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琴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閱讀教學中朗讀指導要把握好以下幾點:營造朗讀氛圍;教給朗讀方法;設計朗讀形式;倡導個性朗讀,培養學生好讀書、善讀書、讀好書。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朗讀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的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在小學階段,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趣,陶冶學生的情操。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的理解就逐步加深。同時,朗讀也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它在是無聲的語言變成有聲有色的口頭語言的過程中,眼、口、耳、腦等多種感官并用,既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積累大量的詞匯和句子,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因此,朗讀訓練不僅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語文這一工具性、基礎性學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朗讀呢?
一、營造朗讀氛圍
營造愉快的、充滿創造性的氛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和審美情趣。美學家王朝聞說:“朗讀者的高明之處,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悅耳的音和調,主要在于他進入了文學作品所規定了的情景,即他自己所體驗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調、顏面表情。”朗讀是要用感情去讀,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請并茂。這種情來自于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所以我們要創設情景,讓學生有所體驗,從而形成入神的音調、顏面表情,才能有良好的語感。
創設朗讀情景的方法很多,教師利用導語,利用范讀,利用多媒體課件等都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引導他們進入朗讀情景。其中,導語貴在引趣、激情、指向。教師根據不同課文的不同特點,在聯系舊課、交代背景、介紹作者等內容時,以靈活多樣的方式,生動簡潔的語言巧妙地導入新課,激發學生思維,使他們一開始就處于躍躍欲試的狀態。而教師的范讀給學生提供了依葫蘆畫瓢的范本,教師對文章特有的理解,教師特有的朗讀技巧更能創設出一種無與倫比的情景,從而激發學生的朗讀欲望。多媒體課件以其特有的聲音、動畫等效果,對學生很快進入朗讀情景具有極大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各個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往往是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
二、教給朗讀方法
古人云:“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葉圣陶老先生也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可見方法的重要性。《語文課程標準》在各學段目標中都指出:“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只有在一定方法指導下的朗讀,才能達到這一要求。也只有教給了學生朗讀的方法,才能培養學生舉一反三、遷移類推的能力。
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地方法,自命名為“三讀法。”
初讀,讀正確。要用普通話,發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丟字,不添字,不唱讀,不重復字句。
再讀,讀流利。反復吟詠,熟能生巧,熟讀成誦。古人云:“三天不練手生,三天不讀口生。”讀書,貴在誦讀,不厭其煩,朗朗吟誦。熟讀,才能知其義。
品讀,有感情。咬文嚼字,品味感悟。要把握作品感情基調,讀出不同的語氣、語調、情感,讀出文章的輕重緩急,讀出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的停頓。為此,要善于抓住文章重點段落進行訓練。課文的重點段落,往往詞語準確生動,句子含義深刻,意境深邃優美,對表現文章中心作用很大。指導學生讀好這些詞、句、段,可以幫助學生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做到有感情地朗讀。
教師通過對重點詞、句和段落的朗讀指導,既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中心思想的把握,又可以促進對重點段中含義深刻的語句意思的理解,從而達到訓練語感的目的。
三、設計朗讀形式
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適當的、豐富多樣的朗讀形式,可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保持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朗讀的形式應靈活多樣,恰到好處。為了讓學生獲得整體印象,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美的享受,或者為了創設某種情景,教師可以對整篇課文或重點段落進行欣賞性范讀或指導性范讀;為了讓學生從不同聲調、音色上感知課文,也為了便于大面積檢查、了解和訓練,對于篇幅較長、自然段較多的課文可由幾個人或全班全組接續讀;為了誘發想象,體會意境,發展形象思維,對于畫面集中、含義深遠、語句優美、描寫生動的地方或古詩詞,可指導學生小聲自由朗讀;為了提高興趣,體會人物思想感情,對故事性強或對話多的課文,可進行分角色表情朗讀;為了強化記憶,活躍氣氛,對于詩歌、警句或精彩的點睛之筆也可以齊讀;為了較好地進行朗讀訓練,做到“先扶后放”“有扶有放”,剛開始可采用師生相互伴讀,有一定基礎后,為了提高朗讀的效果,采用分人或分組輪讀比賽。因材施教,精心設計讀的形式讓學生讀熟、讀通、讀好課文,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四、倡導個性朗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具有人文性。同時指出: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倡導朗讀個性化,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堅持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作為教者,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注意朗讀指導,培養學生好讀書、善讀書、讀好書。你聽,那窗外,風聲、雨聲,時斷時續,時輕時急;室內,朗朗讀書聲此起彼伏,情趣盎然。這一切匯成了一曲深邃幽遠的天籟之歌。人與自然在這里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一。這不也是一種美的享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