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宏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4-0022-01
這個案例是時下一些語文課堂教學的真實反應。這種情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并不少見。其實質無非是學生課堂上缺少了自由表達的權利和機會。
一、實施語文課堂自由表達的建議
(一)教師更新觀念,轉變角色
在傳統的觀念中,提及老師,頭腦中都會顯現出一副德高望重的、很莊重的權威式的樣子。所以作學生的往往會敬怕老師,長期以來的師生關系大都存在一種長輩與晚輩的隔閡。如今語文新課改開拓創新。教師要和學生實現平等的對話,加強溝通,摒棄權威式的教學態度。對教材的理解和解讀,學生和老師的“權利”是平等的。對于學生的解答,教師不能只以“正確!”或“錯誤!”一刀切去做“果斷”的判斷結論,嘗試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體味學生的觀點,如果學生的解答真的完全偏離中心,也不能用尖銳的語言去評判學生。我們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擺正自己與學生的關系,放下架子,創造和諧融合的課堂氣氛,以民主、平等的態度面向全體學生,用真情實感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消解教師的話語霸權,還給學生自由表達的權利
教師要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需要和權利,重視學生的自由表達,把本來屬于學生的表達的權利歸還給學生,給予學生課堂表達自己觀點、見解的機會,而不是對其作過多限制,扼殺學生自由表達的天性。教師不必擔心學生自由表達會破壞課堂紀律,耽誤課堂效率,而是要能夠大膽放權,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想說、敢說,要能夠巧妙地引導學生,把學生的表達納入到課堂教學的既定目標上來,并對學生的表達予以積極的關注和鼓勵。這樣,學生就會發揮學習主體的積極作用,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也才有可能獲得心靈的解放,做到無拘無束、自由表達,并最終達到會說,說的有理有據。
(三)信任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教學實踐中,教師有時把自己看得過“重”,不信任學生,認為學生離了自己不行,必須要手把手的教學生才行。從而也就導致了學生把自己看得過“輕”,沒有老師給安排任務,就會不知所從。這樣學生的自制力差,老師倍感辛苦,但教學效果并不好。針對此種情況,我認為應給學生以充分的信任,相信他們有自制力,有自學能力。老師的鼓勵和期望會使學生對自己的評價產生懷疑,從而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評價自己。課堂上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老師的任務就是要讓他們也能積極參與起來,鼓勵他們自由表達,當眾給予肯定。課下再進行正確引導,使他們樹立信心,意識到“我能行”。
(四)激勵質疑,啟迪思維
質疑問難是學生自主表達的重要表現,優化語文課堂結構,激活學生自由表達的意識,必須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創造和諧融合的課堂氣氛,允許學生隨時“插嘴”、提問,爭辯,甚至提出與教師不同的看法。以前,對待學生的這類插話,我認為是“耍小聰明”“出風頭”,甚至是“目無師長”“破壞課堂紀律,擾亂正常的教學秩序”,往往惱羞成怒,加以斥責、諷刺,這樣做,有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但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思維的創造性,而且在學生心里的威信也大打折扣。學生有疑而問,質疑問難,是用心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可貴表現,理應得到老師的熱情鼓勵和贊揚。現在對學生的隨時“插嘴”,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我總是抱歡迎、鼓勵的態度給予肯定,并做出正確的解釋。
二、語文課堂自由表達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自由表達不是逐一表達
自由表達在語文課堂教學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和全面發展至關重要,應當引起師生的高度重視。但是,由于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主要采用的是班級授課的組織形式,班級人數多,課時時間短。因此,不允許學生一字排開,逐個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課堂自由表達必須從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因時間、內容而異,要盡量避免重復、避免不必要的教學組織環節,減少時間浪費,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由表達。
(二)自由表達必須緊扣課堂教學目標
語文課堂教學是以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為目的的,學生自由表達必須以實現教學目標為中心,圍繞教學目標進行。但是,學生受自身條件的影響,自由表達可能會偏離既定的課堂教學目標,學生觀點的不成熟或不正確也可能引起難以控制的課堂沖突和學生的情緒波動,甚至可能導致學生之間情感的對立,這些都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目標,組織話題,讓學生的自由表達在課堂教學目標的框架里進行。學生也應該明確自由表達只能是為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的有“限度”的自由表達,不是自說自話、漫無邊際的閑談。當然,不合規則、不負責任的“自由”表達的最終受害者只會是學生自己。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