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平
摘 要:新課程改革需要創新課堂,實現課堂的高效,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愿學、學會、會學和樂學”。這就要求教師要制定明確、科學、全面的教學目標,指導調控教學過程;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造高效的學習氛圍;課堂教學中有效運用導學案導學,讓學生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方式主動學習;創設表現空間,拓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作業設計,讓學生享受學習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關鍵詞:構建;英語;高效課堂
就如何構建高效英語課堂,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英語課堂效率這一難題,筆者做了以下嘗試。
一、制定明確、科學、全面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目的、任務的具體化,是師生通過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效果或標準,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選擇教學模式、方法、手段的根據之一,對教學具有指導意義,它可以指導調控教學過程,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首先,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其次,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第三,對它們的表述語言要明確,盡量準確運用“了解、知道、理解、聽懂、會讀、會寫、掌握、運用”等行為動詞;可以量化的目標還要盡可能量化。
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建有效的學習氛圍
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之中及課堂之外師生關系的好壞。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這需要老師在主觀上做出積極地努力。高效課堂。一方面,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從多方面熱愛、尊重學生,注意觀察,做學生的貼心人。尤其是對待差生,教師更要加倍給予關注,話語態度要慎重,委婉,要了解和體諒他們學習英語的難處,尊重他們的思想,善于發現、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并加以鼓勵,適當降低對他們的要求,多給他們介紹一些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以激勵為主,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讓他們感到老師沒有因為他們的成績差而放棄他們,從而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另一方面,老師的個人魅力對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同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能換來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和信任,而且還會把對老師的愛遷移到對教師所教的課程上來。師生間的融洽關系意味著師生生命的相遇與共融,每一個眼神與動作都潛藏著彼此的心意與情意。把這種和諧的融洽帶進課堂,學生就會感覺課堂像溫暖的家,這會促使他們主動、積極地參加課堂教學活動,從而創造高效的學習氛圍。高效課堂。
三、有效運用導學案,實現“教”與“學”行為的轉變
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就要想辦法處處體現“努力使學生愿學、學會、會學和樂學”這一指導思想。要想真正體現這一指導思想,就必須實現“兩個轉變”: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由“灌輸式教學為主”向“以探究式教學為主”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由“接受式學習為主”向“以主動性學習為主”轉變,這也正是高效課堂得到真正實現的標志?!墩n標》在課改重點和任務中也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強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和有效學習策略的形成,更加關注對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課堂教學中有效運用導學案導學,可以徹底改變“注入式,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把知識強行“塞入”學生大腦,重知識、輕能力的傳統教學模式,真正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實現“以學定教”、“學為中心”。
導學案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制的學習方案。它能讓學生了解知道老師的授課目標、意圖,讓學生學習能有備而來,給學生以知情權、參與權。導學案只是一種載體和呈現形式,其突出作用體現在“導”上:“導讀、導聽、導思、導做”。其特點是:教學重心由老師如何“教”轉變為學生如何“學”。
四、創設表現空間,拓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愿意表現自己并希望得到認可,這是每個學生的心聲。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和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課堂上的雙邊和多邊活動,能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那些知識運用靈活、反應比較快、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學生會覺得特別“露臉”。課文的改編表演、課外活動中的短劇小品,會讓那些學習成績雖不出類拔萃,但具有表演才能的學生通過課堂表演和展示獲得“最佳演員”的桂冠。高效課堂。那些有繪畫才能但英語成績不是很好的,在把課文改編成連環畫的作業中大顯身手,在幫助老師把課文變成投影片中,也淋漓盡致的表演一番,在大大小小的各類展示和競賽中,那些表現出眾者體驗到了站到領獎臺上的激動。而“再表現”的欲望,會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會使他們在英語課上滿懷興趣,集中精力,課下又根據自己的愛好,翻閱英語課外書,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從而使學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長,達到健康發展個性的目的。
高效課堂,只要我們從自身做起,從每節課做起,從每一個環節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在教學實踐中認真學習、積極探索、深入研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性就會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陳力,苗青.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基本素養[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7(5).
[3]袁振國,.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