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銘霞
【摘 要】尊敬的陶行知先生對于教學的探索一直不曾停下腳步,他在教學研究過程中所提出的“教學做合一”理論,更是推動教育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對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來說,同樣需要注重做好“教學做合一”,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生;教學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作為近現代教育家,在促進教學發展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所提出的“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效果較為突出。“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同樣適用于小學英語教學,其能夠改善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畏懼情緒,能帶給學生極為生動的教學氣氛,能夠有效避免“啞巴英語”教學現象的出現,有效改善傳統教學“滿堂灌”的教學弊端。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教學做合一”的英語教學措施,引入陶行知先生的教學思想,讓英語教學質量得到突飛猛進的提升。
一、組織課堂教學,營造真實環境
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時,教師要以英語語言為背景,運用合理的方式組織課堂教學內容,要認識到教材只是基礎,生活化的教學環境才能給學生以真實感,而且能讓學生在該環境中潛移默化的吸收知識,主動地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刀真槍”的使用難易適中的英語語言點燃課堂語境氛圍。
在進行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1 Hello教學的時候,因為考慮到學生剛剛接觸英語的特點,在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時,大多使用一些比較淺顯的英語詞匯和語句來帶動學生進行英語學習與思考。為了讓學生們能夠充分理解本單元的知識內容,我特意讓學生們組成小組,對生活中的“打招呼”進行討論,并讓學生們通過“演繹”的方式進行展現。學生們紛紛躍躍欲試,將自己對于“打招呼”的理解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有的學生表演的是鄰里之間的互相問候:“Hi, Good morning.”有的學生則表演的是同學之間的見面問候:“Good afternoon, Liu Tao.(化名)”,這樣可以讓學生們對于英語的認識更加深刻,讓學生們認識到只有“說”,才是使用英語進行表達的最好方式。此外,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們學習英語知識,我還通過肢體語言的方式闡釋口語表達內涵,讓學生們的英語表達充滿歡樂元素。
極具真實感的英語環境為“教學做”提供基礎,富有感染力的英語語言環境對于小學英語良好課堂氛圍影響很大。教師應當注重選擇合適的教學組織形式,根據學生個性特點用心教學,真正引導學生融入到英語口語環境中,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二、確定主體地位,提高學習興趣
陶行知先生的教學理論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自學,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轉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地學習知識,調動學生積極性,努力營造出師生互動、生生協作的,寬松愉悅的課堂狀態,從而讓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得到最大程度激發。
在進行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教學的時候,采用了“學生表演,教師點評”的方式,鼓勵學生“show yourself”。我首先讓學生們對我們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進行分析,讓學生們通過身邊的一點一滴“事件”,認識到保護我們生活環境的重要性,探索保護生活環境的最佳措施,并運用自己的方式在課堂上將自己的觀念進行“傳播”,這帶給學生極富挑戰性的表演機會。有的學生極富創意,在臺上進行歌曲的創作,通過英文歌曲的形式告訴大家“Keep our city clean is very important.”有的學生比較內向,但是通過老師“Don?蒺t be afraid of wrong,I believe you can do it.”的鼓勵,大膽走上講臺,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在此過程中,很多同學的表現都非常棒,我給予了學生們肯定,很多學生則因為得到了教師的肯定,更加愿意參與其中,調動自身的主體能動性,更好的掌握英語知識與內容。
多樣化的活動帶給學生們更多的展現自我的機會,該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對英語課堂的參與熱情。教師可以通過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沙龍等活動的創設,讓課堂教學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氛圍下進行,從而達到培養和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教學效果。
三、生活實踐結合,優化應用能力
知識來源于生活,是對生活的升華與提煉,英語學習最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應用,即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生活中處處見實踐,對理論的實踐又作用于生活,因此,在英語教學中也應當加強生活與實踐的融合,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場景,讓學生通過實踐提高英語應用水平,踐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教學理念。
在進行英語教學中,經常會在課程中穿插一些生活化的場景,并將這些場景作為課前導入或者是對所學內容的課程輔助教學,而最重要的則是我讓學生們在生活中對英語進行應用,讓英語走入到學生們的生活中來。在進行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教學的時候,我改變了傳統的家庭作業形式,讓學生們通過影像的方式對幫助父母的行為進行記錄,完成一份別開生面的家庭作業。這對于學生來說極為有趣,很多學生紛紛幫助父母完成家務勞動。有的學生說道:“Family work is very happy.”有的學生說道:“I love my parents.”等理論知識在生活實踐中得到更好地體現。
不論是課堂表現方式還是課后表現方式,教師都應當抓住生活這條主線,通過生活中的實踐來提升英語氛圍,讓生活化情境感染學生,見到相關的生活場景都能聯想到相應的英語知識,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教學理論在經過多年的應用和實踐之后,依然發揮著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教師要注重挖掘“教學做合一”理論的深刻內涵,在教學中探索更好的應用途徑,讓其為學生的未來發展鋪平道路。
【參考文獻】
[1]趙曉娣.學行知“教學做合一”的課堂[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10)
[2]閆娟,劉云.“教學做合一”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J].內江科技,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