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靜秋
【摘 要】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是教育現代化的客觀要求,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教師的素質,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幫助學生探索和發現新的知識,有助于數學建模的研究。但在課堂中找到信息技術使用的最佳時機,利用信息技術,把握“量”和“度”,以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體驗溝通能力、實踐與創新,最終實現高效課堂。
【關鍵詞】數學;信息;整合;高效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是一個熱門話題,是促進信息技術教育的有效途徑,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教學的理念、課程理念、課程資源、課程內容、課程實施、教學模式,學習和課程評價的改革,數學教學在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學藝術,實現數學教學的改革。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抓住機遇,科學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實現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果。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一、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在新時期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處理好主體與主體之間的關系,教師的教學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最終目標和起點的。在新課程改革中,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信息技術,音頻和視頻的同時,可以說明變量和直覺創造了各種情況下的學生,幫助在過去一些抽象、難以理解,語言無法描述的數學問題的清晰生動的展示,它將很難在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更巧妙新穎顯示過去的教學節目,清楚地看到學生,一想豁然開朗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強烈愿望數學。例如:對缸內,立體幾何教學圓錐體,球體的定義,計算機可以采取立體圖像繪畫的學生可以觀察真實的生活,多方位、多角度,從而解決平面立體圖像和視覺真實的立體圖像之間的差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材料,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另一個例子:三角函數及其圖像之間的關系,直線和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一元二次方程,圖像等之間的不平等和二次函數關系,通過多媒體動畫,讓學生深刻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充分體現了“數形結合”的動態效果,可以激發學生的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信息技術使教學與主動教學相結合,形成優勢互補,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
為了適應新課程,教師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除了這些學習和研究各級活動,參加各種培訓,最適合的老師是最方便的是網絡學習。網絡為廣大教師提供無止境的教學資源,為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開辟了一條捷徑。隨著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飛速發展,遠程教育的建立,教育者創造了巨大的溝通空間。通過網絡學習數學的知識,還可以在線學習繼續教育課程和遠程教育培訓,網絡信息是為教師和學生搭建一個新的學習資源平臺,網絡信息為班級的延伸。在新課程中,學生也離不開網絡,網絡課程資源是新課程中的教材的重要補充,許多研究和探討的問題,需要學生找到信息,大大減少了工作量,方便教師備課,促進教師提高該制劑的質量。例如,人教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必修2》第一章立體幾何的“三觀”內容的書面信息技術教學建議:在網上搜索“三觀”去了解更多的關于三視圖、視圖三視圖的動畫等。通過瀏覽大量的學生了解網絡,分形圖可以反映許多傳統的審美標準,和知識更超越的增強,逐漸培養學生的能力,獲取、分析、處理的更多信息,真正讓課堂“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幫助學生改變學習方式
在傳統的教學中,數學實驗難以落實在課堂,很多內容在數學、概率統計、很多的知識,如幾何、函數和其他需要學生通過實驗并總結規律,為計算機模擬數學實驗信息技術提供了可能,而新課程:“有效的數學簡單地依賴模仿與記憶的學習活動不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研究方法解決數學問題,探索過程,進而進行創新的延伸過程;數學學習過程應充滿觀察、實驗、模擬、推理、探索性和挑戰性的活動。在“統計”教學、“性與愛”數學課程的一個案例中,我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收集數據,課堂上指導學生將計算機數據輸入、電子表格中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制成各種統計圖表,通過分析得出結論,通過學生的整體過程中,教師只起指導作用,使學生不僅學到了統計知識,了解現代社會,也培養了溝通和協作的能力。這種形式的教學是基于信息技術條件下的一種新的教學活動形式,有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優化。
四、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幫助學生探索和發現新的知識
新課程下高中數學課程在模塊和特殊形式,一章一節并不是孤立的,它有一個知識結構體系,可以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使用的第一個單元的數學知識,還可以進行有機的聯系部分溝通。一些數學問題,特別是某些不變的動態圖探索有關圖形的問題,利用數學軟件出問題的情況下,觀察圖形的規律分析,或通過拖動鼠標跟蹤點的軌跡學習,容易使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解析幾何中,橢圓、雙曲線和拋物線都有一個曲線形狀。傳統的數學教學環境下,教師只強調什么樣的離心率曲線在什么范圍內,學生只能記住,很難理解E值與圓錐曲線之間的關系。數學軟件“Geometer畫板的使用”根據圓錐曲線的統一定義,使圖形,線段長度為E值,E值是用來調整鼠標拖動線,你可以看到相應的圓錐曲線變化的曲線展現得淋漓盡致,學生你可以清楚地了解,點擊進入。在數學教育中的信息技術的巨大潛力,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獲取技能和經驗的能力,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思維和理解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效果會大大改進。
五、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有助于數學建模的研究
數學是一門嚴謹、邏輯、精確、創造性和實踐性的科學。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一再強調要開展“數學建模”學習活動,重點幫助學生體驗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數學建模的突出特點是它的實用性、數學建模的研究、試驗、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實驗、操作、仿真數學模型,最后對實際應用的結果進行探討。計算機軟件可以有效地處理大量的數據,并模擬一個合理的數學模型。例如,應用“解析幾何”橢圓度涉及衛星、用電腦動畫演示操作過程和地球衛星之間的位置關系,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術探索數學建模,將廣大師生共同學習的學習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技能的應用。目前,信息技術進入高中數學課堂,課堂教學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其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我們的一些教師,計算機技術不高,課件操作不熟練,還停留在一個簡單的打字和值班的水平上,在使用教學軟件和網絡教學意識。只有在公開課上使用的許多教師、班級或學校的要求,但大多數教師認為學校和教師的高考壓力往往決定教學形式,為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機會提供了數學和實驗的自主學習。因此,教師要加強信息技術的培訓學習,轉變教育觀念,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才能發揮其作用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信息技術只是一個工具,課堂教學,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的核心過程,信息技術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我們不能盲目的使用信息技術,用它來取代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是把信息技術的最佳時間在課堂教學中的關鍵作用,掌握信息技術的使用恰到好處,“精”和“金”,所以,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來促進學習,為了防止濫用和誤用。為了更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數學課堂教學更為有效。
六、結語
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教學的整合,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收到了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比擬的良好效果,并加快了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信息技術和數學學科的整合,還有大量值得探討的問題。在今后教學中,還要繼續摸索,發揮它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克東.《新編現代教育技術基礎》,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實驗)》,2012
[3]梁櫻花,張倩葦.《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整合模式的探討》,中國電化教育,2011
[4]張錫霞,張紅云.《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三種基本模式》,當代教育科學,2015
[5]劉洋.《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的研究與反思》,北京延慶縣永寧中學,2011
[6]李丹.《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的應用》,遼寧省本溪縣高級中學,2011
[7]劉策.《信息技術與教育創新》,中學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