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婭玲
【摘 要】情景教學是吸取直觀教學的有效因素,在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符合教學藝術的創造。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化改革的大氛圍下,情景教學已成為當下創新教學模式、激活教學課堂的有效途徑。本文闡述了情景教學在初中生物課中應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創設情景教學的幾種有效途徑,從而有效提高生物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情景教學
1情景教學的概念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
2初中生物應用情景教學法的必要性
初中生物學主要學習感性的、淺顯的、側重生命現象的基礎知識。而情景教學法作為一種情緒的教學,它能夠通過一些問題情景以及真實情景等的創設,讓學生通過實物、圖片的觀察以及實驗等方式更好的去理解所學的內容,并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去探索生物的奧秘,從而獲取更多的知識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利用情景教學,可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傳統的呆板、低效的教學模式變得生物、高效。其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再現生物情景,加強學生記憶
如利用生活實例、標本、模型等,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情景教學,從來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2.2設置問題情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適當的設置符合學生學習水平、形式多樣、有驅動力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索、聯想,達到設疑激趣的效果。
2.3創設實驗情景,培養學生的實驗素養
通過創設實驗情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的思維和實驗方法,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實驗素養。
3初中生物情景教學的方法分析
3.1運用實物創設情景,使教學知識直觀具體形
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自然實物、植物標本、動物模型、掛圖等實物創設情景,通過視覺沖擊、感官觸摸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學習。比如在學習“種子的結構”時,可直接準備如花生、大豆、玉米等種子作為實物標本向學生展示,并提出相關的問題。如“花生和玉米的種子有什么區別?”等來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學習,在實物觀察、思考討論的過程中掌握種子的結構及雙子葉植物與單子葉植物它們種子的主要區別。既讓學生掌握了知識,又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
3.2編制故事創設情景,讓學習過程生動有趣
生動的故事,可以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真菌”這一節內容時,可以用“許仙采靈芝新編”(由于靈芝不易尋找,許仙采靈芝耗時過久,沒能及時救回他的妻子白娘子)的故事來導入學習,然后用“許仙開辦靈芝種植基地”(許仙大受刺激,決定將所有積蓄用來開辦靈芝種植基地,培養出大量的靈芝以造福人類)的故事來展開學習。通過編制一系列的故事,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學習過程中牢固的掌握課堂知識,又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他們學習生物的熱情。
3.3開展實驗創設情景,引導學生積極探索
生物是一門實驗的學科,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也離不開實驗情景的創設。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教學的具體內容精心設計一些試驗,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實驗現象去發現實驗原理,從而更加積極地去探索生物奧秘,提高其生物學習能力。如學“呼吸作用”時,可設置一個探究“呼吸作用是否會產生水”的實驗,即用兩個密封的透明塑料袋分別裝煮熟種子和正在萌發的種子(等量的同品種),于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中放置一段時間,觀察小水珠的生成情況,讓學生在直觀的實驗現象中,得出“呼吸作用會產生水”這一結論。
3.4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使教學方法豐富多樣
在初中生物的情景教學中,多媒體手段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的生物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整合網絡資源,收集相關教學內容,如文獻資源、教學圖片、教學視頻等,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形式更加多彩。如在學習“血液循環”這一內容時,可以通過播放視頻《心臟的跳動》、《體循環》和《肺循環》,將抽象的血液循環知識直觀具體化,幫助學生掌握這一難、重點。
3.5利用問題創設情景,形成學習驅動力
初中學生思維活躍,喜歡通過回答問題的方式來展現自己。因此,在初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性的提出富于啟發性的問題,來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探索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比如在學習“鳥”這一內容時,可以設置問題“鳥有翅膀可以飛翔,但給人裝上翅膀為什么人還是不能飛翔呢?”來引入對“鳥適于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的學習。此外,在學習概念時,經常設置正反例問題來學習。如學習“生物系統”這一概念時,可以設置正例問題“一條河是生態系統嗎?”和反例問題“一條河里所有的魚是生態系統嗎?”來進行區分學習,進而掌握生態系統的概念。
3.6運用比喻創設情景,使教學內容通俗易懂
初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限,對一些抽象的知識概念往往難以理解。而運用生動貼切的比喻可以將抽象難懂的知識形象具體化,讓難點在生動的比喻中被輕松突破。如在解決“魚兒的呼吸為什么離不開水?”這一問題時,答案是離開水魚鰓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大大減少,魚因獲氧不足而死亡。但學生對這一答案還是難以理解,我在課堂分析的時候將魚的鰓比作人類的頭發,即頭發放在水中,每一根發絲都充分的與水接觸,而濕的頭發離開水則會黏在一起在成一大束,來幫助學生理解。
3.7運用游戲創設情景,寓教于樂
初中學生活動好動,活動參與積極性高。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運用有趣的游戲創設情境,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活躍課堂氛圍,發散學生思維。如學習“先天性行為”、“學習行為”這兩個概念時,可以開展“行為舉例大比拼”的游戲,讓學生在緊張刺激的游戲中理解掌握。又如在復習“動物的主要類群”這一知識時,可以開展“說特征猜動物”的游戲,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鞏固動物的主要類群這一知識。
總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打破傳統,積極探索各種教學方法,應當充分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科特點,通過實物、故事、實驗開展、多媒體、問題、比喻及游戲等途徑創設教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此外,情景教學最終是為教學服務的,因此在運用這種教學方式時,老師也需要處理好其與教學設計之間的關系,它在教學設計中不宜占據太多的教學時間,以免讓影響整場的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于曉明.初中生物教學中創設情景的方法分析[J].理化生教學與研究,2013,95:154.
[2]黃金菊.初中生物教學中情景教學研究[J].教學探究,2005,2:74—75.
[3]周家萍.情景教學在中學生物學中的應用[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1,15(7):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