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霞
摘 要: 閱讀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其對學生的整體素質培養有極大的作用。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愈加受到教師的重視。當下隨著初中閱讀教學模式和觀念的改變,閱讀教學已經取得極大的改善,尤其是大語文觀在教學中的滲透作用更加明顯。本文通過對大語文觀理念進行分析,并對大閱讀模式進行相應的策略分析,以期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鍵詞: 大語文觀 大閱讀模式 初中語文
閱讀是學生感知世界、增長學識的重要方式,在當下“大語文觀”的背景下,對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進行培養是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質量的重要舉措。因此,教師一定要對當下的環境進行有效的分析,制定針對性的策略,改善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語文教學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1]。
1.“大語文觀”概念分析
大語文觀實質上來說就是一種教學創新模式,其屬于新型的教學理念。其有效地將生活融入語文教學中,進而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使其學以致用。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教學內容入手,在日常生活中獲取教學資源,從而形成知識與生活的有機融合,這樣就能很好地拓寬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真正感受到語文教學的魅力。同時為了滿足國家對初中學生的閱讀量要求,教師還要針對性地對能夠滿足學生需求的文學作品進行分析,以便推薦,讓學生的語文能力不斷提高。從時代角度看,語文知識在講授過程中可以理解成下述內容,首先是對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讓學生通過語文知識的學習明確歷史人物和事件表達的精神內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其次是生活的積累,學生學習最主要的目的是適應社會、適應生活,而語文學習就是對生活進行積累。最后是情感的體驗,學生時代是情感培養的最好時代,而學生通過對語文的學習會找到情感的寄托之所,讓學生的情感更豐富,同時加深學生對生活的感悟[2]。
2.“大閱讀”教學模式策略分析
2.1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閱讀產生興趣,才會進行更好的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合理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愛閱讀,才能更好地學習,進而增加閱讀量。但就當下的情況看,初中語文教學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及應試教育的阻礙,使得一些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只注重基礎詞、句的教學,忽視閱讀教學。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會使得學生學習興趣下降,阻礙語文教學的發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提高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從而改變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真正感受到閱讀的魅力,使其融入其中。例如在對魯迅《藥》進行講解時,可以讓學生閱讀魯迅的《狂人日記》、《吶喊》等。又如講朱自清的《春》時可以讓學生看看《朱自清散文集》,從而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對教材中的作者有更深一步的認識,更好地理解那個年代作者的情感表達,進而更好地對教材文章進行理解和詮釋。
2.2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在大語文觀環境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其自主地閱讀。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圍繞這一目標教學。首先,教師可以對學生平時的閱讀喜好進行有效的分析,了解學生喜愛的文章類型,進而向學生推薦適合其閱讀的文學作品。其次,教師可以定期地舉辦一些閱讀活動,讓學生之間樹立競爭意識,這樣學生就能明確自身的閱讀定位,進行自主性閱讀。同時初中學生的競爭意識都較強,這種競爭形式的活動就會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最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改變閱讀教學模式,例如讓學生通過快讀、慢讀、有感情朗讀等一系列方式提高學習興趣,了解閱讀的重要性,正確地閱讀,掌握閱讀方法,為今后的自主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3]。
2.3加深學生閱讀理解
在當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只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忽視文章的整體內涵表達,這使學生在作品理解上常常感到困惑。一些教師在學生閱讀的篩選方面往往憑借自身的喜好,這就制約學生的閱讀面,導致閱讀知識儲備相對不足,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就需要對學生的閱讀傾向進行有效了解分析,向學生推薦他們喜歡的,并且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作品。例如在學習《桂花雨》這篇文章時,就可以結合同單元的三首思鄉古詩和《梅花魂》、《小橋流水人家》這些具有相同中心思想的課文進行學習。還可以圍繞思鄉情懷這一主題進行合理的素材開發,例如補充《鄉愁》《青色的鄉愁》《秋月筆記》這些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賞析,就更能讓學生體會這種故鄉情、故鄉景,讓其身臨其境感觸萬千。這些文章會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在學生閱讀完后,教師要讓學生寫出自身的感受,加深理解,在接下來的語文閱讀課中,對課文的內涵進行講解,這樣學生不僅對基礎知識進行了學習,還很好地理解了全文的內涵。
綜上所述,在“大語文觀”的環境下,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強化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增加學生的閱讀積累,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當下教育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盛常清.大語文觀理念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思考[J].中學語文旬刊,2016(15):54-55.
[2]李文英.論在“大語文觀”中加強初中“大閱讀”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4(10):82.
[3]張巍巍.“大語文觀”背景下提高初中“大閱讀”模式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4):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