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形勢下初中英語教學高耗低效,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對此,筆者認為初中英語教學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改革: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此避免班級人數過多造成的弊端;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溫馨愉悅的課堂情境;大力推行競爭合作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當今世界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并呈現出世界經濟發展一體化的趨勢。英語作為世界公共語言,已成為世界各國經濟交流、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我國,英語是一門外國語言,我國學生學習英語主要是依靠課堂,絕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對課堂依賴很大。初中英語教學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進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倘若學生初中英語基礎不牢固,那么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中就會感到非常吃力,就很有可能成為英語后進生。科學有效的英語教學策略能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進而提升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現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探究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此避免班級人數過多造成的弊端
英語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可是在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們還在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的興趣愛好、創造力、實踐能力都被忽視了,達不到英語新課程標準總目標(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促進學生心智的發展、提高綜合人文素質)的要求,不能有效地教學。事實上,學生在課堂上學到了什么,學會了什么才是一堂課是否有效的量標準。學生只有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才能進行有效的教學。
所以英語教師在了解英語新課程理念和有效教學思想的基礎上,運用新理念、新思想,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應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練習、活動、實踐為主,將學生學到的語言知識轉化成語言能力,這樣才能完成新英語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實現有效的教學。
要實現有效的教學,還要克服班容量大所帶來的困難。現有初中班容量過大給英語教學帶來很多問題。英語教學講究實效性,每一個語言點都要會運用,要想到熟練運用的目的,就得多練習、多組織活動,可是只要組織活動(比如朗讀比賽對話表演等),班里的五、六十名學生就會亂作一團,教師的掌控能力再好也無濟于事。因此,英語教師要用自己的智慧使用發現式教學模式、“有指導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問題一一探究”教學模式等適合自己班容量過大的班級。這些教學模式還可以和“組合作”教學模式有效結合起來,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主動積極性,體現了學生的主地位,還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學生對問題的積極思考中深刻理解教學內容、握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溫馨愉悅的課堂情境
現代師生關系理論表明,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是制約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師生關系狀況直接影響課堂氣氛和教師教、學生學的積極性,從而影響教學效果。有效教學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教學在融洽的師生關系基礎上進行。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兩個主體協同互動的實踐,有效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保持有效互動的過程。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切有效教學不可缺少的基礎。通過對話、交流,師生之間不斷地加深彼此的溝通,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學目的及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學習教學內容。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限于課堂內知識的傳授,還應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精神狀態,培養他們具有正確的學習和生活的態度,樹立學習的信心。這要求教師要重視感情投資,營造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把自己真摯的愛傳遞給學生,用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感情信息,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如古人所說“親其師、信其道、愛其智、樂其教”。研究表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的時間和機會越多,學生參與學習的時間便越多,有效教學的可能性就越大,教學效率就越高。融洽的師生關系要靠教師主動地去構建,一旦構建了這種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教師就會充滿熱情,并促使學生好學、樂學,使課堂氣氛積極、活潑,學生也才會有輕松、愉悅的心理環境,因而它是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條件。理想的教師不僅擁有所教學科的精深知識和使教學生動有趣的嫻熟能力,而且他們顯示出對學生的尊重,對學生談論和思考的內容格外感興趣和好奇以及對學生基于職業上的關心和關懷。
三、大力推行競爭合作策略
它是指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相互間的競爭與合作,營造團結緊張、奮發圖強的心理氛圍。競爭與合作是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的重要因素,教學環境問題專家強調競爭、合作的精神,對優化班級心理環境有著重要作用。競爭的意識和活動有助于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動力,學生必須不斷努力進取才能爭得上游。在競爭的過程中,學生被引發的自我提高的內驅力和附屬的內驅力。前者追求成就是為了贏得地位與自尊心,后者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贊許。競爭意味著有自由度,提供憑借能力獲得成就的機會。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屬于競爭機制的活動方式很多,教師要善于發現和利用。如,討論式教學就是一種可提供競爭的方式。在討論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表現自己的觀點、能力。但是,競爭會使一部分學生產生過多的壓力進而產生焦慮感,甚至喪失學習的信心,而且頻繁的競爭會使學生間失去信任感,使班級集體出現緊張、不安等消極氣氛。因此,必須強調競爭需與合作相結合,學生之間不僅要提倡競爭,還需提倡互相合作。學習者得到更多的積極反饋和幫助,從而激發更高的學習動機。筆者認為,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過多強調學生間競爭,忽視學生間的互相合作,這可以從英語教師采用的課堂活動形式反映出來。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如能根據上述建議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定能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進而提升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
作者簡介:慕桃蓮(1974.7-),女(侗族),湖南省衡東縣吳集鎮中學,本科,擔任初中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霍李娜.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有效性評價標準的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5
[2]楊穎.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研究[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5
成長·讀寫月刊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