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茹
摘要: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缺少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將給周圍比較密集的生產生存環境帶來一定的污染和危害,為避免加重城市的生態環境建設,本文主要針對現今階段工程建設中種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并對此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環保問題;現狀;改良措施
隨著我國城市改造的進行,工程建設在社會和經濟中占有加大的比重。在資源和環保已成為首要問題的情況下,為保證建筑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就要從根本上改善管理舉措,減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
一、工程建設中環保的現狀
建筑工程施工是我國經濟建設中最為普及的建筑模式,治理土木建筑工程中的環境問題,有效改善資源的耗費,打造生態施工環境已經迫在眉睫。由于建筑施工企業自身意識不強,對環保問題的重視程度不夠,建筑施工中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環保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城市健康發展的包袱,對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負面影響,為保證人們的生活質量,必須采取有效的環保措施,在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二、工程建筑中存在的主要的環保問題
隨著建筑項目的實施,將會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加上管理水平的限制,會出現材料浪費的狀況,這些雖然不是特意造成的結果,但是會對人們的生存環境造成困擾。環保意識的缺失是工程建設中存在一系列環保問題的根源。通過研究發現,工程建設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可以概括的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水源污染的影響。建筑施工產生的廢水會造成水源的污染,沒有采取處理措施就進行排放,將會對地下飲用水、河流、湖泊等造成水污染。
2.空氣污染的影響。施工過程中排放大量的有害氣體,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的粉塵會對居民的生活造成負擔。另外,空氣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嚴重超標,將會引起溫室效應。
3.噪聲污染的影響。基本上所有的建設項目都處于城市的居民區,對于超過75分貝的音量將會對人們的聽覺造成負擔。施工中大部分機械產生的噪音以及振動對于工程地點附近的居民來說,造成嚴重困擾,尤其是夜間施工對居民的晚上休息造成滋擾,施工企業因為噪音而受到居民投訴的事件屢見不鮮。
4.建筑垃圾帶來安全隱患。建筑垃圾涉及項目的全周期,從開始的拆遷到最后的項目正式施工,在材料的使用中難免會出現浪費。沒有辦法進行安置的廢料也就成了建筑垃圾。長期進行堆放,不能及時處理的建筑垃圾會造成環境的污染,甚至是危及人們的自身健康。
5.環保意識差加大了施工成本。不管是任何類型的項目,都會涉及質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但對于企業來說,最看重的還是成本管理。一般來說,成本控制與環境保護是互不兼容的,往往在追求利潤的同時,就放低了對環境保護的要求,尤其是在垃圾運轉當中。施工企業如果采取有毒的原料進行項目建設,不僅增加了采購的數量,而且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污染。一旦被發現未使用環保材料進行施工,重新改正時將造成更大的材料浪費,成本也會隨之增加。
6.缺乏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項目都存在能源與資源的浪費,在浪費產生的同時就是對環境的破壞,這對環境的保護來說會造成惡劣影響,汽油、機油、電力等基本上都屬于能源,一旦減少需要花費更大的精力創造。我們應該認識到工程建設中存在的環境問題,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改善當前的狀態。
7.排減技術不能夠科學運用。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減排措施是對環境保護的有效手段。大多數施工企業對減排技術不夠深入了解,沒有充分掌握專業的管理手段,在建筑工程環境保護這一塊起不到治理的作用。
三、環保問題的改良措施
為了改善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環保問題,預防因為作業污染,施工噪音,排減物體,建筑垃圾等對建筑物的施工質量和安全管理造成影響,必須采取有針對性的改善措施,確保項目的正常實施。
1.企業要強化環保管理工作。工程建設過程中,所有的參與方都需要加強環境保護意識。從表面上來看,環境保護可有可無,對于建設單位來說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但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于輕視了環境保護工作造成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項目中涉及的環境保護問題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技術管理與技術處理問題。它涉及到的其實是施工的質量管理直至安全管理問題。因此,應該強化建設工程的環保工作,組織專門的機構與人員對環保問題負責,將責任落實到個人、責任落實到人。
2.加強環保設施構建。項目實施過程中,治理環境問題的最有效措施就是采取排減設施建設。根據排水設施建設的有關規定,為保障廢水順暢的排出,應在項目有坡度的位置設置排水渠,采取明溝進行排水措施的應加蓋鋼板防護。針對那些污染性與危害性的較強的源頭進行嚴格管理整治,防止污染的擴大。加強施工現場的噪音控制,盡量采用低噪音工藝,發現噪音,及時處理,噪音避免不了時,要率先向當地管理部門提出申報。
3.科學處理與二次利用棄舊材料。對于施工中產生的廢棄建筑材料以及因拆除產生的建筑垃圾,施工企業應做好處分類處理措施,將可以繼續利用的整理在一起,不能再利用的另做處理。能夠再次利用的材料進行轉換處理,不僅能保護環境,而且能節約成本。對于不能再利用的建筑垃圾應選擇合理的清除辦法予以處置。
4.對施工者進行環保培訓。對于項目中所有的作業人員進行環境保護培訓,將工程施工與環境保護緊密結合,既不浪費當前的資源,又能創造合理的經濟效益。對建筑工地周圍的綠色生態資源,除非是萬不得已,不得給予清除。根據施工要求與現場的實際情況避開綠地,不能因為盲目的滿足建筑構造要求而造成生態失衡。當與環境保護產生沖突時,應采取合理的辦法給以解決。
5.完善環保法規和政策。國外很早以前就對環境建設方面的環境保護制定了完善的法規,但是國內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也有相關的法規政策,但是不夠完整。加上有些部門只顧自身利益,并沒有完全落實法規的執行。我們應該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們的實際狀況,將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具體規范化。
四、結論與建議
根據當前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我們應從實際出發,制定出更為切實合理的環境保護解決辦法,做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和諧相處,為推進社會文明做出貢獻。在未來的發展中,環境保護在工程建設中將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