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瑩+王婧+張燕寧
摘要:本文以實際動手操作完成任務為手段,體現了職業教育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學習特點,主動學習的同時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任務,自主創新設計,突出鍛煉了學生綜合知識與綜合能力。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自主學習;創新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6-0185-02
一、課程的背景
《移動互聯網站運營與管理》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課程。在學習本課程前,需要學生掌握一門網站開發語言和軟件工程的一些基本知識,通過一個完整的網站運行項目培養學生能夠從事網站推廣、可用性分析、評價、維護、數據分析和管理等的職業技能。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自學及與他人溝通、團隊合作的能力,通過學習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網站建設能力和文檔編寫能力,培養學生有計劃地完成任務的能力,為其將來從事網站運營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二、網站運營與管理的工作流程
本課程通過一個網站設計,把網站的運營與管理知識、技能穿插在課程中,讓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掌握網站從開始的設計、開發到最后的推廣等知識和技能,同時注重學生的溝通、團隊合作能力、文檔撰寫能力、規范意識等職業素養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網站運營與管理工作流程如圖所示。
三、任務教學活動課的教學活動設計
在網站設計這個大背景下,教師需要設計不同的任務,完成教學目標。本次課程設計就是針對head標簽展開的。
1.分組教學。組織學生課前進行自學,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特點適當調整分組情況。為的是培養學生的表達、聆聽與溝通能力。
2.教學任務設計。在《網站主頁運營與推廣技術(head標簽設計)》這個單元課程中,整體教學思路設計圍繞一明一暗兩條主線展開:即教師教學為明線、學生活動為暗線。具體的教學任務有6項:
任務1:發現問題,引出知識。在百度上輸入一個關鍵字,查看至少兩個網站主頁的head標簽,說出為什么這些網頁能夠被搜索出來。
任務2:通過總結,學習知識。學習head標簽中,title和meta標簽格式及設計。
任務3:引發思考,進一步學習。通過網站排名(查看排在百度第1頁和排在第10頁的網站主頁title標簽和meta標簽),學習關鍵字的設計技巧。
任務4:小組討論,確定head標簽(主要是title和meta標簽)。寫出自己的title標簽和meta標簽設計,兩人一組進行討論,確定最終的設計。
任務5:完成網站主頁title和meta標簽設計。把最終確定的內容寫進主頁title和meta標簽里。
任務6:拓展學習。通過觀察和網上資料的學習,讓學生說出還能進行哪些設計,幫助網站推廣。
四、具體的教學實施
任務1:發現問題,引出知識
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實際操作,盡量找到答案,同學積極主動回答問題。
教師活動1:通過文檔給出任務:在搜索引擎上輸入一個關鍵字,要求學生在5分鐘內下載兩個網站主頁,存成html格式,并分析文檔標簽,找出能搜索到這些網站的原因。
學生活動1:上網搜索網站并下載,查看標簽,分析哪些標簽里出現了自己輸入的關鍵字,展開討論并總結。
理想結果是:學生自己得出結論:head標簽中的title和meta標簽中含有輸入的關鍵字。
任務2:通過總結,學習知識。
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觀看課件,同時注意思考標簽格式。
教師活動1:引出SEO概念,以及站內SEO對網站推廣、運營的重要性,播放課件讓學生觀看,系統學習知識,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標簽格式。
學生活動1:觀看課件,思考title標簽和meta標簽的書寫格式。
教師活動2:講授title標簽(網站標題)的設計,老師采取舉例法和觀察法,誘導學生說出正確的網站標題設計。
學生活動2:修改自己網站的title設計;這里需要埋下一個伏筆——現在的設計還不是最終課程目標的設計。
教師活動3:講授meta標簽對SEO比較重的keywords參數和description參數,講授keywords的設計,講授網頁的描述的設計description。
學生活動3:修改和添加自己網站的meta標簽設計。
引導學生思考:description參數內容會出現在搜索引擎的什么位置?(以百度為例)
任務3:引發思考,進一步學習
教學方法:學生分組討論,找出老師問題答案,鞏固所學知識。
教師活動1:通過網站排名第1頁和第10頁的網站主頁title標簽和meta標簽分析,學習關鍵字的設計技巧;關鍵字應該怎樣設計?設計幾個?關鍵字多長合適……還要引出:熱關鍵字、冷關鍵字、藍海關鍵字……
學生活動1:學生學習相關知識要點,總結關鍵字的設計技巧。
學生活動2:思考剛才自己設計的title和meta是否合理,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指出設計優點和缺陷。
任務4:小組討論,確定head標簽
學生學習能力:能正確闡述自己觀點,善于聽取他人建議。
教師活動1:聆聽幾組學生討論,指出學生設計中的不足。
學生活動1:查看小組同學的標簽設計,通過討論找出區別,根據討論確定小組標簽設計方案。
任務5:完成網站主頁title和meta標簽設計
學生能力:學生編寫、設計標簽能力的培養。
教師活動:巡視學生實際操作過程,對常見錯誤進行糾正,相關問題進行解答。
學生活動:獨立完成標簽修改和編寫。到目前為止,設計內容已經達到本課程要求。
任務6:拓展學習
教學方法:老師給出課件、自學網址,巡視回答學生問題。
教師活動:簡單講授meta標簽name屬性和http-equiv屬性的其他參數設計,掌握這些參數對設計對網站推廣的益處。
學生活動:完成自學任務,根據自己網站設計內容進行meta標簽再設計,與同組同學討論參數設計內容,聽取他人意見,做最后的補充、修改。
課后記:
本次課程依托上次完成的網站設計內容為背景,從排名靠前網站head標簽中發現問題,尋求提高自己網站排名的方案,獲取相關知識和技能,最后對網站相關標簽進行修正和完善。學生對自己設計的網站主頁非常熟悉,這種任務的層次引入的方式更容易讓學生進行知識的迭代學習,理解各個知識技能點之間的關聯和區別。學生完成情況良好。
授課過程中采用了以現場網站下載觀看head標簽的形式展開,一步步引導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雙主的教學模式。增加了大量的學生討論以及自主學習的時間。這種授課方式課前需要做大量的資料準備工作,包括自學網站地址、任務單等都要齊全,增加了備課的時間,同時最大的難度在于課堂的組織,由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如何調動多數學生參與學習,在實際操作中還要進一步研究和嘗試。
五、結束語
自主設計網站主頁的head(主要是title和meta)標簽,通過真實網站標簽查詢開展教學,教學效果應該會適合學生發展。學生的學習有個體差異,老師只要精心設計教學,就能通過活動讓每個學生有收獲,進而逐步提升學習自信心,從而為以后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吳澤欣.SEO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2]趙守香.網站運營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3]李巖.基于手機平臺的移動學習研究[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