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堅
【摘要】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要培養適應信息化社會要求的技術應用型人才,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是關鍵所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需要從合理設置課程、教學方法、提高師資水平、優化教學模式、改革評價方式等方面入手,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根據計算機產業人才市場的發展要求,不斷探索有效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為社會和企事業單位培養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
【關鍵詞】計算機;實踐能力;教學方法;師資;教學評價
中等職業學校有責任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計算機專業技術應用型人才。所謂技術應用型人才不僅僅要具有一定的計算機理論修養,還應是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但是,許多中職學校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比重不合理,對計算機實踐教學不夠重視,隨意安排實驗內容,填鴨式的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了對學生學習潛能開發的忽視,從而造成了學生重視理論而輕實踐的問題。加之缺乏詳細的實驗指導用書,對學生學習有利的實踐教學內容嚴重缺乏。同時中職計算機實踐教學的考核措施不足,降低了學生對中職計算機實踐課的重視程度,降低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上種種原因都抑止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那么應該怎樣才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如何讓學生成為受社會歡迎的實用型人才。為此各職業學校進行教育體系改革,更新教學內容,以增強學生社會適應性。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談談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從計算機課程改革,加大實踐教學力度
影響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的癥結在于計算機重理論輕實踐的課程設置。因此,要改變這一現狀,就需從課程設置方面實施計算機課程改革。應以培養應用型和實用型人才為目標,根據計算機領域市場、行業及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增加實踐課的教學內容和課時。削減理論知識在課程設置中的比重,通過改革考核和評價方法,將教學目標引向實踐教學,變理論為主為實踐為主。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出兼有較強理論素養和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如減少計算機組成原理理論教學,增加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實訓課時數;減少程序設計語言或應用軟件命令的教學,增加如圖像處理、網頁設計等學生感興趣又力所能及的課程。由于中職生知識現狀整體水平不容樂觀,那么我們在選取教材時最好能夠選擇把知識要點體現在項目中的教材,這樣通過每個項目的實現可以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完成學習任務,也更有利于上機實踐時學生完成項目,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學校還要確保軟、硬件設施設備能不斷更新,滿足教學需要。學生只有經過直觀的教學和大量的上機操作,才能真正提高實踐能力,讓學生在社會上具有更高的競爭力。
二、選擇先進的教學方法,使中職計算機教育的實踐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構建不適應,為了對學生做好中職計算機教育中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應該精心選擇先進的教學方法,應采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中的“任務驅動”教學法,使學生在對計算機理論和操作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探索,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極大的激發。由于中職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都具有爭強好勝的個性,對于教師布置的任務都想盡快完成,促使他們集中精力,認真分析任務要求,最終使任務獲得圓滿完成。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被動接受既定的知識,而是學習者主動在內部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因此,教學不應“由外而內”地注入,而應是“由內而外”地主動吸收。如在講EXCEL中的if函數嵌套時,首先充分利用案例,從函數的格式和功能出發,舉例說明if函數的基本用法,然后進入函數的嵌套。函數的參數由2個增加到3個;函數的條件從滿足一個條件到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這樣既消除了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畏懼感,又提高了上課的趣味性,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改革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中等職業學校傳統教學模式和終結性評價方式過多地限制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要實現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就必須改革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方式為“以學生為中心”。變終結性評價方式為主為以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方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為主。在教學過程中,創造條件使學生獨立操作或實踐,將學生從滿堂灌式的理論教學引向以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為主的實踐教學。例如在網頁設計、動畫制作等實踐性、應用性都很強的課程中,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將課程分解為若干個小項目,引導學生運用知識、原理、方法于項目的分析、規劃與實施之中,在教學中模擬工作的環境,在活動中學會交流,學會溝通,在團隊中能互相幫助,提高學生技術應用能力與職業實踐能力。在評價方法上,從不同方向對學生進行量化考核,提高實踐能力在考核內容中的比重和分值,同時多采用激勵性評價,為學生的作品交流搭建平臺,多讓中職這些平時飽受挫折的學生享受學習的成功。每次實踐課后要及時進行評價。首先由學生互相評價,讓他們看到別人的優點,發現自己的不足。之后由教師進行總體評價,拿出好的作品進行表揚,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再總結本次上機實踐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同時要為學生創造條件參加計算機技能考試,將技能等級考試結果列入課程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四、深入學習,做到舉一反三,培養計算機綜合實踐能力
學生計算機綜合能力的培養是指學生在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因此,教師要不斷完善教學方法,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然后通過實際操作訓練對教學中現有的問題及時加以解決。同時,教師還應當積極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所掌握且能夠在教學中進行深入地講解和分析,以此來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提高掌握知識的能力,從而實現加強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的全面培養。
通過中職計算機教育中實踐能力的培養,能夠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可以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大大提高,有效的提高了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實現向社會輸出高素質的中職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的根本任務,為學生將來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潘 ?懷. 淺談計算機教學中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J]. 信息與電腦: 理論版, 2009(09).
[2] 宋軍營. 職業學校計算機實踐性教學之我見[J]. 內江科技,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