2 培養師生間的信任感
師生間的信任感,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改善交往溝通環境,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師生之間彼此有了信任感,才能在美術合作學習過程之中,互相幫助,互相監督,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
3.3 靈活調控師生合作學習課堂氣氛
美術教師不僅僅是教學活動的一個指導者,還是教學活動的一個調控者。教師在教學活動之中,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有一個調控,及時發現學生在美術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且引導糾正。美術教師的這種多層角色的設定,能夠充分賦予其掌控課堂的權利,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習者主動學習的欲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時,每位學生都能夠茁壯的成長!
3.4 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
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也是情感教學的一種方式。用藝術的觀點去思考問題,對藝術有一個審美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們針對學生們的實際情況,提出不同的藝術問題。還要提高學生們自主學習美術的能力,更加深入的了解知識,掌握知識構架體系。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利用教學的欣賞環節讓學生全身心融入美術作品中,感受美術中的形狀、色彩、線條的唯美。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師的指導下,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可以提高美術的學習能力,以及對美術的審美能力,這樣一來,對學生來說學習已經不再是一種應試教育,而是一種享受。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可以培養自己的審美情感。
3.5 利用網絡平臺教學
學校應該因材施教,應該改變“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校園網上開發一個多媒體教學平臺,設置一個彈性課程體系,讓教師把教案發到網上,給學生一個提前預習課程的時間。讓學生提前預習。例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來制作簡單、圖文并茂的教學課件,然后在上課過程中插入相關的視頻和音樂等。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關于美術課程教育的課程視頻,讓學生在視頻中可以對美術課程有更直觀的了解。有了網絡平臺,學生就可以對美術課程提前預習,在課下可以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網絡平臺除了能方便學生的預習和復習之外,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把自己不理解的美術課程問題反饋給老師,然后老師就可以一對一的去解決問題。
3.6 在欣賞美術作品中培養學生情感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作品中的畫家的思想感情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努力體驗,真正把握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因素。教師在對作品的情感因素有了一個掌握之后,再帶領學生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鑒賞作品。學生利用自己豐富的感情去鑒賞作品之后就能深刻理解畫家的思想感情,和畫家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感受到美術作品的獨特的魅力。鑒賞美術作品是讓學生和作品之間密切的聯系,可以讓學生在藝術的世界中感受到美術的藝術價值。
4 結語
在學校美術教學中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是學校的一個重要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之中,學校應該重視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使學生在鑒賞作品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提高學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文素質水平。學校只有把這個任務做好,才能夠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標,實現美術教學的突破。
參考文獻:
[1] 王振槐.人文素質教育的內涵[N].安徽日報,2004.
[2] 楊建濱.美術新課程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畢國勝.新課改中美術教學之我見[J].成才之路,2009(11):35-36.
作者簡介:陳瑋(1980—),男,陜西西安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