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艷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0-000-01
摘 要 新形勢下,我國針對企業文化的研究時依然只將關注的目光放在線性相關因素定性研究層面上,無法保證企業文化建設的完整性及系統性。基于此,文章著重針對當前我國企業內部文化建設的實踐及績效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 企業文化 企業價值觀 企業文化競爭力
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必須要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創建規范科學的企業文化,這樣才能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步。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化,企業將接受全新的環境和文化需求帶來的挑戰。企業不僅要面對資金、技術和設施的競爭,還要面對管理、人才及文化的激烈競爭。目前,文化已然成為各個企業競爭力的主要組成部分,而且企業領導人已經認識到要想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就必須注重企業文化建設。
一、經濟績效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受到的影響分析
企業在長時間發展過程中除了要重視對生產、計劃、營銷、控制等方面的工作,更不能忽視對企業內部文化的建設。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管哪個環節中的組成部分出現問題都會對經營績效帶去一定的影響,也就是說企業文化的建設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企業的經營績效。在我國,部分學者提出在企業的文化方面,一定要重點關注績效問題,利用討論、培訓和計劃落實的績效管理體制,讓員工充分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另外績效管理未來必然會成為國內企業提升競爭力的主要管理體系,其中績效管理也是企業文化中一部分。筆者經過多年來的研究與論證,企業文化戰略的落實效果嚴重影響著企業的經營績效的成果。
二、企業文化建設與經營績效的關系
(一)價值觀、行為和經營績效
一個企業的管理者和負責人自身的價值觀及行為都會對企業的發展帶去一定的影響,而且由于企業各個資源都是有管理者與負責人直接管理,企業在做出任何一項決定時都需要他們用心審核和判斷,因為這都與企業的經營績效有著莫大的關聯。因此,要想研究企業的績效,一定要重點研究與分析經營管理人員自身的價值觀與行為取向。任何企業的管理行為都有四個要素,分別是企業文化、企業的體制和領導藝術及市場環境。
首先,在企業實際經營和管理過程中,經營管理人員自身的價值觀與行為形式與企業經營績效有著很大的聯系,這一過程中采取互動方式能夠有效促進企業經營績效的增長。所以,管理人員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不斷促進自身價值觀念的轉變,積極開拓創新,講究信譽,注重任何變化的內在、外在關鍵要素,充分發揮經營管理的才能與藝術,從而為客戶、股東及企業員工提升良好的服務。從自身行為角度看,要利用自身的領導才能,讓企業始終保持相對良好的適應性,并且圍繞市場經濟,合理、科學地調整企業未來的經營戰略與戰術。與此同時,經營管理者還要積極降低成本,努力改進產品的結構,提升產品的質量。當市場出現變化時,經營管理者要加強危機感、責任感。
(二)經營管理者的領導藝術
一個企業管理人員的價值觀及行為取向與企業的經營績效關系密切,所以,在日常工作過程中需要他們自我約束,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充分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采用多樣化的領導藝術帶動企業工作人員的積極主動性,將提升經營績效與實現企業的發展作為戰略目標。
首先,作為企業的領導管理人員,需要具備超強的觀察和選擇能力。在管理過程中人是最基本且重要的因素,要學會知人善用。所謂“知人”,就是要對其自身的工作能力、綜合素養、情感等方面全面了解,絕不可以貌取人。在選拔人才過程中,不可以求全責備,必須要用人之長,善于揚長避短。只有這樣,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的經營績效。
此外,要具備良好的交際能力,這樣才能在復雜的交際圈內游刃有余的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在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方面,作為企業領導管理人員,要從大局考慮問題,要在充分考慮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妥善處理集體與國家利益兩者的關系,而在處理個人利益和他人利益時,絕不能只顧他人利益,必須在體現國家利益與集體利益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他人利益,并積極尋求每一方的共同利益,在進行利益處理時,必須運用具有感染力、說服力的語言,尊重每一個人,禮貌熱情。另外,在處理矛盾時,經營管理者必須沉著冷靜,不可感情用事,遇到問題一定要客觀分析。
三、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離不開企業文化的支撐,而保證企業文化戰略得以實現的關鍵則是領導管理人員自身價值觀及行為取向的規范合理性,這樣才能通過自己影響到企業全體員工,將所有員工凝聚為一個整體,合理解決各方的利益糾紛,逐漸培養企業員工的價值觀,從而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彭澎.評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兼論法約爾、泰羅、韋伯管理理論的差異[J].開放時代,2011(2).
[2] 韓文輝,吳威威.國外企業文化理論主要流派述評[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