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鋒
【摘 要】計算機教學是中學階段最為重要的課程之一。目前我國單一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熱情低等因素嚴重影響計算機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這就要求教學相關工作者引入多元化教學策略,提高計算機教師教學水平,開闊學生視野,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的形成,從而提高中學計算機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中學計算機教學;多元化;教學策略;應用
隨著信息時代快速發展,計算機已進入現代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和角落,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學習和掌握計算機知識,成了現代人類的“熱門”學科。計算機學科對中學生來說,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發興趣,要使學生的自發興趣在時間和空間的考驗中成為永恒或更加高漲,就需要教師的智慧了。中學計算機課堂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但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學習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是我們不能把枯燥乏味帶給學生,要使學生們學習得有興趣,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因此,激發學生求知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目前中學計算機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中學計算機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大問題:第一,傳統教學方法僵化、單一;第二,傳統計算機課堂教學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偏低;第三,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中學生動手能力相對較差。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中學生計算機學習的熱情,不利于計算機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教學相關工作中必須尋找新的方法來改善這一現狀。多元化教學策略在這種情形下應運而生。
二、中學計算機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1)遵循實踐性和理論性相結全的原則。計算機科學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特別注重動手上機實踐。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重點應放在學生的上機操作過程,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掌握對計算機的使用。讓學生在上機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
(2)遵循娛樂性和知識性想結合的原則。計算機技術雖復雜、高深,但也充滿無窮的樂趣。計算機中的各種娛樂軟件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依據學生的心理特征,讓學生在娛樂中理解計算機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潛在因素,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被動”為“主動”、變“苦學”為“樂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學生親自動手掌握了計算機技術時,會感到莫大滿足和歡樂。
三、在中學計算機教學中多元化教學策略的特征
(一)師生角色的多元化
師生角色的多元化是指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不同的角色開展課堂教學。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教師扮演主講人角色,學生扮演聽眾。這種角色定位主要運用于計算機相關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
(2)教師扮演指引者,學生在計算機課堂中占據主導地位。這種角色定位主要運用于計算機操作課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動手能力。
(3)師生合作方式。這種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而且有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學環境的多元化
計算機是中學階段的新興學科,具有較強的時代性、前沿性和發展性。它既要求中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也要求學生熟練實際操作,因而必須重視計算機教學環境多樣化。
我國傳統計算機教學以課堂教學為主,主要教授學生計算機相關理論知識,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新課改為我國中學計算機教學帶來了一縷春風,多元化教學環境被廣泛運用。
(1)機房代替了傳統課堂。在機房中進行計算機教學,可以把計算機理論知識和計算機實際操作完美結合,從而使計算機教學達到預期效果。比如:一節課進行理論知識講解,接著下一節課進行計算機實際操作。這樣的課程開設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上節課的理論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計算機操作能力。
(2)重視校外課堂的作用。計算機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為日常生活和工作服務。因此,相關教學工作者可以組織學生參觀一些電腦公司或者圖像工作室,讓學生充分感受計算機知識的具體應用,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鞏固已學知識,同時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和熱情。
(三)教學方式的多元化
教學模式多元化是多元化教學的重要內容,有利于提高中學生計算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對中學計算機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至關重要。它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網絡課堂教學模式。計算機教師利用互聯網開始計算機網絡課堂,將計算機教學的重要知識點和難點制作成生動的視頻,上傳到互聯網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進行選擇性學習。網絡課堂教學模式不僅激發中學生計算機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游戲教學模式。它是指充分利用游戲的吸引力,極大程度的調動學生計算機學習的積極性。
(3)項目驅動教育模式即通過項目任務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斷探索和發現計算機的奇妙之處,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
四、中學計算機教學中多元化教學策略運用的重要意義
(一)形成發散思維的重要途徑
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是現代教學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內容,多元化教學策略是培養發散性思維的重要途徑。這就要求在中學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重視教學環境與模式的多元化,讓這些多元化因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促進中學生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的提高。比如:讓中學生運用自己所掌握的計算機相關知識,進行WORD、EXCEL操作,或者設計簡單的LOGO和電子海報等,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計算機學習的熱情,還能極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
(二)在中學教學中開拓學生視野的基本步驟
年齡因素決定中學生具有好奇心重、學習能力強的顯著特征。要想滿足中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渴望,我們必須擯棄傳統單一、僵化的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學策略。在中學計算機教學中,多元化教學策略應用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多了解課本外的知識,更深刻認識計算機的用途和實踐功能,同時有利于中學生了解和接觸最前沿的科技信息,豐富自身知識結構,開闊視野。
(三)提高教學水平有效方法
要想把多元化教學策略成功運用于中學計算機教學中,科技和理論創新勢在必行。這就要求相關教學工作者必須重視自身素質提高。如:定期進行綜合素質訓練、接受相關教學知識培訓。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先進性和創新性,從而全面提高中學計算機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四)素質教育的必然
新課改實施以來,素質教育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以考試為核心,以分數為導向,忽略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歷史。多元化教學策略的應用符合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要求,是開展素質教育的并經之路。
總之,計算機教學是中學階段最為重要的課程之一。目前我國單一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熱情低等因素嚴重影響計算機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這就要求教學相關工作者引入多元化教學策略,提高計算機教師教學水平,開闊學生視野,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的形成,從而提高中學計算機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計算機教育是本世紀末教育的關鍵,是實施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工具。通過計算機教育,可以讓學生理解科學技術在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使他們成為堪當重任的跨世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