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鳳云,鄭 郁(.廣東南方職業學院,廣東 江門 59000;.洛陽理工學院,河南 洛陽 4703)
?
略論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
姚鳳云1,鄭郁2
(1.廣東南方職業學院,廣東江門529000;2.洛陽理工學院,河南洛陽471023)
[摘要]當前,我國各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大體雷同,已嚴重阻礙了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我國各高校應認真學習中央相關精神及文件,明確各高等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重任,應進一步強化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和意識,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和評價,進一步充實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和設施,進一步活躍創新創業教育的活動和氛圍,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有更大的推進、提高和發展。
[關鍵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問題;對策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早已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一項主要任務提出以來,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又著重重申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國策,黨的十八大又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知識創新、傳播、應用和培養高層次人才的各高等學校,也早已開始積極地融入到創新和創新教育之中。2015年5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2015年12月14日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做好2016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更加明確了各高等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重任。據此,全國高校更應注重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普及、推進、提高和發展。
改革開放之初的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向國內介紹創造創新學。在上海交通大學,許立言教授首次為該校大學生開設創造創新課程。廣西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許多所大學也很快開設了創造創新類課程。現在,開設創造創新課程的高校更是無以數計。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許多大學還招收專業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國內,清華大學于1998年5月最先舉辦了第一屆創業計劃大賽,并率先在本科生教育及研究生教育中開設了“高新技術創業管理”課程及“創新與創業管理”專業方向。1999年,由共青團中央等有關部門舉辦的全國首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行。1999年6月國家頒布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2002年教育部在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大學開展了創業教育工作試點。2010年5月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2012年教育部發出第二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通知,對列入項目試點名單的高校給予資金等多方面的支持。2015年5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地制定了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總體目標——“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2015 年12月14日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做好2016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又明確提出,從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對全體學生開發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納入學分管理。這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意見和通知,使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具有了很明確的較高的教育地位。
(一)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和理解較滯后
目前一些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和理解還有些滯后。有些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不夠重視,忽視了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有些高校沒有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主流教育體系中的一部分,更沒有形成相對成熟的理論體系和框架;有些高校開設的相關課程嚴重不足,甚至,有的高校根本就不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即使是已經開設的課程,也存在授課和考查不夠嚴格的現象,常常是在匯報教育成果之前的臨時抱佛腳。這些均是對創新創業教育認識和理解滯后的體現。
(二)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和教法不完善
目前,有些高校基本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創新創業課程,此類課程并沒有在學校課程體系中體現出來;有些高校雖設此類課程為必修課,但多數卻只偏重知識的傳授,缺少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和創業技能的訓練;有些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沒有上升到理論學科層面,只停留在初級階段;有些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的方式單一,多以“職業規劃”“挑戰杯”等比賽的形式呈現、學生只是為了比賽而比賽。
(三)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和設施有欠缺
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在于師資隊伍建設。目前高校創新創業師資相對缺乏,數量與質量方面都有待提高與加強。多數高校的創新創業師資主要是來自于從事專業教學的教師,其創業經驗缺乏,多進行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薄弱。創新創業教育的設施也很缺乏。其教育實驗、教學設施建設比較滯后。多數院校還沒有建立起相關的實驗室和實訓室;其媒體教學也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其實踐基地較為欠缺,并多是以企業參觀等形式,缺乏實效性;其校企協作教學對多數院校來講還只是探索。
(四)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學生和氣氛欠活躍
目前,在一些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還沒有被調動起來。有關資料顯示,“大學生對創業的意愿普遍不強,有80%的學生對創業的態度冷淡,根本就沒想過要創業;只有11%的學生對創業的態度較強,表示有創業的想法。”多數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輿論宣傳不到位。雖然舉辦創新創業教育大賽形成一些氣氛,但校園創新創業教育氛圍還不夠濃厚,還未達到一定的活躍程度。
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5月4日發布的《實施意見》和教育部2015年12月14日印發的《通知》是改革、推進、強化發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及時雨”、“定盤星”、“發令槍”和“集結號”。為更好地促進我國創新創業教育有更大的推進、提高和發展,特提出以下對策:
(一)應進一步強化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和意識
良好的創新創業理念和意識是大學生掌握創新創業知識,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前提條件。為此,應明確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方面的責任,加大對教師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持力度,以使其能更自覺地去培養學生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理念和意識,進而,促進學生更多地參與創業實踐活動,最大程度地激發出其創新創業激情,盡快地提升其創新創業理念、意識與能力。
(二)應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和評價
課程體系是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所以,應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主要由以下三個層次構成:第一層次是面向全體學生,開設旨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激發學生創新創業動力的普及課程;第二層次是面向有較強創新、創業意愿和潛質的學生,開設旨在提高其基本知識、技巧、技能的專門的系列專業課程;第三層次是旨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際運用能力的各類實踐活動課程。對以上創新創業教育三個層次的課程,應按照教育部《通知》提出的“對全體學生開發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納入學分管理。”的規定具體加以實施。
高校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的同時,還應該建立一套自我評估機制。合理的創新創業評估機制,可以有效的體現出創新創業的效果,能夠清晰地了解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進程。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進度,也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潛能與積極性。
(三)應進一步充實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和設施
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核心部分。只有優質的教師隊伍,才能夠培養出富有能力的學生。所以,應進一步充實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高校應充分利用校內優秀師資和海外資深學者,杰出校友以及產業界領袖和創新創業實踐者,共同組建一支學術與實務相結合、創新與創業相結合的課程教授和創業導師隊伍。
高校還應進一步充實創新創業教育的設施。創新創業教育的設施包括創業服務大廳、創新創業展示中心、創業圖書室、創業模擬實驗室、創新實驗室等。高校應多方籌資,充實好這些創新創業教育的設施,以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的條件。
(四)應進一步活躍創新創業教育的活動和氛圍
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和氛圍是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因素。為此,一是應舉辦各類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如,邀請創新創業達人、行業精英作報告;邀請創新創業優秀學生與同學們交流;舉辦或參加各項創新創業類競賽等。二是應利用學院網站、微博、校園廣播、報紙、宣傳專欄、媒體等多種宣傳工具,宣傳學校的創新創業,形成強勢的輿論陣地,達到寓創新創業教育于校園文化建設之中,使校園形成濃厚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氛圍,以對學生思想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深入而持久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創新創
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EB/OL].黨政機關網,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2015-05-04
[2]教育部.關于做好2016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EB/OL].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chanye/2015-12-14/c_1117447608.htm,2015-12-14
[3]趙良君,孟趙,鄭錚.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與問題[J].教育與職業,2015(16)
[責任編輯:潘洪志]
[作者簡介]姚鳳云(1951-),女,遼寧桓仁縣人,廣東南方職業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管理科學系列學科。
[收稿日期]2016-03-11
[文章編號]1009-6043(2016)02-0161-02
[中圖分類號]G740
[文獻標識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