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清清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精神需求越來越多,尤其是在基層群眾的文化中突顯的最為嚴重,然而在新形勢下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基層文化出現了許多問題,本文針對先下基層群眾的文化工作展開分析,找到如何有效的進行基層文化工作的方法,幫助基層文化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新形勢;基層群眾;文化工作
一、當前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基本現狀
(一)專業人才匱乏
近幾年人們對基層文化工作的認識越來越高,但在實際工作中還是會出現人才短缺的問題。在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大部分的組織管理者只是一些文化愛好者,并沒有文化活動的專業性,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與學習,而那些具備專業的人才由于種種原因并不喜歡在基層從事相關工作,這樣就造成基層文化人才流失,沒有辦法去培養優秀人才,這些會阻礙基層文化的發展。很多縣級文化部門缺乏專業的群眾文化工作人才,甚至還出現了人才流失現象,如很多優秀的群眾文化工作者調到大城市,部分經驗豐富的群眾文化工作者面臨退休等。
(二)基礎設施陳舊
隨著十八大的召開,公共文化建設被納入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國家也下發了一系列的文件,大力倡導群眾文化建設,但是地方政府專項資金的投入一般用在硬件設施建設上,對于文化軟實力的提高卻少有專項資金,導致很多群眾文化工作開展只是處于表層,很難深入下去。一些地區也建立了相應的圖書館,但圖書都比較陳舊,沒有實用性,并不能幫助新形勢基層文化的發展。由于這些文化設施嚴重缺乏,并且比較落后,對當前群眾文化工作順利開展造成嚴重阻礙,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文化教育普及。一些地方的基層文化站、文化館難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甚至很多都處于閑置狀態,導致很多文化設施因長期得不到維護而無法使用。
(三)活動內容單一
現下最為流行的基礎文化活動便是廣場舞,無論在哪個地區我們都可以看到一群大媽在跳廣場舞,而他們的場地很隨性,一般都是小區內或小區附近的空地,在他們進行活動時不免會產生擾民問題,造成鄰里之間不必要的爭吵。我國政府近幾年加大了對活動項目的投入,實現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實現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與創新做出了貢獻。
二、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1.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是“以人為本”,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發展的目標,是我國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要以我國文化的發展為依據,沿著我國的發展思路進行,從而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文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可以為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素質的提高提供有利的思想保障,同時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2.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同時,其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斷提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能夠極大的提高基層群眾文化的思想認識和道德素養,基層群眾文化能夠將不同地域的文化進行融合,促進不同地域群眾文化的交流,使各個地域群眾從中學習到新文化,增強他們的文化水平,進而促進他們思想素質的提高。群眾文化建設的根本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群眾文化工作者要了解到人民群眾的最迫切需要,正確引導和不斷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加快群眾文化建設進程,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務。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正在穩步進行著,物質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現在國家更為關注的是民眾的精神生活,要做到與物質文明同步進行,并保證良好的發展。
3.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應該將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相結合,在工作的休閑時間多參加一些業余活動,增強自身的心理愉悅性,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因此要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建設,為群眾的美好生活提供幫助。
三、新形勢下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有效對策
(一)加強對基層群眾文化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
我國正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也就要求要加大對基層文化的建設,為和諧社會建設處一份力。在進行基層文化建設中既要廣泛的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也要促進人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養及文化素養的提高。
政府需要從根本上建立群眾文化工作制度,成立群眾文化組織,加大對文化基礎設備設施上的資金投入,完善相關的設備設施,為人民群眾提供參與文化活動的場所,加強基層文化的宣傳,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到群眾文化建設中去。在基層文化站可配備圖書館,主要收藏農業科普知識類書籍。這樣一來,民眾通過閱讀學習,能夠掌握先進農業科學技術,從而使其學習熱情能夠得到有效提高。適當開設藝體館或者棋牌室,從而使群眾能夠充分發揮其特長,這樣不但能夠使群眾對各類專業藝術知識進行學習,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陶冶情操,使自身素質得到有效提高。文化站管理人員可通過組織群眾開展有意義的文體活動,從而強化群眾對民族文化的掌握及了解。
(二)深化文化發展改革,加快群眾文化隊伍建設
目前基礎文化組織隊伍不健全,大部分為自發性的,這極不利于文化工作的開展,因此,必須深化文化改革,建立一支素質高的文藝隊伍,這樣才能為基層群眾帶來更好的文化節目。在開展文化工作隊伍建設中要與實際相聯系,結合當地的文化特點進行,使文藝節目的通俗化,保證文藝節目能夠被廣大人們群眾所了解和接受。在人才的引進時,加強文藝人才,高素質人才的引進,為工作的開展注入新的活力,引進人才后要加強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審美能力和業務能力,同時,加強工作人員的通俗創作群體和表演人才,創造條件讓群眾文化工作者到通俗文化最為發達的地區學習經驗,提升工作隊伍整體水平。要定期的對工作人員進行考核,調動工作人員不斷學習的積極性。
(三)發揮自身實際優勢,不斷進行活動方式創新
在新形勢下要加強活動方式的不斷創新,這樣才能吸引人們群眾積極的參與到文化工作中來。在活動的創新上要結合群眾的實際與興趣進行,豐富活動,調動群眾的參與熱情。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大力開展實際活動,來更好地幫助人們群眾文化素養的進一步提高。比如說開展群眾演唱會、燈謎晚會、節日慶典、群眾作品展覽以及民間故事搜集等。通過開展這些活動,可以很好地調動起基層群眾對文化活動興趣,促使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群眾文化工作者要與時俱進,積極轉變思想觀念,創新群眾文化工作方式,在傳統中尋求突破,在創新中提升文化的活力,推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發展。
四、結語
建設基層文化是我國和諧社會建設的要求,新形勢下,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重視,本文針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現狀及重要性進行了闡述,面對當前的形勢,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該如何開展進行了分析總結,為今后基層文化工作的發展提供了借鑒。
參考文獻:
[1]李明.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J].鴨綠江,2016(6).
[2]史維靜.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基層群眾文化工作[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4,22
[3] 胡凡勝.試論新形勢下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策略[J].科技信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