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樹波
數學在初中教學中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數學教學往往會因為理論知識較多導致學生學習難以集中注意力,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點很難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使用新型的教學模式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符合當下的教學要求,生活化教學能增加教學過程中的趣味,讓抽象的數學理論變得具體,學生學習起來也會更加順暢,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大大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選擇生活素材
數學是一門科學性較強的學科,因此,數學需要源于生活也要扎根現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內容去觀察生活中的現象,選擇適合的生活素材,要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充足的依據,讓學生在觀察、分析和實踐的過程中去發現數學中的規律,建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舉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獲得真正有益的數學知識點。
例如,我在教學生“幾何圖形初步”時,我會選擇學生比較喜歡的游戲方式,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圖形,選擇相同圖形的學生成為一個小組,每個小組討論圖形的特征,接著鼓勵學生去發現生活中隱藏的這些圖形,進行收集和觀察,最后再讓學生進行比較,看哪個小組得出的結論較多,較多的小組能夠獲得一些小的獎勵。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同樣也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鍛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更為直觀地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慢慢地培養了對于數學的興趣,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是極為重要的。
二、設計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創建貼近學生的生活環境并且和知識背景相近,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這樣能夠更為有效地讓學生觀察到數學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感受到數學本身的魅力,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更快地掌握數學知識點。
例如,我在教學生“勾股定理”這個章節時,我會選擇生活中爬梯子的實例,假設梯子長為5米,將梯子架在墻上,梯子的底部距離墻3米,求墻的高度,我會帶著學生去到外面,借一個長度為5米的梯子,將它像題目中這樣架起來,在用尺子進行測量,讓學生估測最后的結果,最后再讓學生使用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點進行計算,看與自己估算的數值有沒有差別,如果差別過大則表明計算的方法產生了一定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構建了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直觀地觀察到數學知識和生活的貼近程度,感受到了數學知識的用處,自然而然的會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這對學生未來的數學素養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
三、重視學生數學的應用能力
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產生在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常常會被各種各樣的數學問題難住,這是學生數學素養不高的體現。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保證,在習慣了課堂中解決生活中的難題之后,學生自然而然就能在生活中靈活地運用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點。
例如,我在教學生“數據的分析”這個章節時,我會讓學生去收集超市中貨架上貨物的價格,并且去網上搜尋這些貨物前些年的價格,再將這些數據制成表格,對這些數據進行相應的分析,觀察這些數據的變化規律。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并且能解決學生在生活中所遇見的一些問題,這是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一種鍛煉。
在當下的初中教學中,數學學習對學生而言還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因此,生活化教學方式的使用變得越來越重要,這能幫助學生觀察到數學學習中的樂趣,更好地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這樣的教學模式也能達到教學要求,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本文論述了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方式的一些使用方式,希望本文的論述能給其他教師更多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