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story time板塊由于趣味性、互動性、生活性比較強,所以比較適合學生的學習心理,也是學生比較喜歡的英語學習板塊,在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英語語言思維潛能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學價值。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故事教學 story time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6-033
故事是學生最喜歡的教學形式之一,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英語教材體系中,有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內容,這個板塊的教學內容一般都是結合各單元的教學主題編寫的,具有豐富的教學價值。但是由于有些教師對story time板塊教學認識的不足,在開展常規(guī)教學的基礎上,對story time教學常常是缺乏有效的教學策略,沒有充分發(fā)揮出story time板塊教學的教育功能,從而影響了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對此,教師要全面把握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特征,制定科學的教學策略。
一、story time板塊的英語教學特征
在story time板塊中,其教學內容主要是結合各單元的教育主題圍繞某一生活場景而編寫的以故事為載體的教學材料,是小學英語教材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圖文并茂、貼近生活、生動有趣、富含文化內涵等特征,因此具有豐富的教學功能和價值。
1.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
story time板塊的內容設置,其主要特征就是具有真實性,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可以保證英語教學側重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生活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對于剛開始接觸英語語言學習的小學生而言,這樣的教學內容和故事性的教學形式也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如故事情境的創(chuàng)設,語言通常親切自然、簡單易懂,插圖中的卡通形象也是活潑、可愛與真實的,這都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語言思維潛力,便于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和相關知識點的記憶。
2.故事內容富有趣味性
為了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潛能,教材中story time板塊的內容設置,都富有趣味性和幽默感,而且故事情節(jié)生動活潑,這樣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興趣,有效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讓學生可以快樂的學習。如,在三年級上冊Unit 6《Colors》的story time教學中,其故事內容主要是楊玲以變魔術的方式為大家表演時裝秀,通過裙子的變色,學習顏色類單詞及句型“What color……”,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呈現多種顏色的教學情境,所以其教學內容是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可以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有效集中到課堂上。
3.強調知識性與文化性的統(tǒng)一
在英語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中,其教學目標不僅僅在于要向學生傳授單詞、句型等基本性的知識,很多故事內容還帶有一定的文化內涵,這充分體現了語言文化教學的目標。如一些故事中的對話情境、生活習慣等,其實都是在表現西方國家的一些文化特征,這對開拓學生的英語學習視野,做到英語學習知識性與文化性的統(tǒng)一是十分有幫助的。
4.蘊含豐富情感
在story time板塊中,看似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和知識內容,其中卻蘊含了豐富的情感,所以story time板塊的英語教學能夠做到思想性和價值性的統(tǒng)一,是英語教師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載體。因此,教師在實現常規(guī)教學任務的基礎上,要重視對story time板塊情感教育功能的發(fā)掘,如一些簡單的英語對話,其實是對學生實施禮儀教育的重要途徑,教師也可以通過故事情境的講述,來糾正學生平時的行為舉止和習慣等。
二、story time板塊的有效教學策略
基于story time板塊多樣化的教育功能,教師要學會以story time板塊為教學載體,采取有效的教學導入策略,實施更有針對性聽、讀、演方面的英語教學,從而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1.story time“導入”的有效教學
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對于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來說同樣也不例外。有效的故事教學,教師必須對教學導入策略進行認真研究,對故事在英語課堂上的導入進行充分的準備,以便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有效集中到課堂上。例如,在英語五年級上冊《My e-friend》的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完全可以通過PPT上來呈現story time的主情境圖,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并與學生展開交流:“What can you see?”“Where are they?”“What does he want to do?”在這樣更加直觀、清晰的故事教學情境下,不僅可以有效集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一系列問題的提出,還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避免學生將學習精力過度集中在故事本身而忽略了英語知識的學習,這樣才能保證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2.story time“聽”的有效教學
在英語教學中,英語聽力教學既是培養(yǎng)目標又是訓練手段,是各種語言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在story time板塊的英語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互動,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教師就必須更好的發(fā)揮自身教學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確保學生可以在story time環(huán)節(jié)中認真的“聽故事”。因此,教師要學會對英語教材的活學活用,必要時可以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學形式,增強story time板塊教學的靈活性和新穎性。如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提前熟悉所聽內容,這樣學生可以對聽力語料形成一定的預知,降低學生的聽力難度;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先看圖,了解故事大意,并發(fā)揮個人的想象力,對故事發(fā)展脈絡進行一定的猜測,然后再聽故事時就可以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此一來,可以在story time板塊教學中實施聽力教學,增強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3.story time“讀”的有效教學
基于故事教學的趣味性,教師還可以借助英語教材中的story time板塊來實施有效的閱讀教學,這對提高小學生的語音、語調、語速等口語表達方面的素質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在英語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多讀一些簡單的故事,讓學生多“開口”學英語,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讓學生在閱讀中實現英語知識的持續(xù)積累和學習成績的不斷進步。例如,在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內容中,故事的趣味性、交際性和生活性等特征比較明顯,插圖多是卡通形象,錄音也多采用兒童聲音,這樣的內容呈現形式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英語閱讀熱情,加上教師的正確引導,story time板塊的英語教學都會實現有效的拓展和延伸。
4.story time“演”的有效教學
英語story time板塊“演”的有效教學,不是讓學生對文章中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簡單的模仿或機械性的復制,而是要自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在扮演中積極開展體驗式學習,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在扮演中實現英語語言素質和交際能力的不斷提升。因此,教師要借助story time板塊這一教學載體,營造出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必要時可以對原教學情境進行適當的優(yōu)化,使其更加符合學生角色扮演的需要。例如,在扮演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開展英語對話,還可以鼓勵學生通過道具、頭飾、服飾、動作、表情、語言等方式大膽地對故事情景進行個性化演繹和發(fā)揮,進而促進學生個性化素質的發(fā)展。
總之,在小學英語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中,其教學功能和教學價值是十分豐富的,教師只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重視對story time板塊教學方案的優(yōu)化設計,多以story time板塊為教學載體,實施趣味化、生活化、情感化英語教學,才能真正激發(fā)出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從而充分發(fā)揮出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價值,讓英語教學更加優(yōu)質和高效。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