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勁松
摘要:語文教學對于學生的思維的發展和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而小學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的起點。因此,在現代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給予積極的重視,積極引入現代教學思想,同時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不斷的探索和創新,開創新滿足現代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學模式。這是做好小學語文教學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課堂教學
在現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入現代教學思想,在傳統應試教育的基礎上,不斷的探索和創新,找到現代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應試能力的發展,更加重要的是,教師要關注到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現代素質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轉變教學觀念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積極轉變自身教學思想觀念,與時俱進,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首先,教師應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轉變為激勵式教學[2]。讓學生可以充分的感受到語文知識蘊含的魅力,提供給學生更加充足的語文學習空間與機會,教師對其進行適當的指導,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其次,教師應該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比如在講解王維的《鳥鳴澗》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去感受詩句中蘊含的意境,如詩中描繪的“桂花”“春山”“春澗”“月”等景象,教師在這一基礎上可以使用講故事的方式把詩中蘊含的意境呈現出來,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去集體朗讀詩句,讓學生體會詩中的節奏與韻律之美,讓學生感受春夜山間異常寂靜的景象。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較好的達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目標,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新課程理念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要培養學生積極性
近些年來,我國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一直都面臨著全新的課程改革,為了對更高水平以及更高層次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品質進行追求,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做到解放自身思想,將自身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學生就能夠真正感受到學習語文所具有的樂趣,使得小學語文能夠真正成為小學生學習過程中以及日常生活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想要將這一目標實現,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對當今時代發展的形勢進行順應,伴隨著當今社會不斷改革以及進步,進而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來實施嚴格的創新。
筆者在長期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發現,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課堂過程中,只注重使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死記硬背,小學生一定會覺得十分辛苦和痛苦,從本質上降低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如果小學語文教師真正能夠在自身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做到適當變通,將小學知識很好融入到教學情節之中,使得小學生能夠成為語文教育教學故事中主人,這樣小學生就會對語文學習十分感興趣,與此同時,加深小學生對于小學語文教材的理解以及探索,進而實現快樂學習語文這一效果以及目標。
三、上課要講究藝術
很多教師認為上課很簡單,就是把所要講授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可以了,沒有什么技術含量,更不要說藝術性了。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教師上課就像音樂家演奏樂曲、畫家作畫、雕塑家雕刻作品一樣,也是一門藝術。首先,教師要學會在課堂上給學生創設教學情境,這種課堂才更精彩。比如,講授《冀中地道戰》這篇課文時,我先給學生播放電影《地道戰》的精彩片段,把學生的興致吸引了起來,然后再進行講授,學生就會非常樂意學。其次,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思維。再如,學《冀中地道戰》,為了讓學生切身感受地道的結構特點,我讓學生拿出紙和筆,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文章的介紹,把你心中的地道畫出來。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出了創造才能。再次,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層次差異,因材施教。每個班級的學生都會有良莠不齊的情況,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成,我把學生分成了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中都有優、中、差三種學生,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不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回答,這樣既保證了優等生的學習質量,又不讓“差等生”掉隊,只有這樣,班級的整體質量才會得到提高。
四、開展課堂競賽活動
開展課堂競賽活動對學生語文學習熱情的養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現在語文課堂教學時長只有40分鐘,教師施教的時間較短,很容易為教學留下了遺憾,而以課堂競賽為主的課外活動則可以幫助教師完成課上時間的課下轉接,使課上教學的時間更加充裕。課堂競賽的內容可多種多樣,如開展書法競賽、朗讀競賽、作文競賽等,使得學生在參加競賽的過程中完成對知識的積累,而且,由于小學生基礎薄弱,在學習時很容易出現錯誤,教師也可以籍此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糾正。再根據競賽成績對優秀學生進行肯定,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結合課文開展主題活動。
1、小學語文主題活動的簡介。為了豐富語文教學的模式,教師可結合課文實際內容開展主題活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教學效率,還要注重課上的教學氛圍,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主題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進而促進良好課堂氛圍的產生,要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的氛圍,愛屋及烏,那么使學生也愛上語文就不是難事了。
2、主題活動示例。本文就以《雨來沒有死》一文為例介紹主題活動的開展。針對《雨來沒有死》一文的內容,教師可開展以“中華小英雄”為題的主題活動,具體要求為:尋找那些為國家付出努力和汗血的少年英雄(方式不限,可以詢問家長、長輩或通過互聯網查詢);了解這些少年英雄的成長經歷;說出你想對這些小英雄說的話。這樣學生在尋找少年英雄的過程中就可以了解中國的過往歷史,并在主題交流鍛煉思維能力。不僅增強了他們對語文學習的熱情,而且也使得學生在完成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現代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立足在實際教學的基礎上,找到現代小學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平衡點。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入現代教學思想,用現代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斷的探索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參考文獻
[1] 田良臣,劉電芝.移情教學: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J].江西教育科研,2010(2).
[2] 郭華.“移情”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通訊,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