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要】 目的 對老年肺結核患者應用抗結核藥物治療過程中并發不良反應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130例采用抗結核藥物治療的老年肺結核患者, 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常規組和針對組, 各65例。常規組給予常規臨床護理干預, 針對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結果 常規組中出現肝損傷不良反應34例, 占52.31%, 消化系統不良反應31例, 占47.69%, 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25例, 占38.46%, 過敏反應33例, 占50.77%;針對組中出現肝損傷不良反應3例, 占4.62%, 消化系統不良反應4例, 占6.15%, 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2例, 占3.08%, 過敏反應5例, 占7.69%。兩組患者各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老年肺結核患者采用抗結核藥物治療過程中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有較好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 老年肺結核;抗結核藥物治療;不良反應;護理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159
肺結核疾病多發于老年人群, 臨床治療時多采用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 而于治療過程中易出現不良反應, 需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加以改善[1]。本文就該問題探討老年肺結核患者于抗結核藥物治療過程中并發不良反應的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采用抗結核藥物治療的老年肺結核患者130例為本次研究對象, 所選患者均為臨床確診的老年肺結核疾病患者, 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常規組和針對組, 各65例。常規組男43例, 女22例, 年齡最低60歲, 最高80歲, 平均年齡(70.23±10.25)歲, 其中合并高血壓患者16例, 合并動脈硬化患者9例, 合并糖尿病患者35例, 合并心臟病患者7例;針對組男41例, 女24例, 年齡最低61歲, 最高79歲, 平均年齡(70.08±10.18)歲, 其中合并高血壓患者15例, 合并動脈硬化患者10例, 合并糖尿病患者34例, 合并心臟病患者8例。兩組老年肺結核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選取的老年肺結核患者均采取相應的抗結核藥物治療。常規組給予常規臨床護理干預, 即主要為常規的藥物、飲食、心理及健康指導方面的護理措施。針對組患者于常規護理干預基礎上針對可能出現的相關不良反應采取相應護理措施, 主要不良反應為肝損傷不良反應、消化系統不良反應、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過敏反應等。
1. 3 觀察指標 經相應護理干預, 記錄兩組老年肺結核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常規組中出現肝損傷不良反應34例, 占52.31%, 消化系統不良反應31例, 占47.69%, 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25例, 占38.46%, 過敏反應33例, 占50.77%;針對組中出現肝損傷不良反應3例, 占4.62%, 消化系統不良反應4例, 占6.15%, 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2例, 占3.08%, 過敏反應5例, 占7.69%。兩組患者各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我國老齡化, 肺結核疾病的發病率也有一定的上升, 該疾病是引發肝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嚴重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在對患者進行疾病治療時, 多采取抗結核藥物治療。而由于肺結核疾病的多發人群為老年人, 其機體抵抗力較差, 在采取藥物治療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 從而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 因此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需注重護理。而相較于常規護理干預, 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疾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2]。在對老年肺結核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時, ①選用利福平與乙胺丁醇藥物治療會致使患者出現胃部不適, 多表現為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 若患者出現消化系統不良反應, 需選用胃黏膜保護藥物進行治療, 并對患者的治療藥物以及用藥頻率進行適當調整, 可改為分次用藥以及餐后用藥[3]。②老年肺結核患者由于自身肝臟解毒能力下降, 選用利福平、異煙肼藥物治療時會出現一定的毒性, 從而導致肝損傷情況發生, 多表現為化學性肝損害、轉氨酶升高、總膽紅素值升高等。針對該情況, 于老年肺結核疾病患者治療時, 需對患者進行肝功能檢查, 若出現肝損傷情況, 需在采取抗結核藥物治療同時選用保肝降酶藥物治療, 并進行密切觀察, 若出現異常需及時停止藥物使用并采取相應治療[4]。③老年肺結核患者采用鏈霉素治療會對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一定的損傷, 主要為前庭神經及聽覺神經的損害, 多表現為耳鳴、頭暈以及平衡失調。針對這一情況, 需對患者進行全程安全性觀察, 攙扶患者行走, 并根據其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并調整用藥。④選用鏈霉素藥物治療的患者, 需進行過敏實驗, 若為陽性則調整用藥;選用鹽酸乙胺丁醇藥物治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皮疹情況, 需選用抗過敏藥物進行治療[5]。同時補充營養及維生素,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針對組患者各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明顯優于常規組, 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老年肺結核疾病患者在進行抗結核藥物治療過程中, 相較于常規護理干預, 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 能夠有效改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參考文獻
[1] 徐艷芳. 老年肺結核患者應用抗結核藥物治療過程中并發不良反應的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18):142-143.
[2] 朱莉萍, 賈春敏. 老年肺結核患者應用抗結核藥物治療過程中并發不良反應的護理分析. 中外醫療, 2013, 32(14):142-143.
[3] 宋嬌英, 楊榮, 楊林英, 等. 護理干預降低抗結核藥物治療老年肺結核中肝損害程度的實效性評價.沈陽醫學院學報, 2015, 17(2):108-110.
[4] 李曉云, 曾麗翔, 陳秉熙, 等. 烏體林斯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老年肺結核的護理. 現代醫院, 2013, 13(2):69-71.
[5] 董翠霞, 李艷杰, 岳文化, 等. 老年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體會.中國傷殘醫學, 2011, 19(9):69-70.
[收稿日期:2016-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