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珍珍
摘要:開展興趣小組活動是拓展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信息化社會場域下,需要在小學階段就通過建立信息技術電子報刊興趣小組來提高小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能力,使小學生的內在潛力得到激發,愛好得到滿足,興趣得到培養。本文正是基于此,探討小學信息技術電子報刊興趣小組建設的具體做法,為優化小學生興趣小組建設實踐添磚加瓦。
關鍵詞:小學生;信息技術電子報刊;興趣小組;建設
中圖分類號:G623.5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027-01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向度,就是培育學生的興趣。在信息化社會場域下,培養小學生的對信息技術的內在興趣實以成為小學素質教育拓展的核心指向。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組建小學信息技術電子報刊小組以“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為基本價值取向,主要通過作品賞析、電子報刊素材的收集與加工、制作的重點難點剖析以及如何進行作品美化等幾個方面展開,是培養小學生信息能力和信息素養的重要手段。本文正是基于此,主要圍繞小學生信息技術電子報刊興趣小組建設中“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學以及學得如何”等幾個內容展開思考,以期激活學生的信息興趣,成為電腦愛好者,進而為其更好地成長成才厚實根基。
一、教什么——信息素養和信息能力
信息技術電子報刊是一種信息傳播的媒介,教授小學生學會制作信息技術電子報刊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體現。俗話說:“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所以,把那些知識教給學生是整個電子報刊興趣小組建設的重要環節。具體到電子報刊的制作維度上,需要讓學生學會綜合運用word、ppt等媒介來對電子報刊所需要的文字、圖片、板式、邊框和底紋等進行創作和編輯,同時,要讓學生具有美感,懂得電子報刊排版的基本常識,包括版面布局、色彩搭配、圖文混排、刊頭與內容的有效統一等,教會靈活運用各種繪畫工具,畫出美麗的圖畫,這是基本的操作技術,必須要在具體的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學懂、學透。尤其是如何制作“藝術字”,這是小學生制作電子報刊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需要教師教細、教實,才能增強學生學習制作電子報刊的內在興趣,不至于被困難所嚇倒。此外,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將制作好的電子報刊轉化為網頁形式,實現對整個電子報刊制作流程和技術的熟練掌握。
二、怎么教——素材收集和微課注入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需得法。”明確了教給學生什么,還需要知曉如何更好地教給學生制作電子報刊的方法。對此,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充分認識小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規律,從基本規律出發,探索符合小學生信息能力提高和信息素養增強的具體方法。具體到興趣小組建設層面上,教師要積極做好素材收集工作,平時多留意與電子報刊制作相關聯的素材,包括報紙排版素材、板式設計素材、模板素材、圖片素材、藝術字素材等等,同時,要善于將電子報刊相關素材進行整合,制作成為電子報刊課程的微課,以簡短的視頻呈現方式讓學生增長對電子報刊制作的認知和認識,懂得如何使用word編輯軟件對相關素材進行編輯的技巧。當然,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開展情境式教學、生活化教學、任務式教學、行動導向教學等,使學生能夠發揮各自的特長,展開富于個性化、合作化的創作之旅。
三、怎么學——小組討論與團隊協作
在信息技術電子報刊興趣建設小組建設的實踐中,除了要明確“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之外,還需要做好學生“怎么學”的工作。具體來說,就是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教師在興趣小組建設中的導向作用,以導促學、以導促教,來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知識,讓學生熟悉電子報刊制作的技巧和流程,完成一個較好的創作作品。具體來說,就是要鼓勵學生參與到小組建設的全過程,鼓勵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選出小組組長,讓學生在看完微課視頻之后,圍繞電子報刊制作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展開小組討論,讓學生們自己去思考問題、上機實踐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集思廣益,你言我語,既符合了小學生好動的性格,又可以激活小學生的發散思維,給予學生“主動發展”的空間。同時,在興趣小組建設中,要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來培養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精神,比如,筆者在教學中就是設置了海底世界、保護地球、我們的班級、中國的風景名勝、動物世界——奇妙的色彩等五個主題,讓五個小組圍繞五個主題展開創作,設計、制作一份電子小報,組員們就是通過分工、協作的方式將電子小報制作出來,既鍛煉了能力,又實現了友誼的增長。)中任選一個主題,也可自己確定創作的主題,并圍繞該主題綜合運用Word的基本知識和操作,設計、制作一份小報。相應主題的文字材料和圖片材料到我的電腦/D/電子小報素材庫中查找。
四、學得如何——作品呈現和活動參與
信息技術電子報刊興趣小組建設效果的好壞,還是要落實在小報作品和相應的電子報刊制作比賽活動的層面上。對此,小學生信息技術電子報刊興趣小組建設需要走“作品拿出來”和“活動走出去”相結合的道路,通過在日常建設實踐中,定期性地給學生布置任務,或者給出小報主題或者學生自己根據喜愛的主題制作電子小報,并及時地存檔,將優秀的作品進行保存,以便在校園網站、知識平臺等進行展現。同時,要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加到每年省、市、區組織的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當中來,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自身不足、交流制作技巧、明確發展方向。應該看到,校外交流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機會,要多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進來,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總之,信息技術和信息能力是信息化社會場域下小學生個人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通過建設電子報刊興趣小組的方式,是素質教育的有效拓展,更是培養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重要平臺。對此,要求教師明確電子報刊興趣小組建設的目的和任務,深刻認識到“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學和學得如何”的問題,才能確保學生學有所成、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作者單位:廈門市東渡小學)
參考文獻:
[1]唐志勇.小學電子報刊創作的支架策略[J].教育信息技術,2012(5):15-17.
[2]楊明歡.電子報刊的有效輔導與創新策略[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0(9):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