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沖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廣大一線教師解放思想、勇于開拓,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筆者作為初中美術教師,在美術教改創新實踐中,著重在學生的審美觀念和創新能力方面發力,學生的美術理論基礎知識進一步夯實,繪畫實踐技能更加純熟,學生的審美觀念進入正軌,對美的理解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改;觀察力
美育是青少年素質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因此,美術在初中學段的地位舉足輕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廣大一線教師解放思想、勇于開拓,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筆者作為初中美術教師,在美術教改創新實踐中,著重在學生的審美觀念和創新能力方面發力,學生的美術理論基礎知識進一步夯實,繪畫實踐技能更加純熟,學生的審美觀念進入正軌,對美的理解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反觀傳統的初中美術教法,單純以錘煉繪畫技巧為教學目標的老式教學已經嚴重與當前教學形勢的發展脫鉤,學習評價功能缺失,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在低谷中徘徊,正確審美觀的培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素質教育的大潮沖擊下,新課程改革進程如火如荼,逐漸在全國掀起了一股美術教改的新風,初中美術教學模式舊貌換新顏,更多的教法被開辟出來,教師教學理念不斷更新,課堂結構得到一定程度的優化。
第一,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入手。
觀察是學習美術最基本的手段,也是學生繪畫尋求切入點的必由之路。觀察能力雖然在初中學科體系中無處不在,但是其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地位卻是無與倫比。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是教學大綱中突出強調的重要方面。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往往滲透在理論探索、繪畫技能訓練、欣賞臨摹和評論教學四個階段中加以實施的。常用的觀察方法一般包括整體觀察法和對比觀察法,這兩種觀察方法主要用于所描繪的物體。只有正確掌握并熟練運用觀察方法,才能在描繪各種物體時做到準確、到位。此外,日常的繪畫臨摹對學生觀察力的要求也很高,優秀的藝術作品需要學生認真的觀察,方能參透其中的繪畫技藝,這也是學生取長補短的重要途徑。
第二,進一步突出臨摹欣賞教學活動,拉動學生觀察能力前行
在我國美術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不乏經典名作,這些藝術精品是學生學習美術的重要參照。在專題的臨摹欣賞教學中,讓學生獨立觀察或小組探索的形式去對美術作品進行認真觀察,對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這會直接促進學生繪畫觀察能力的提高。與常規的繪畫教學相比,臨摹欣賞教學更注重觀察,引導學生從觀察中透析出觀察對象(作品)藝術優勢,從而準確把握繪畫技巧,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在心中形成強烈的藝術創作內驅力。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臨摹和欣賞不能僅僅停留在作品表面所反映出的藝術美感,還要善于從作品的創作過程和作者當時的創作心境考量。新課程改革推行多年,對現代教育設施的使用也已呈蔓延之勢,絕大多數教師都已熟練掌握最基本的設施操作技能》。如在欣賞我國歷史名作《開國大典》時,教師不但要從整個畫面的整體美感和視覺體驗上大做文章,還要提示學生對作者的生平、創作背景做簡要的了解,引導學生從人物的面部表情洞察其內心世界,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頭腦中再現當時宏偉浩大的盛世場面,加深學生對“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一歷史時刻的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臨摹教學的指針應該設定在對形式美的追求上,在此過程中,離不開對作者情感的把握,這一點可以作為臨摹活動的輔助行動。在臨摹教學活動中,可以施以多種形式讓學生自由選擇,既可運用坐標格進行準確的臨摹,也可以運用自由臨摹的形式,但也要保證其基本的準確度。如,一些寫實范本,學生理解起來會更容易找到突破口,有益于學生對范本作品的分析。有些范本作品要求學生從多個角度采取不同的臨摹手法,但無論從哪個側面入手,都不能對原有作品的風格和特點斷章取義,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臨摹教學的推進過程中,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在水漲船高中不斷攀升。
第三,大張旗鼓的開展教學評論,開拓課堂探索的新局面。
在現代教學過程中,教學評論往往被無意忽視,筆者注意到這一點,并在初中美術教學課堂中做了一些大膽的嘗試。通過實踐嘗試,筆者發現,教學評論的功效讓人喜出望外,同時,也開辟出一條另類的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新途徑。在進行初中美術教學設計時,對全程的構思和聯動環節的設計固然重要,但應將重點放在教學展評環節,為學生創設熱火朝天、各抒己見的討論情境,鼓勵學生勇于吐真言,將自己的真實想法一吐為快,既培養了學生的變相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又提振了學生藝術創作的信心。生活中從來就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畫家與我們相比,并不僅僅是他的高超繪畫藝術獨占一籌,更重要的是,畫家更善于觀察,他們有一雙尋找美、發現美的眼睛,更有一雙塑造美、創造美的雙手。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主旨不是培養若干個藝術家,而是在繪畫學習和臨摹實踐中學會像畫家那樣觀察生活,提升我們的藝術審美水準,催生潛在的藝術創造力,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這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要求,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初衷。
新課程的腳步愈發急促,課改新局面被初步打開,教改新思路不斷被孵化出來,課堂局面正經歷強所未有的大切換。在此背景下,初中美術教師更應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引,著重在教學模式的創新上下苦功,對傳統教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促使傳統教法與新式教法實現焊接,形成傳統與新式的“合璧”,衍生出更具時代氣息的教法體系,以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個性發展為動力“閥門”,全面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
參考文獻:
[1]常偉,淺析初中美術教學的觀察力培養[J],新課程(下),2014(07)
[2]祖世昌,初中美術教學新思路探討[J],素質教育論壇,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