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連
【摘 要】實現教育公正是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個重要前提。教育公正為教育改革創新指引了正確的政策導向,更體現了現代化社會對于自我價值的一種理性訴求。教育公正問題從橫向來看,與制度架構、社會體制以及階層構成有關,表現為教育公正與社會公正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高校行政管理 教育公正 原則 以人為本
教育的開展能否尊重和體現被教者的主體地位,能否實現被教者自身的個性化發展和群體的共同發展,能否確保被教者之間差異的合理施教,已成為當前教育公正的衡量標準。實現教育公正是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個重要前提。教育公正為教育改革創新指引了正確的政策導向。在基本理論認識之上,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必須將公正作為一種實踐能力和道德要求,對自己進行具象而準確的身份定位:對外正確解讀政策導向和執行教育制度;對內有效管理、協調內部系統的關系。
一、高校行政管理中關于教育公正的原則
高校行政管理人員不僅要從行為主體出發對自我進行正確的定位,而且要對社會的教育制度、教育機制及資源配置有準確的認識。我國政府提出的關于“堅持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邊疆地區、民族地區傾斜”“在農村并逐步在城市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全面落實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費提供課本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政策”等一系列推行教育公正的專項措施,都是在實踐層面上為真正實現教育公正而做出的努力。相對于基礎教育來說,高等教育的情況則顯得更為復雜。從教育目的來看,如果基礎教育是為了提高整體國民素質的話,那么高等教育則更多地專注于專業的學術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其目標定位和價值導向決定了它的精英化而非平民化。從這一層意義上來講,高等教育則首先必然離不開篩選程序。篩選的公正和程序的正義就成為高校在教育平等中首先要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高等教育作為一種優質資源是有限的,而且也必須是有限的,否則它將與基礎教育沒有本質的區別。資源的有限性要求資源更加合理、公正的分配,使主體最大化受益。那么對于管理者而言,就必須對各種因素加以全面評價和衡量,在“需要”與“應得”之間做出調節和權衡。在需求原則中,現行高等教育中最大的一個誤區是單純以經濟或名譽回報來分配教育資源,而忽略了學術科研本身的價值和成就。這當然與整個社會市場化趨勢而導致的實用思想盛行不無關系,但同時也反映出當今校園氛圍的整體浮躁和功利。對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員而言,公正和需求原則是教育公正在實踐活動中的基本原則,它們共同架構了一套理論指針,盡管它們不會告訴我們具體怎樣去做,但是理念的存在卻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的思維,就像黑夜中的燈塔,成為我們無限趨近人類理想藍圖的忠實存在。對于公正本身來說,還依賴于行為者自身的道德品性和整個社會的制度完善,當然,制度的構建更具有根本的意義。
二、高校行政管理視角下的教育公正探討
要實現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教育公正,前提就是梳理行政管理主體的各種關系,明確自身的職責范疇。政府應不斷轉化自身的職能,由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管理,由決策管理轉向制度管理,不斷實現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優化,打造信息共享交流的平臺,應不斷完善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規,制定教學質量標準、學分評定標準和績效考核標準等,實行宏觀上的規范與管理。高等教育的供給是否滿足經濟建設對于人才的基本需求,關鍵離不開社會各行業的檢驗。準確梳理行政管理主體之間的關系,體現管理的民主性和公正性,應架構其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的決策、實施、監督和評價的統一管理結構體系,以真正體現行政管理的科學公正。
高校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教育公正的意識滲透到高等教育中,努力匯集社會各行業對高等教育的期盼,確保社會期盼與高等教育目的的有機統一。高等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我們應秉承素質教育的理念與訴求,通過明確的教育目標去指引、教育和管理被教者,以真正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行政管理人員和教師作為教育行為的實施者,應構建起和諧、朋友式的師生關系,明確自身管理和教育的角色定位,將“傳道、授業、解惑”作為自己的專職工作,利用自己的愛心來教育和感化學生,以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
尊重和實現管理者的個人價值。校長本身作為高校最高級別的行政管理者,必須立足于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角度,建立和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搜集教職工對于學校日常工作和未來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使學生參與到高校建設和發展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民主化的行政管理,培養教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三、結束語
高校行政管理者在教育公正問題上有其特殊地位。簡言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在面臨教育公正問題的時候,必須根據自己角色的準確定位和身份確證,將公正作為自身的一種能力要求和道德素養,才能在具體工作中應對各種復雜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亦佳.高校行政管理視角下的教育公正[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03):217-219.
[2]姚偉華,郭文革.論高校行政管理視角下的教育公正[J].中國成人教育,2015(19):41-42.
[3]曹占霞.轉型期政府在促進教育公正中的職能定位[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6(0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