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摘要】黨十八大報告和我國工業制造2025文件均提出要著力發展職業教育,在外部環境和內在因素的極具變化中,如何提高職業教育管理者工作的能力與水平以適應新形勢,已迫在眉睫。據此,筆者從形勢變化、現狀、重要性提出思考,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新形勢;職業教育管理;發展前景
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成為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我國工業制造2025的提出,職業教育為社會提供與之發展相適應的人才已成為一種趨勢,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培養大批理論聯系實際的復合型人才,其中職業教育管理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這嚴重制約職業教育的發展。那么,為適應新形勢下人才發展的需求,就很有必要加強職業教育的管理工作。
一、新形勢下職業教育學生管理工作的新形勢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管提升,加之國際化的進一步加強,以及互聯網教育的深入,職業教育已經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種新的階段對傳統的教育水平與管理模式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因此,有必要在新的階段尋找出職業教育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以便更好地找出應對的措施,更好的適應這一階段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
1、能力要求的變化
新形勢下社會對于學生或者是走出校門的工作能力者的要求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與理論的要求,而是對學生持續發展能力的要求,社會日新月異,這要求他們能在社會生活中不斷的去適應、不斷的去改變、不斷的去創造,以滿足社會大生產中更高、更強、更快的要求;很顯然,傳統的口提面授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化的大生產,更需要的是生存發展與持續生存發展的能力,與此同時,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這種新的變化。
2、教育方式的變化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傳統的課堂加實習的方式已經遠遠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網絡遠程教育取代了傳統的教育模式,這也是新形式下職業教育的一大新發展。因為教育方式的改變與創新,學生管理工作也隨之提出了新得要求。
3、生活習性的變化
隨著交通與通訊事業的發展,學生的生活習性也在不斷的發生著改變,學習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成為他們生活的主題,而是從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的發展,更多的是對他們生活習慣的約束,以及對他們適應新形勢下各種不合理的方式的管理,這就要求我們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加的細致與深入,這無疑又是一大挑戰。
二、新形勢下職業教育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的教育管理模式來看,各個學校的職業教育都是固定的管理模式,在社會變革的前期的確培養了不少優秀的人才,但是新的形勢下,固步自封,很少有創新,更不要說去適應新的發展模式了。對于新形勢下,職業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思想上
許多的教育管理工作者以長者自居,認為在以前我帶了那么多的學生,帶出了那么多優秀的學生,往往把自己的觀念以一層不變的方式傳輸給學生,卻忽視了在社會的發展的外部條件以及內在因素已經改變了。這正如我們父一輩養育我們是這樣的,但是到了兒孫這一代,突然感覺不是那么回事了。以前他們一個人帶一兩個甚至三四個,還做農活,現在全家五六個大人圍著小孩轉,還帶不好。這就是社會在發展,以我們傳統的模式去管理勢必會出現很多問題。
2、方法上
天生我才必有用,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對的方法,這一點我深信不疑。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管理是以一種高壓強制的方式來管理學生,這種方法只會導致學生為了混個文憑,使學生不能更好的發展自己。因此,新的形式下,教育管理的方法陳舊,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大挑戰。
3、隊伍上
隨著教育模式與教育方式以及形式的變化,對教育工作者要求也就越來越高,職業化、專業化的師資隊伍更加迫在眉睫。學生管理隊伍沒能跟上教育發展的步伐,導致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面臨著重重困難,管理工作的表面化、欠規范化,嚴重影響學生生存發展以及持續生存與發展能力的全面提升。
4、環境上
職業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一群與社會發展相適,能夠不斷為社會創造價值,推動社會大生產的優秀工作者,那么他就必須要求學生能夠快速的融入社會,了解并清楚使用社會最前沿的科技與知識,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有一個足夠開放的環境來適應與學習。相反我們的教育管理是在一個相對閉塞的環境下開展的,這必然導致我們教育出來的學生與社會脫離,割裂了與之相發展的環境。
三、新形勢下職業教育學生管理工作重要性
環境在改變、需求在改變,我們的方法也應該隨之做出相應的改變,沿用傳統的管理工作方法,勢必會影響職業教育管理工作的滯后,因此,新的形式下,加強職業教育管理工作的創新與變革是多種因素使然。
1、國內外形勢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斷完善,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經面臨著新的挑戰,尋求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經勢在必行;加之世界經濟一體化,教育的國際化要求,更加速我們教育管理工作者對方法與形式的變化,在新的形勢下,建立一套全新的、科學的、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的新型管理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
2、社會的需求
我國工業制造2025的提出,對職業教育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行之有效的培養出國家發展所需求的高素質職業型工作者已迫在眉睫,在這種大的背景下,職業教育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3、階段性要求
職業教育管理工作要面向現代化、面向國際化、面向未來化。經濟全球化加深了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從教育方面來說,這就要求我們職業教育管理更加的國際化與現代化,這是傳統的管理模式所不具備的,因為外在環境的變化,教育的階段就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其中的要求必要就因時制宜。
四、新形勢下職業教育學生管理工作的發展前景
順應新形勢下職業教育的發展,提高職業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走出一條切實有效的職業管理工作之路,培養出生存發展與持續生存發展的高素質工作者是職業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提高認識,轉變思想觀念
作為職業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從思想觀念上進行轉變,認清形勢,不斷充實提高自我,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觀念,從學生的內在需求在查找自我的不足,尋求改進的空間,做到有教無類,以管理促進學習,輔助學習。這就要求我們的管理工作者要深入到學生中去,做他們的朋友,甚至能跟他們一起學習進步,不能高高在上,以師長的姿態站在其中,做到教學相長。
2、改進思路,轉變管理方法
新形勢下,傳統的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戰,作為管理工作者要改進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學生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校各部門單位的積極協調與配合,要各個參與者的齊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建立管理的負面清單,讓每一個職業教育管理工作者明確職責與權力,做到權責明確,方法有效。要建立良性的互動機制,不能以高壓的姿態去管理,要循序漸進,做到具體學生具體分析。
3、完善體制,轉變考核機制
無規矩不成方圓,職業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這就要求我們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機制去規范我們的管理工作。轉變考核機制,遵照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依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可操作性強的、符合學生發展要求與身心特點的管理考核機制,提高職業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熱情、創新管理工作方法的激情。
4、放開眼界,轉變管理環境
要開眼看世界,社會環境在不斷的變化,我們職業教育管理工作者更應該積極創新管理模式。結合自身的實際,借鑒參考各大院校管理工作中好的方法與方式,立足本校,優化管理的環境,創新管理方法,做到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成效。其次,要學會放手,注意引導和輔助,借鑒一些經驗與做法,讓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的各項事務盡量實現學生自治,自己的事自己辦,從而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成長。
【參考文獻】
[1] 瞿海燕. 新形勢下成人高等教育學生管理工作初探[J]. 繼續教育研究, 2013,2:17.
[2] 黃策先. 論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J].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