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芯懿++戴雨音
摘要: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國家間的交往日益頻繁,中國的外語教育也迎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各地高校紛紛將聘請外籍教師承擔外語教學的任務作為外語教學改革的重點。但是,外籍教師在教授中國學生時采取的教學方法、教授的外語內容等與中國課堂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其教學效果也值得考量。本論文通過對江蘇一所以理工科為特色的大學中大一至大四的學生的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較為詳細地分析了外教的授課情況,通過分析學生的意見,總結出外教課現存的一些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希望能提高外教課的效率和學生學習外教課的興趣,使得外教資源能得到更加充分地利用。
關鍵詞:高校;外教課;調查分析
外籍教師(Native English Speaker Teacher)一詞早在我國鴉片戰爭以后就已出現。19世紀中葉左右,英美等外國列強開始在我國設立具有西方特色的教堂、學校,“外籍教師”一詞便是對其中擔任教職崗位的外國人的稱呼。在經濟全球化和改革開放的推動下,各國的經濟、政治、文化交流日趨頻繁,英語作為國際交往的第一大語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各高校逐漸將外籍教師教學作為英語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但是,外籍教師的教學也并非是一帆風順的,當前,我國高校開展的外教課程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學生對此也有許多意見。如何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更好地發揮外教在高校外語教學中的作用是各地高校面臨的一大難題,也是改革外語教學、促使其順利發展的關鍵所在。
國內有許多專家學者對外教課進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外教課堂的一些優缺點。但目前學者們普遍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外籍教師、外教課現狀以及與大學英語課的對比這三個方面,并提出了各種改進方法,如提高對外籍教師的聘請、管理等。但是,其中大多數建議站在了提高學校教學水平的角度上,忽略了學生層面的研究,外教課的受教主體是大學生,僅從學校層面提出的改進方法不能準確全面地解決學生面臨的問題。本文以江蘇某大學為例展開實地調查,并結合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研究,以得出滿足學生利益的結論。
一、研究設計
1、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旨在了解高校學生在外教課程上普遍面臨的問題,并對學校和外籍教師提出相關的改進建議,以更好地發揮外教在高校外語教學中的作用,提高外教課的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2、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研究的對象為江蘇某大學中各專業的大一到大四的學生。共發放200份問卷,大一到大四各發放50份問卷,最后回收有效問卷155份,其中,大一43份,大二35份,大三48份,大四29份。這些學生接受外籍教師的英語教學至少1個學期,至多4個學期,并同時接受中國教師的英語教學。
3、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調查問卷和實地訪談兩種,其中問卷包括主觀題和客觀題兩部分。客觀題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設置,分為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兩種,調查出學生對外教課的一些大致看法。主觀題則是以簡答題的形式設置,學生可以在此反映出在外教課上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和提出一些改進的建議。除此以外,筆者還在大一到大四學生中隨機抽取一些人進行訪談,其結果也一并加入這次調查分析中。
二、調查結果
1、外籍教師的教學優勢
通過對問卷和訪談的整理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外籍教師教學在總體上受到了高校學生的歡迎。
學生提出喜歡外教課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外籍教師獨特的教學方式和較強的教學能力。相比填鴨式、灌輸式的中國式教育,外教課堂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中心,他們努力創新教學方式,積極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例如改變課堂布局,讓學生們隨意落座;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利用生活道具、電影片段等,生動形象地解決各種抽象問題等,學生們常常在游戲中獲得了知識,掌握了語言技能。
此外,以外語為母語的優勢,使他們能夠游刃有余的進行外語教學,給學生帶來最純正的外語發音。同時,比起中國教師較為嚴肅的性格和形象,外籍教師大都風趣幽默,注重學生個人的意見。比起威嚴的師長形象,外籍教師更像是一個溫柔寬容的鄰家大哥哥,學生們可以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充分展現自我,享受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課后,外籍教師很少會布置強制性的作業,而是常常提出一兩個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學生們不需要在課后還要花費大把時間背單詞、做習題,從而真正從學習中獲得樂趣。
2、外教課存在的問題
然而,在受外籍教師純正的口音和開放的性格吸引減淡之后,一些學生反映不適應外教課的教學方式,甚至逐漸喪失學習外語的興趣和熱情,有些較為激進的同學認為上外教課純粹是浪費時間,毫無價值。
學生對外籍教師的不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外教教學內容零散隨意且脫離課本,導致學生學不到充足的知識。一般來說,中國學生習慣于利用課本進行預習和復習,缺少課本教材,中國學生會覺得課堂教學內容充滿不確定性,且無法系統記憶和復習。可是外教授課常常拋開課本,僅少量使用一些他們自己準備的材料,一學期下來,學生都不知道他們究竟學到了什么,這是大多數學生反映的問題。二是外教不了解中國的教育體制。由于中外文化的差異,許多外教對中國的應試教育的體制缺乏了解,因此他們不能理解學生們為何專注于英語四、六級考試,對相關的考試習題更是聞所未聞,這導致他們在課堂上甚少涉及應試技巧和語法講解,對中國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缺憾。三是外教對中國學生外語水平缺少了解。一些外教在上課之前對學生的英語水平缺乏基本的認識,因此常常是少數英語基礎好、性格外向的學生可以得到鍛煉,而大多數英語基礎較差、內向含蓄的學生總是因缺乏自信而選擇沉默,逐漸成為課堂的觀眾而不是參與者。這容易導致沉默的學生對外教課逐漸喪失興趣,甚至有同學認為外教課沒有存在的必要。
最后,有一部分同學習慣中式教育,不適應外教的教學方式;也有學生反映外教存在口音,難以聽懂和理解,且外教對成績的評定隨意性較大。
除了來自外教方面的問題,學校對外教課的安排和對外籍教師的管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從表三-3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學生認為學校對外教課的課程設置不夠重視,形式大于內容,將外教課安排在大學第一學年,讓許多專注于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學生對不注重語法的外教課難以接受。同時外教課在兩個學期間沒有一定的連貫性,大多數只上一個學期,無法滿足學生的長期需要。此外,少數外教的授課水平存在問題。個別學校對外教的文化程度、從教經驗、品德修養等了解較少,“門檻”設置過低,這導致引進的外教存在很多問題,其教學能力和責任心也令人堪憂。在訪談中,還有一部分同學反映出外教授課和中國外語教師授課缺乏必要的交流和聯系,這有時會導致相同的內容雙方重復講解,造成寶貴的上課時間不必要的浪費。
三、研究結論與啟示
根據以上外教課教學的現狀,結合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數據分析,筆者認為要解決高校學生在外教課堂上面臨的問題,應該從外籍教師和學校管理兩方面著手,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外教的教學效果,促進中國外語教育的發展。
外教層面:第一,外籍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適當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反饋,中西結合,既保持外教課堂開放性和風趣性的特點,又要采取更適合中國學生的教學手段。例如,在課堂中更多的使用實體教材。第二,外籍教師要優化教學內容,根據中國學生的學習需要,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在課堂中適當融入應試內容,提高學生應試能力,增強外教課堂的實用性。第三,外籍教師要多了解高校學生的外語水平和學習方式,以此來調節自己的教學難度,創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教學環境。此外,外籍教師還需要認識到語言文化的差異,可以通過參加國家或地區組織的語言文化培訓等方式了解中國的語言和文化,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學校層面:第一,優化外教課程設置,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要求調整外教課在各個年級的安排,如在低年級開設注重應試內容的外教課,在高年級設置更具實用性和開放性的外教課。學期間要有一定的連貫性,除了必修的外教課程,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外教選修課。第二,建立并完善外籍教師招聘、考核和獎懲制度,選出一些優秀的、受學生歡迎的外籍教師,給予適當的物質或精神上的獎勵,從而提高外教的教學積極性。第三,鼓勵中外教師加強交流,可以通過召開研討會等形式,充分利用外籍教師的教學資源,發揮其語言優勢,又真正做到中外結合,商討出適合中國學生的教學方式。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利用外籍教師進行外語教學改革是一把雙刃劍。各地高校應該重視利用和發揮外教課教學的優勢,及時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改進外教課教學的不足之處,從而培養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否則,便會造成高校教學經費上的浪費,甚至影響學生正常的外語學習。
此外,本次調查僅限于江蘇某大學,對其他地區高校的外籍教師教學現狀有待于下一步更深入的研究,各個高校也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找出本校外教課存在的問題并制定出相應的策略,從而使我國的外語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王立,黃清貴.外籍教師課堂教學中的優勢與不足[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10(1):93-97.
[2]鄺治全.中外籍教師大學英語教學優劣比較[J].高教探索,2013(4):96-99.
[3]李繼.淺談外籍教師教學特點與外籍教師教學管理[J].廣西大學學報,2005(5):59-60.
[4]張奕,王健.高等院校外籍教師教學現狀分析[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2005(3):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