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琴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技術逐漸成為現代教學中的重要手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結合多媒體技術,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降低學習難度,實現了課堂教學的優化,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這也是現在教師必備的一項教學技能?;诖?,文章探討分析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多媒體;輔助
一、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1、激發學生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媒體是教學信息的載體,是傳輸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僅能用來傳遞教學內容,而且還會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調節課堂氣氛,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興趣。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被人們喻為“思維的體操”,尤其是小學生對其興趣淡薄,加之,小學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多媒體以其強烈的趣味性、多樣的色彩、悅耳的音樂,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集聲、像、圖、文為一體的,動靜結合的生動直觀、內容豐富的教學環境,使無聲的教材內容變得有聲有色。
2、化靜為動,讓學生感受知識形成過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其與多媒體結合在一起,使得數學的解答過程由原本單一的靜態模式轉換為動態模式,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加深學生對于答案的理解,充分地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
3、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整個數學教學的流程中,學生要學會的是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單單給出答案是不能夠讓學生學到知識的。我們需要充分利用計算機,把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通過計算機向學生展示出來,通過學生自己的解答,之后再輔以教師的全面精解,將學生感官完全地調動起來,加強了思維與動手能力的結合,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具有良好的作用,完美地解決了教學上的問題,使得學生能夠對問題有個深入了解,整體提升了教學的水準。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法
1、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景,促使學生腦、眼、耳、手、口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交互式的計算機技術為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了條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
如在設計《商不變性質》一課的導入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播放了猴王分桃的故事,桃樹上掛滿了桃子,桃樹下坐著一群猴子,它們等猴王來分桃子。猴王準時來到。猴王對小猴子說:“給你6個桃子,平均分給3只猴子吧。”小猴子說:“太少了。太少了?!焙锿跽f:“那就給你60個桃子,平均分給30只猴子,怎么樣?”小猴子得寸進尺,撓撓頭皮,試探地說:“大王,請你開恩,再多給點行不行???”猴王一拍胸脯說:“那好吧,給你600個桃子,平均分給300只猴子,這下總該滿意了吧?!”這時,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當學生還沉浸在猴王分桃的故事中時,我問:同學們,為什么猴王和小猴子都笑了呢?猴王是運用什么知識來幫助教育這個既貪吃又自作聰明的小猴子的呢?在學習了今天的知識后,你們就知道了。
2、恰當地運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現代信息技術能為學生們提供豐富的材料,不僅能使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還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引導學生主動去憑借自己的努力,打破常規的思維束縛,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如在教學《分數應用題》時,首先出示例題:“一臺冰箱的價錢是2500元,一臺飲水機的價錢是冰箱的五分之一,一臺飲水機多少元?”問:同學們,怎樣解答?學生們很快地說出了算試,然后電腦出示線段圖,讓同學們仔細觀察,找出其他的解答方法。通過電腦操作、演示、討論、觀察、思考、理解,同學們分別說出了三種正確的算法。通過電腦演示,同學們更加直觀地理解了題意,找出了不同的等量關系,尋找到了不同的解法,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內在聯系的認識,使學生開闊了思路,培養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能力。
3、多媒體可以增添數學教學的實用性。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小學階段的教學目的除了為日后學習奠定基礎以外,也要引導學生通過數學學習來提高社會生存能力。而由于教材內容和課堂環境的限制,教材中的素材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教學素材往往十分有限,而教材的內容也很難緊跟上日新月異的社會文化,過時的內容會降低數學的實用性。這就需要以多媒體為媒介,連接數學課堂知識與社會生活情境。網絡資源無疑成為對課堂教學內容最好的補充,可以運用社會資源來彌補課堂上的不足。
比如,在教學生對基本圖形的認知時,可以選取在網絡上火爆的簡筆小動畫或者秒拍短片,這種短片往往情節簡單有趣、線條構圖清晰明朗,學生可以在動畫中清晰地認識圖形的形態和特征。如在“圓先生和三角先生”的動畫里,圓型小人的移動方式是滾動,三角形小人則要靠腳來走動,不但動畫片中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相互謙讓、相互磨合的交際過程,圓形滾動、三角形穩定的特征也表現得十分明顯,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和數學能力都能得到提升。不僅如此,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在課堂上可以將所學內容與社會實踐結合到一起,比如購物模擬、常用標識辨別等,在鞏固學生數學基礎的同時,提高他們的社會生存能力。
4、運用多媒體技術簡化題意,降低解題難度。進入小學高年級階段,基礎的數字運算告一段落,這階段的任務主要是學習具體題目中的應用數學以及立體圖形的認知。學生此時的語言理解能力相應提升,最重要的是學會做題思路,形成數學思維。大部分學生的問題就是不會形成問題情境,面對短短幾句的題目,卻不能理解題目用意,毫無解題思路,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這時多媒體的任務就是通過文字、圖像、視頻等方式來幫助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形成解題思路。面對枯燥的文字,這時又需要一定的趣味性加入,利用圖片視頻等展示給學生,學生能訓練自己結合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替代題目中的元素,從而簡化題目。
小學應用題中的“雞兔同籠”問題一度難倒很多學生,這個簡單的常識問題竟然讓很多學生大意。這時就可以通過幻燈片演示,找出卡通形象的雞和兔,讓學生練習簡單的數數,這樣學生就有了這一問題的直觀體驗,做題思路也就清晰了。還有“相遇”及“追擊”問題,可以采用線段加上圖形的演示,還可以采用讓學生利用畫圖軟件標示出題目中的條件,學生通過動手參與多媒體教學,對解題會有更深刻的認識,訓練分析題目的思路和動手能力。通過多媒體進行大量的例題展示及分析,能夠讓學生逐步學會在腦海中進行題目情境創設及簡化題目。不僅是在課堂上進行題目展示,學生在課后也應該多練習怎樣找到適合自己的簡化題目思路,勤加練習,多做多想,才能真正把應用題板塊拿下。
三、結語
總之,多媒體以它生動性、直觀性、形象性的特點在數學課堂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多媒體給我們的數學教學注入了新鮮的活力,讓學生耳目一新。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讓多媒體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董春建.芻議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呈現[J].中國校外教育,2015,27:164.
[2] 王玉.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科技信息,2011,08:303-304.
[3] 劉接輝.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成功(教育),2008,0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