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藹玲
摘 要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音樂教師,在鄉村學校任教近20年,常年堅持在一線上課,課余還組織了小小的合唱團。在上課時,發現學生會有這樣那樣的一些小問題,現在針對此類問題,跟眾多的老師們進行討論。
【關鍵詞】唱歌;教學;常見問題
1 大聲喊唱
一般情況下,中小學生對唱歌的興趣是很濃的,唱歌時聲音很大,自我感覺很投入,直至唱的面紅耳赤、聲嘶力竭,尤其是排練合唱的時候,同學們總是認為聲音越大越好,這是不是很好的現象呢?否。因為中學生和小學高年級學生一般正處于青春發育期,(9---15歲)男生的嗓音會從稚嫩的童聲轉變為粗壯低沉的成人嗓音,這就是所謂的“變聲期”。變聲期內聲帶會發生腫脹、充血現象,所在要特別注意保護好嗓子,以免引起嗓音長期沙啞。尤其是排練合唱是更要注重聲音的統一,在自己唱的同事還要傾聽別人的聲音,要注意聲音的融合,畢竟和諧的聲音才是美得聲音。
變聲期不使勁喊叫、唱歌,唱歌要有節制;唱歌、大聲講話后不要馬上喝冷飲,應渴溫開水。注意適當休息,加強體育鍛煉,預防感冒。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油炸食品等。要禁煙、酒。
女生月經期間,會出現生理性的聲帶充血,應該特別注意保護嗓子。因此,在給中小學生上音樂課時,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應該讓他們盡量學會用輕聲演唱歌曲,讓其輕聲唱歌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比較充分抒發歌曲的感情,如同學們在齊唱歌曲《西風的話》時,大聲喊唱就破壞了整個歌曲的意境及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而輕聲齊唱則表現了深邃悠遠、余味無窮的意境,令聽者感覺整首歌曲含蓄深邃、情景交融,曲調婉轉、典雅,抒情柔美,富有詩意。我在訓練學生唱歌的時候,首先進行“wu”的發聲練習,這是一個含蓄的吐字發聲練習,糾正口型和發聲位置,目的就是防止大聲喊唱。
2 吐字發聲
語言是歌唱的基礎與核心。歌唱的基本功體現在咬字、吐字、歸韻、收聲等方面。要使學生的歌聲純、清、遠、美,就必須在咬字、吐字上下功夫。而我們山東淄博方言在吐字發音上,說話特別扁發聲位置特別低,比如:人(ren)讀成(len),聽起來特別梗、硬,感覺特別“土氣”。如果用方言唱歌,可想而知,是一個多么可笑的聲音!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經常讓同學們在唱歌前用普通話朗讀歌詞,把歌詞讀給其他人聽,讓同學們感受吐字發音的的正誤,通過給別人糾錯,可以有效地自我糾正。在進行咬字吐字練習,注意字頭、字腹和字尾,字尾可以不發聲,學生之間互相朗讀歌詞,有利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避免學生唱歌時咬字吐字不清楚,字音走樣的毛病,以保持原來字音的準確清楚。
3 呼吸
在唱歌中,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呼吸是歌唱的動力源泉,是聲音的支撐。這個呼吸和我們平時所說的呼吸是否一樣呢?情況有所不同。歌唱者要有意識地去吸氣,并保持把所吸入的氣息分配在要發出的一定數量的聲音上,而每個音都有它特定的高度、長度、強度。唱一首歌曲時,歌唱者只能在休止的時候和歌詞、樂句等表情允許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換氣??傊?,是有意識、有準備、有計劃的進行呼吸。我們唱歌平時呼吸一般是淺的呼吸,用肺部呼吸,而唱歌時要運用深得呼吸,即胸腹式聯合呼吸。在給同學們講呼吸的時候,同學們一般都體會不到,我撓他們的給胳肢窩,這時候他們會哈哈大笑,我告訴同學們讓他們找這個哈哈大笑的呼吸,他們就有了較深刻的體會。我還讓他們聞鮮花,讓他們找深呼吸的感覺,通過形象直觀的體驗,他們知道了深呼吸,并在合唱訓練中逐步運用深呼吸。
歌唱需要氣息,那是不是氣吸得越多越好呢?不,如果吸氣過多過滿,唱起歌來會覺得憋得難受,造成肌肉僵持,也就是說氣息吸得過多,會影響歌唱的正常進行。那么,吸入多少氣息才算合適呢?這是一個無法用數字來回答的問題,它只有通過歌唱者的感覺來“計算”。應該說,歌唱呼吸是一個興奮而又放松的循環過程。吸氣時,保持一種積極、放松的狀態,積極是指興奮向上,放松是指嘆氣向下的感覺。這種積極、放松的狀態,要有正確的歌唱姿勢:適度抬起胸部,兩肩松垂、頸部放松、兩眼平視有神、面帶微笑。
4 音準不準
我認為“音準”的含義應當包括:1)音高準確;2)節奏準確;3)讀譜準確;4)填詞準確。 在這方面的訓練中,我的經驗就是:每次上課都要進行音階練習,通過音階練習,來訓練同學們的音準;找一些短小、好聽的音樂主題作為識譜練習;把2/4、3/4、4/4、3/8等拍子的強弱規律,給同學們講解明白;教師在范唱的時候要準確;要讓學生學會劃拍,遇到時值特別長或切分音時,要劃拍才能唱準確。如歌曲《踏雪尋梅》11 i—|i 01 35|i 76 36 |,這三拍的高音i,就要劃拍才能唱準確。將前十六、后十六、附點節奏和切分音節奏,進行重點練習,切實掌握節奏規律,才能做到節奏準確。并且在學習歌曲或識譜的過程中,始終強調讓學生劃拍,讓節拍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這是我在唱歌教學中的一點心得,其實在學習唱歌的過程中還有很多的細節需要改進,都是在教學中發現問題及時的改正問題。在這里如有不當,請指正。
作者單位
山東省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區商家實驗小學 山東省淄博市 25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