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紹湄
摘 要: 核心素養是最基礎、最具生長性的關鍵素養。習題教學要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目標,教學中不僅要關注技能訓練,更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探究能力、創新意識及科學態度等方面的培養。
關鍵詞: 高中物理 核心素養 習題教學 能力
教學過程中常常遇到學生這樣的疑問:“老師,您上課一講我就懂,就是自己獨自解題時不會做,不知如何下手。”解題恰恰是掌握知識程度的體現,這個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不經意間,看到一位高三學生寫的一首詩:“在題海中奮勇前行,不再為一絲絲的失敗而畏縮不前,不再為那淺淺的風雨躊躇徘徊……”寫得有些悲壯,引起我無限感慨和深深思考。
世界各地都在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教育部在《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了核心素養體系的概念。核心素養是最基礎、最具生長性的關鍵素養,就像房屋的地基,決定房屋的高度。《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在核心素養體系整體框架基礎上,提出了高中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物理觀念與應用,科學思維和創新,科學探究和交流,科學態度與責任。高中物理課程的教育目標是提高全體高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培養學生,為學生終身發展、今后應對現代社會和未來發展的挑戰奠定基礎。
高中物理習題教學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對學生學習成長起著特殊作用。學生在新授課上初步掌握了所學概念、規律,但是理解起來往往只是表面的、片面的、孤立的,只有通過適當具體的物理習題解決,才能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完善對概念、規律的理解、鞏固與深化所學概念、規律。同時物理習題教學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一條有效的途徑,通過習題教學,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解題技巧、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通過習題教學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發散性、靈活性、全面性和獨創性等。高中物理習題教學對學生科學素養、實踐素養、問題解決能力、主動探究、學習素養、溝通與交流能力、可持續發展意識等核心素養養成具有實際意義。
我們需要認真研究物理習題教學的有效教學策略,加強高中物理習題課教學的有效性,實現物理教學價值。只有在有效課堂教學下,物理教學價值才得到回歸,學生核心素養才真正得到發展。習題教學要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目標,在教學中不僅關注技能訓練,更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探究能力、創新意識及科學態度等方面的培養。
為了促進高中學生核心素養形成,高中物理習題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關注三維目標,精心選取和設計習題,提高習題教學的有效性 ,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形成。
習題設計要符合啟發式和循序漸進要求,學生能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樂趣,增強學生自信心、求知欲望,而且可以從中體會到解決復雜問題的基本思路,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完整的思維過程,不但解決了問題,同時鍛煉了學生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習題選編、設計中不但要注意培養、訓練“知識與技能”,還要注意對“方法與過程”的訓練,加強學生對物理情景、過程的分析、解題規律的總結,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更要注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訓練,要能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沒有局外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真正實現了多向交流互動:不同觀點的碰撞,不同思路的啟發,可以最大限度啟動、活躍思維,提高學生創造性學習意識及能力。
二、利用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習題教學實效性 ,促進科學思維與創新意識養成。
1.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一個物理問題往往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使用多種方法,從不同角度探析、思考和求解。如2004年理科綜合能力測試25題:一小圓盤靜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邊與桌的AB邊重合,如圖1。已知盤與桌布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盤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
現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a將桌布抽離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且垂直于AB邊的。若圓盤最后未從桌面掉下,則加速度a 滿足的條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這是一道考核學生能力的好題,有十幾種解法,不僅涉及知識面廣,運用知識靈活性大,令人思路開闊,在習題講解中,引導學生考慮從多角度觀察、聯想,啟發學生找出更多思維途徑,獲得最佳解題方法,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2.一題多變,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一題多變”訓練有助于拓展考生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題多變要求學生在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對問題深入的認識,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教學方法,是創新的重要途徑,恰當運用“一題多變”能點燃學生的心智之火,激發學生探求思索。圍繞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恰當引申、擴展和變更,通過對原題一次又一次的變化, 變換問題表現形式,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呈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開闊思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三、改進教學方法,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科學態度與責任的過程。
1.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習慣養成了,自然就會變為信念,這是物理學科教育對學生綜合素養形成的貢獻之一。通過習題教學,讓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因此教師必須充分做好示范、針對不同的問題向學生展示思維的過程、解題的步驟、解題的程序,加強解題的規范性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2.倡導教學民主,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陽光的性格和積極、樂觀的心態。
在習題教學中,在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等環節上,要關注學生社會情緒的培養,學會尊重別人,與人溝通交流,采納他人不同見解。教師要能為學生營造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催化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求知欲望,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給予學生充分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參與到教學各個環節中,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思維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
總之,高中物理習題課教學要充分發揮高中物理課程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教師應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努力體現物理學科教育在立德樹人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用實際行動回答物理學科“培養什么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