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正娟
摘 要:從有目的地進行課前問題情境的有效創設、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活動的有效組織、有層次性地進行鞏固練習的有效設計三個方面,研究數學探究活動設計的有效性,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活動;設計;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4-0064-01
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因此,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數學課相對來說有些枯燥。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借助各種形式的有效探究活動設計,把學生從課本知識逐漸牽引到實際生活中去,讓學生通過探究活動,從實踐中理解數學概念,學會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方式方法,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一、有目的性地進行課前問題情境的有效創設
探究活動需要教師設計一些有益的情境教學,設計一些適合學生胃口的數學問題,這些問題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維浪花自由飛濺。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前盡量設置一些帶有懸念的數學問題,為課程的進展做好鋪墊。比如,教學“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時,可以設計這樣的情境:一個小女孩提著一籃雞蛋在大街上走,路邊踢球的小男孩不小心把球踢到籃子上,雞蛋全打破了。小男孩說:“小妹妹,你別急,我賠你的雞蛋。”小女孩說:“我不知道籃子里有多少個雞蛋,只知道三個三個數余一個,四個四個數也余一個,五個五個數還是余一個。”正在這時,旁邊走來一位老爺爺,一下子就說出雞蛋的個數。同學們,你們想知道老爺爺怎么算出來的嗎?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說:“想。”“好,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老爺爺算雞蛋的方法。”這樣,學生在濃烈的求知欲望中開始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活動的有效組織
平時教學中,很多教師講授新知識時,總是深入到每一個細節不停地講。學生被教師牽著鼻子聽課,會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設計手腦并用的操作活動。數學學科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研究數學問題時,做好數與形的有效結合,從數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進行抽象思維,從形的方面進行形象思維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堂活動,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以激發他們的探究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兩位數加一位數”時,教師出示例題:24+9,讓全班學生擺小棒。學生邊操作邊思考:4根和9根合起來是13根,13和20合起來是33(4根和9根合起來是13根,這樣又可以捆一捆,一眼就看出3個10和3個1是33)。這樣,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和實際觀察,對算理有了理解,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2)設計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學生注意力時間短,喜歡新奇的事物,因此,教師設計的探究活動要有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教材的習題進行一些加工設計,把游戲引入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比如,在做一些判斷題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貼一些動物的圖片,寫上一些有錯誤的題目,讓學生扮演醫生來給這些小動物治病。教師設計這樣的探究活動來進行教學,學生的積極性很容易被調動起來。
(3)設計人人競爭的比賽活動。競爭性活動是學生展示自我的最好方式,教師把競爭活動引入課堂,可以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更加積極、更加主動地進行挑戰。比如,教學“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幾的應用題”時,教師可以設計準備題來進行引領,這樣學生就能容易地練習舊知,然后把前面練習的“求多幾”的問題,改為“求少幾”的問題作為嘗試題。教師把全班學生分成兩組,通過引導學生比較這兩種題,引出課本上的例題,然后激發、鼓勵學生試著解答。當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時,教師要及時地點撥,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歸納和總結。這樣的探究活動,學生既能感受到快樂,又樹立了自信心。
三、有層次性地進行鞏固練習的有效設計
好奇、好動、好玩,是學生的主要心理特征。因此,教師在設計探究活動時,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特別是在教學的鞏固練習階段,要設計有層次的鞏固練習題,調動學生各個感官參與練習,激發其求知欲望。比如,教學完“兩位數乘兩位數口算乘法”后,可以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包括基本練習、應用知識練習和思維拓展練習。基本練習里面包括基本計算練習、比速度練習,還有一個同桌合作的小游戲,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準確程度;應用知識練習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學以致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思維拓展練習中可以設計一個算式接龍游戲,比一比看誰將這條龍接得最長。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全體學生都參與數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讓數學課堂探究活動教學取得有效性,教師應該至少從三個方面著手進行教學,即:有目的性地進行課前問題情境的有效創設、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活動的有效組織、有層次性地進行鞏固練習的有效設計。只有多角度、多層次、多渠道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數學探究活動,才能生成高效、和諧的數學課堂,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封德記.數學探究活動有效性的基本策略[J].廣西教育,2011(05).
[2]倪艷.小學數學課堂探究活動的誤區與對策[J].小學教學參考,2012(12).
[3]吳向輝.數學課堂探究活動“四步走”[J].教學月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