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桐
【摘要】法語閱讀,也稱泛讀,是大學法語專業教學中的一門主要必修課程,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在閱讀教學中巧妙的進行適當的寫作訓練,可以有效地加速學生閱讀技巧的掌握,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閱讀教學質量的改進。
【關鍵詞】閱讀;寫作;教學質量
一、為何要在閱讀課上進行適當的寫作訓練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閱讀與寫作的關系。閱讀是通過給定的文章去獲取對他人認識成果的再認知,這樣閱讀能力就是正確的再認知人類認識成果的能力,而寫作是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認識。閱讀與寫作之間存在著一種互為因果的關系。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緊密的結合起來,當然閱讀課要以讀為主,以寫為輔,不能喧賓奪主。因此要找準讀寫的最佳結合點。
閱讀是通過大量的閱讀擴大學生的語言知識,進一步鞏固精讀課上所學的閱讀技巧,學生以法語為工具獲取所需信息的閱讀。學生的閱讀水平大致可分為兩類,掌握文章的表層意義和掌握文章的深層意義。前者停留在一般感知水平,有一定的被動性。后者能把握文章的主題和寫作方法,學生對文章理解并消化吸收,有較大的主動性和深刻性。多數學生寫作水平高,他的閱讀水平也達到了第二類水平。
寫作也能促進閱讀,法語學習也可以因寫作水平的提高而得到較大的促進。在一定條件下寫作促進閱讀。如果只是簡單地摹寫,那就不一定能促進閱讀了。當寫作需要概括大量的事物或現象,尋找完美的表達手法或表現形式時,才會推動閱讀。寫作的創作因素、研究因素越多,閱讀的動力就越大。所以,為了使寫作有力地促進閱讀,學生就要在摹寫的基礎上,逐步增加寫作的創作性因素和研究性因素。
二、寫作與閱讀的關系
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大量的語言輸入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學習者只是一味追求獲得語言知識而忽視運用,那么他們掌握的僅僅是大量彼此毫無聯系的、孤立的語言形式。語言輸人不會自動轉化為語言習得。學習者必須經過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才能內化輸人的語言,最后達到習得語言的目的。語言教學必須注重輸入、吸收、輸出幾個環節,輸入、練習與輸出之間要平衡。重視語言輸出,強化輸出練習是語言學習的有效途徑。因為,語言知識需要反復循環才能得以鞏固,大量的語言材料必須經過多次強化才能在記憶中牢固保持。閱讀可以使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接觸到大量語言材料,從中學習寫作技巧,獲取寫作經驗與素材,開闊思路,擴大知識面,豐富思想與情感,增進觀察與分析能力,學習用法語思考行文的技巧。寫作能擴大學習者所用語言的范圍,有助于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準確性,提高他們用英語自由表達思想的能力。通過大量的閱讀和寫作實踐,學生可以反復練習所輸入的語言知識,使之逐漸消化、吸收、深化,從而把顯性語言知識轉化變為隱性語言知識,并形成自己的語言生成系統,促進語言使用的自動化。
閱讀和寫作相對獨立而又相互依賴、互相促進。閱讀是人類一項重要的思維活動,它利用視覺獲取由文字所記載的信息,使人們在不受時空限制的條件下進行廣泛的交流。閱讀是一個復雜的雙向交際活動,是一個人和書充滿意義的互動過程。寫作活動對閱讀理解非常有用,反之,通過閱讀來提高寫作的方法也是有效的。閱讀經驗始終影響著寫作能力。由此可見,閱讀與寫作是兩個相對獨立而又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過程,二者是能夠互相促進、共同提高。英語閱讀與寫作同屬英語書面語言的學習與運用的范疇,讀寫能力同屬文字思維能力,二者息息相通,緊密連接一語言學習必須有大量的語言輸人。閱讀的過程是學習者自外而內獲取語言知識的過程即輸人的過程。而寫作則是學習者將所學知識自內而外地再現過程,也就是輸出過程。通過有目的的大量閱讀,學生從中學習、掌握語言知識,獲取所需信息,并將這些信息記錄、儲存。儲存的信息量越大,為寫作積累的素材就越多;寫作則是對已儲存信息進行加工后創造性地輸出,把所獲知識傳遞給他人,使語言知識在運用中得到進一步的理解、鞏固和加強。
三、閱讀教學中帶入寫作
一旦學生對法語寫作的常規模式有了大概的理解和辨認能力,教師便可以開始在教學過程中將閱讀和寫作兩方面的技能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首先可以讓學生辨別原文中某一段落的模式,熟悉其中句子的不同功能、所提供的信息及相關的詞匯手段;然后讓學生依照這一模式寫出一個類似的段落,教師再引導學生對此進行分析。這樣,學生可以及時地得到教師的反饋,并及時在詞匯手段、意義表達和文章結構等方面與原文進行對照。這是有指導地進行寫作的一個典型,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充分準確地表達思想。這一過程同時還可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為閱讀理解的練習是要求學生在理解原文及練習的基礎上,尋找出所需的信息。閱讀與寫作相互依賴,相互促進。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通過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閱讀理解能力,獲取寫作素材;寫作訓練反過來也會促進閱讀質量的提高。它們的結合不僅可行,而且對教學大有裨益。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在充分注意閱讀和寫作內在聯系的基礎上,使二者有機地融為一體,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融人寫作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利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即已儲存的信息,進行創造性的發揮,從中掌握正確的法語表達方式,在閱讀、積累、思考、表達等相互聯系的實踐活動中親身體驗閱讀與寫作在提高語言運用能力上的重要作用。我們可以在充分發揮學生閱讀技能的過程中提高其寫作技能,并在使用寫作技能的過程中提高其閱讀能力,二者相得益彰。
四、閱讀課教學過程中進行寫作訓練的注意事項
但是在閱讀課教學過程中進行寫作訓練與寫作課訓練的目的并不同,當然也與精讀課教學中的寫作訓練也不盡相同。如何在法語閱讀課教學中進行寫作訓練,使學生把所讀過的文章進行加工處理形成文字輸出,筆者分別采取以下幾步進行寫作訓練:
1、對詞和詞組造句,找出段落之間的關聯詞
將閱讀文章中的主要詞匯和短語列出,讓學生對相關詞匯和詞組進行造句,然后讓學生找出各段落之間的關聯詞,將段落重組,理解各段落間的結構和發展趨勢。
2、寫提綱
要求學生分析所讀文章的題材類型,確定每個自然段的主題句,然后寫提綱,這樣有益于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
3、寫摘要
要求學生以閱讀材料為依據,把基本內容壓縮成一篇短文,抓住原作品的主要論點和情節,簡述原文,概括原文內容不引進個人看法及感想,目的在于訓練學生對篇章結構和中心思想的理解。
4、寫讀書報告
除課堂上的閱讀文章外,要求學生課后廣泛閱讀名著,并且讀后寫一篇讀書報告,除簡述原著外,還要表述自己對原著的認識,感受,看法等。這樣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原著思想意義的理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文學欣賞能力。
通過在閱讀課中進行寫作訓練,不僅加速了學生對閱讀技巧的掌握,同時利用寫作促進文字與思維圖像的相互轉換,提高學生獲取原作品思想意義的能力,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從而改進閱讀課的教學質量。
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把寫作訓練作為閱讀課一項基本內容貫穿于平時的教學中,以寫促讀優化閱讀課教學。
【參考文獻】
[1] 曹德明. 中國法語專業教學研究[M].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6.
[2] 束定芳. 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2.
[3] 應天云. 外語教學法[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