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
摘要:進入新課改以來,廣大一線數學教師深諳新課程核心理念,在此精神指導下,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實踐,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多個層面打開缺口,開辟了多條創新式教學路徑,課堂面貌漸趨萌發出“新綠”,教學效果令人心悅。筆者在不斷創新實踐的同時,還不忘對經驗教訓進行整理提煉,為了進一步對現有理論成果進行再次論證,以求得新發展,現對此做簡要論述,希望能與大家交流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教法
高中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升華階段,學科體系建設和教學大綱要求具有一定高度,對人才培養質量方面舉足輕重。高中數學在高中學段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與語文、英語并列為三大主課,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層歷來對數學教學極為重視,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使得高中數學課堂結構松散老化,課堂教學效果始終不盡如人意。進入新課改以來,廣大一線數學教師深諳新課程核心理念,在此精神指導下,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實踐,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多個層面打開缺口,開辟了多條創新式教學路徑,課堂面貌漸趨萌發出“新綠”,教學效果令人心悅。筆者在不斷創新實踐的同時,還不忘對經驗教訓進行整理提煉,為了進一步對現有理論成果進行再次論證,以求得新發展,現對此做簡要論述,希望能與大家交流探討。
一、對教學實踐進行全程梳理,打造數學求知動力“馬達”
新課程改革推行以來,在全國各地掀起了一場創新實踐風,異彩紛呈的各式新型教學理念不斷涌現,多種教學手段被陸續開辟出來,成為撬動高中學科教學這方奇石的有力杠桿,為新課程改革之路注入了強勁的動力。結合新課標理念和素質教育核心內涵,審視這些教育新成果,真可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啊。深入洞悉不難發現,這些改革行為或實踐的過程中,無不彰顯著情感的注入和積極求變的進取心。在新課改大勢的強力推動下,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愈發清晰,革除傳統教學觀念,孵化新生教學理念,填注敦厚純美的情感元素,矢志不渝的追求教學模式的涅槃之變和多元化手段的求新立異,這是高中數學教師在新課改的征程中必須要正視和面對的問題。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尋求最佳教學模式的掌舵,還要積極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感官聯動,初步形成對解題技能的雛形框架,再適時根據教學內容和對象的不同,相時對教學策略進行微調,堅持以內心情感帶動學生思維運行強勢回歸,著眼學生自信心的建立,有的放矢的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思維淬煉活動,催生學生持久的學習熱情。高中學段的數學總體上偏難,無論是從學生學的角度,還是從教師教的立場,數學絕非“善者”。但從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來看,高中數學又是以基礎知識為基礎,運用基本概念、公式的內涵,配合常規訓練,將數學基礎知識的夯實轉變為不變應萬變的解題技巧。鑒于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想真正打開學生的求知之門,讓求知馬達開到最大馬力,首先就要狠抓課本基礎知識的掌握,在此基礎上借助各種題型的訓練,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全力滋長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從學生實際出發,既統攬全局,又著眼細微,將高中數學課堂打造成思維縱橫、樂趣百出的新課程改革試驗田。
二、充分利用現代教具,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當前,我國高中教育擴招迅猛,高中在校生數量逐年攀升,雖然作為后起之秀的職教發展也令人側目,但我國學校教育的主流仍然是上高中考大學,這一點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占據壓倒性優勢。隨著新時期人才培養觀漸成體系,素質教育理念被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新課程改革也進入深水期。如何充分利用現代教具的優勢,從教育縱深處二次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是當代數學教師不可忽視的戰術要領。在此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積極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發揮其教具的本真優勢,創設出高中數學教學的無數個誘人情境,對課堂結構的優化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在現在乃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必將會作為全國范圍內教學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F代化的教學設施在教學設計中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而且它本身所具有的超容量“內存”,也不用擔心會受到課程容量的束縛,同時,教學有效時間被大大縮減,教師的課堂工作量大幅降低,學生的求知主動性顯著增強,課堂效率自然水漲船高。高中數學課內容龐雜繁瑣,特別是立體幾何中的幾何圖形和多種題型的多重切換,更使學生眼花繚亂,如果教師利用現代化教學設施如投影儀或多媒體設備來完成相關教學環節的設置,那么既凸顯鮮明個性,又彰顯教學形式的多樣特色,對學生來講,也是賞心悅目的。
三、正確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
盡管“教無定法”,但由于高中階段的數學包含的內容較多,教學任務較重,教材又是以板塊的形式分布教學內容的,這樣,數學教學的系統性就相對降低了。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想將擔負各自教學任務和目標的模塊內容串聯起來,使之渾然一體,就必須要借助恰當的教學方法對任務和目標進行節點的鏈接設置或梯度的銜接考量。對于新授課,教師一般會采用講授法,但此講授法卻非彼講授法,在此過程中,需要多種教學方法的適時切換或搭配發力。如在立體幾何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對立體幾何的特性有更深入的認識,需要教師看準時機穿插演示法來配合幾何模型的展示,此外,演示法還可用于幾何結論的驗證。
當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日新月異,與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在這種宏觀形勢驅動下,對多樣化人才的要求愈發重視,對人才培養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高中數學教師,對課程先進模式的探索和借鑒呈現長期出過程性和長期性,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對教學效果的影響也逐步引起重視,創設系統性和有效性的新時期教學體系需要多方聯動,才有可能取得切實進展。
參考文獻:
[1]張艷霜,淺議高中數學教學的特色創新亮點,素質教育論壇,2014(11).
[2]劉江濤,淺析高中數學教學多元化教法透析,好家長,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