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發
【摘要】受時代發展的影響,我國的市場經濟逐漸完善,高校的管理發展需要著眼于未來,建立長遠的目標,不僅要對本校的管理觀念進行運用,同時也要接納先進企業管理理念,以提升高校的管理效率。文章中針對先進企業管理理念對高校管理的啟示,對其具體的借鑒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先進企業管理理念 高校管理 啟示 借鑒
高校的管理工作是學校管理中最為重要的構成要素,同時也是高校開展教學、科研和行政工作的根本保障。高校的管理工作涉及到了眾多方面,不僅包含了教學工作的編排,同時還包括了科研和行政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等。但是由于長期被動式的管理,在管理觀念上難免存在一定的不足,導致管理人員對教學、科研工作出現忽視,甚至形成了教學管理差、亂、慢等現象,無法滿足現代化教學管理的需求,科研工作積極性不高和行政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所以,為了提升高校管理的質量與效率,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結合先進企業管理理念是其中最為有效的措施之一。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升高校管理的質量,同時也能夠為高校尋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管理措施,進而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一、先進企業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中應用原因
(一)有利于完善高校管理不足.受時代發展的影響,高校在管理中也存在著不同的不足,傳統形式的高等教育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要求,所以高校務必要積極尋找適合自己教學管理方法。企業管理理念的結合,不僅可以幫助高校解決存在的管理問題,同時也可以突破傳統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引進適當的企業管理理念,將其與高校管理實際問題進行結合,發揮企業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二)為高校的管理工作帶來新的活力.受社會發展的影響,高校運用先進企業的管理理念的根源在企業,隨后將其擴充至下屬部門當中,在利用橫向流動的方式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一些先進企業的管理理念在企業中應用了一段時間之后,可以和企業的發展模式相適應,之后再將其傳播到其他的行業中得以應用,尤其是高校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應用先進企業管理理念,可以將企業中的新鮮管理血液融入高等院校,并為增強高校的管理活力帶來積極的影響。
二、企業與高校二者在管理上存在差異
(一)主體利益不同.企業運營的實質是通過組織性的生產與經營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同時這也作為企業的主體利益為企業的發展創立了基礎目標。而高校的實質則是利用教育的形式實現教書育人目的,進而提升自身的教學美譽度。
(二)服務對象不同.企業主要的服務對象是產品對應的消費者,企業一般是利用產品銷售及服務的形式實現自身的經營目標。而高校的服務對象則為學生,在其為學生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高校通過為學生提供教育服務的形式,實現自己價值的最大化。
三、先進企業管理理念對高校管理的啟示與借鑒
(一)運用先進企業管理理念優化高校管理制度
(1)優化管理模式。企業中進行管理的基本特點便是管理模式的建立,通常情況下,企業中的管理人員會依據其中存在的共同點,將管理模式總結為友情、親情、溫情、制度與隨機五種管理類型。其中,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對其他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積極因素進行吸納,這也是現代化企業實現自身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模式。制度化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依據明確的規則不斷推動企業的管理工作。將其運用于高校管理工作,傳統形式的高校管理也基本實現了制度化的管理,在規章制度上較為完善。但是受經濟體制與教育體制變革不斷深化的影響,高校的內、外環境逐漸出現了變化,加之近年來高校的辦學自主權也在不斷擴大,高校的自主選擇范圍逐漸擴展,所以高校中的制度化管理模式也需要完善。這時在高校管理中結合企業的制度化管理制度,可以將高校制度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完善,從而優化高校管理制度,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
(2)借鑒管理手段。企業中有十分豐富的管理手段,部分企業利用技術設備的調整,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進而實現企業管理的最終目標;部分企業則是通過對人不同層次工作人員利益需求的滿足,對管理人員的約束手段進行調整;除此之外,也有運用契約規則、新技術等對企業進行管理。雖然各個管理手段都各有其優勢,然而針對高校的內部管理來說,借鑒企業的管理手段對高校進行管理,同樣可以有效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同時這也是高校崗位聘任制實現的基本需求。傳統形式的高校管理主要是在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對教學人員的行為進行約束,然而通過企業管理手段的借鑒,可以全面優化高校的管理制度與模式,實現高校權、利、責的統一,進而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與效率。
(二)將企業與高校的管理文化進行有效結合
(1)全面整合責、權、利,運用對稱性的企業管理理念。企業的管理文化主要強調的是責、權、利三者的統一。其中責任是企業中所有工作人員的義務,然而為了能夠對職責完成度進行保證,需要互相之間給予一定的權利,同時也要給予其對應的報酬,也就是在責任要求的基礎上實現權力與利益的統一。與此同時,因為權力與利益的需求具有無限性,責任卻是對權力與利益的進行要求的主要標準。若缺乏責任,管理便無法發揮作用,若缺乏權力與利益,那么人們工作的積極性便無法進行調動,進而無法對責任完成進行保障。所以,在高校的管理中,將責、權、利進行全面結合,運用對稱性的管理理念非常重要。尤其是高校的崗位聘任制,管理人員要重視責、權、利在對稱管理理念上的運用,實現企業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工作的有效運用。
(2)實現管理現代化及企業適應性的結合。企業中的管理文化主要強調的是,企業在現代化管理的同時,必須要對企業適應性進行重視,不能只是追求管理的現代化。由于現代化的管理措施在具體落實上需要相應的數據作為支持,所以要將管理制度作為基礎。在管理制度方面,企業與高校的管理文化也要實現相互制約,相互作用。
(三)大力實行人力資源發展戰略
一方面,將企業中的工作能力和校園文化進行(下轉210頁)(上接159頁)融合。校園文化在個人的角度進行體現,主要表現為思想素質。高校的管理中,除了要重視德才兼備人才的運用,也要重視責任感強的工作人員的運用。高校中所堅持的人力資源發展戰略,既對教學管理人員工作能力提升進行了重視,同時也對員工對學校的責任感的培養進行了重視,尤其是教學管理人員思想素質的提升。另一方面,將引進和培養二者進行融合,實現流動、穩定的結合。立足于市場經濟條件,出現人員流動的現象十分正常,這也是政府部門提倡的一種就業模式。通過人員的流動,可以不斷提升學術隊伍專業技術水平,然而重要的是要對引進與培養這兩點進行重視,以免出現單向人員流動的現象。所以,人力資源特別是不同學科的學術隊伍一定要保持穩定性。注重工作性的管理力度,既要進行人力資本管理,同時也要實現普通員工管理與非工作性管理的結合。
結束語:將先進企業的管理理念與高校管理工作進行結合,是提高高校管理工作水平的一項重要工作,同時也為了高校教學、科研及行政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空間,是推動我國高校教學工作長久發展的有效性措施。
參考文獻:
[1]翟翠霞.現代企業管理理念對高校管理的啟示與借鑒[J].
遼寧教育研究,2004,01:28-29.
[2]張強.試析企業管理對當代高校管理的啟示[J].蘭州教育
學院學報,2013,09:112-113.
[3]胡元明.先進企業管理理念對當代高校的借鑒[J].合作經
濟與科技,2013,21:48-49.
[4]楊曉玲.先進企業管理對當代高校管理的影響[J].學術探
索,2012,03:117-119.
[5]李玉云.基于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的高校教務管理探討[J].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11,0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