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友發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廣州 510225)
基于輸配電價改革的電網企業成本核算研究
齊友發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廣州 510225)
當前我國的電網企業的成本核算尚不夠健全,需要依據實際狀況加以改進。以正確核算輸配電成本為出發點,做好科學劃分輸配電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合理確定核算對象和步驟,嚴格區分并剝離與輸變配售無關的費用等基礎工作。
電網企業;輸配電價;輸配電成本;成本核算
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為了能夠形成符合我國實際國情的新型電力價格體系,開始實施全面改革,并且在深圳市開展了輸配電價改革試點。面對當前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尤其是輸配電價改革的新形勢,電網企業現行的成本核算體系已經不能適應。基于此,筆者準備以輸配電價格的調整與企業的成本核算為基礎,對電網公司的成本核算機制之優化進行探討。
2.1電網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
與一般商品生產企業的產品成本相比,有著顯著的特點。最為突出的一點是電力不具備保存期,在產生之后必須予以同步售出。就時間而言,電力產品在各環節的流轉不可間斷。基于電力產品的這種特性,電網企業在成本核算上沒有必要分出產品和產成品之間的明確差別。有鑒于此,在取得財政部門的認可之后,電力企業沒有采用一般企業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制造成本法,而是沿用1993年之前我國企業采用的方法——完全成本法。具體做法是,產品的整體成本當中不但含有直接成本與直接人工費用,而且還涵蓋了全部的制造費用、管理費用以及銷售費用等相關費用,只是把財務費用列入期間費用之中,當然也不單獨列示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
2.2電力產品成本的構成
電力產品成本構成與電網企業成本核算方法和經營過程相關。具體包括購電成本和輸配電成本兩大類。所謂購電成本,主要是指在購電過程之中,電力企業通過對外轉售其所生產的電力產品而購進電量需要的款項。依據購電成本來源上的差異,可劃分成水電、火電、從電網企業購電等各項成本。所謂輸配電成本,主要是在輸電環節,即從發電廠向供電區輸送電力的主干渠道或不同電網之間互送電力所發生的各種耗費。輸配電成本又可分折舊費和運行維護費兩類。其中運行維護費包括:材料費、修理費、職工薪酬及其他費用。
3.1成本項目設置不規范
電網企業的成本包括折舊費和運行維護費。運行維護費包括材料費、修理費、職工薪酬與其他費用等。按照這種劃分來設置成本項目,提供相應的成本信息至少存在兩點不足;其中一點就是項目的內涵不明確,項目之間區分不嚴格,界限有時會模糊不清。電網企業自2010年度起對過去輸配電成本核算的成本項目設置加以改進,不僅刪除了材料費、修理費等相關成本項目,而且還把檢修運維的成本劃分成自營材料費、外包材料費以及外包修理費等不同的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電力監管機構還是在使用固有的電力企業成本信息披露辦法,尤其是在各個項目的設計上還未加以調整變更。
3.2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處理不嚴謹
在現行核算方式下,電網企業沒有嚴格區分電網產品成本與期間費用,根據會計法規的要求,合理劃分期間費用和成本的界限。電網企業只是單獨核算和列報財務費用,而沒有單獨核算并列報管理費用和營業費用。現行的成本核算方法將非生產性費用計入成本,使得成本失真,國家電力監管部門無法獲取電網企業的與電力產品息息相關的、真實的成本核算數字,難以區分和管理類活動有關的期間費用。這樣一來,一旦電網企業的電價信息類依據不夠確定的話,也就無法明確相應的電價并進行監管。事實上,電網企業的電力產品生產和銷售同時完成,只是使營業費用和制造成本無法嚴格區分。
3.3成本計算對象不完整
目前,電網企業成本核算中設有“輸配電成本”科目,但沒有電壓等級進行分類而直接計入產品成本中,這與收入的核算不匹配。即在對成本進行核算分析的過程中,相關管理和監督人員可以對不同的電壓等級的收入進行核算、分析、考核,但沒有分不同電壓等級來核算、分析、考核與其收入匹配的成本。電力產品的存在形態具有特殊性,與其他產品的最大不同在于電力產品只有電能這個唯一的產品。這是因為電力產品難以進行保存,而且并無產品與半成品之差別。但是,就市場區分來說,主要可以分成大型工業購買者、普通工業購買者、商業購買者、城鄉居民購買者及農業生產購買者等。以上電力用戶對于電能的質量均有著各自不同之需求。針對用戶的不同需求,電網企業在售電環節提供了不同品質(電壓等級)的產品,這就為電力公司把輸配電時所產生的各項費用分成不同的電壓等級進行核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性條件和內在要求。
4.1完善成本核算的總體思路
基于深化國家電力體制改革、尤其是輸配電價格改革的和當前電網企業成本核算的現狀,健全我國電網企業成本核算體系的核心要求是全面嚴格劃分生產成本以及期間費用,將合情合理地測算輸配電成本作為出發點,為監管部門科學制定電價并進行監管提供有效信息,為企業加強成本管理提供基礎。其要點主要有兩點。①剝離與輸配售電業務活動沒有直接聯系的費用,作為期間費用核算。尤其是要注意電力產品的生產成本與管理費用的嚴格劃分和核算,其目的是正確確認合理電價計價基礎和計算與業務收入相匹配的成本費用,為正確計算業務利潤提供基礎。②以售電環節的電壓等級為成本計算對象,分別歸集和計算輸配電成本。
4.2科學劃分輸配電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在目前我國電網企業的成本核算系統當中,電網公司在將其在經營中所產生的除了購電成本之外的別的成本費用均列入輸配電成本這一科目之中,而期間費用當中只包括了財務費用,而未能分清那些是屬于生產成本的那部分費用,也未能確定輸配電成本應當加以核算的對象。如此一來,所核算出來的輸配電成本不僅不否真實,而且也無法對外部監管和內部管理起到應有的作用。完善輸配電成本核算,首先要將費用按是否有明確的歸集對象來進行區分,也就是把現有的輸配電成本劃分成可依據電壓進行等級區分的直接成本、可依據電壓等級進行分配的間接成本、和輸配電沒有直接關系的其他費用等。
4.3合理確定核算對象和步驟
4.3.1對輸電產品的成本實施分步核算及結轉
輸電環節的電力成本主要可以劃分為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等兩個組成部分。前者主要是指可計入到各種不同類型電壓等級輸電線路所產生的折舊費和材料費、修理費、直接人工,其發生時可以直接計入不同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后者主要是指雖然和輸電活動具有關系但是又不能直接計算到不同的電壓等級之中,需要依據相關的分配基礎以及分配率間接分配至輸電環節之中的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壓成本,而輸電成本則要結轉到下一級變電環節。
4.3.2對變電產品的成本實施分步核算及結轉
變電產品的成本主要包含了上一步所結轉進來的各項成本、這一步的直接成本以及相關的間接成本。從上一步結轉進來的成本主要有通過輸電直接轉進來的變電成本,上一級變電分配而來的某一電壓等級變電環節的成本。本步驟的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計入不同電壓等級的變電設備成本,即發生時能夠直接計入不同電壓等級,具體包括變變電設備的折舊費以及變電環節的材料費、修理費、直接人工:本步驟的間接成本包括與變電活動相關,但發生時則需要依據相應的分配基礎以及分配率分配至各不相同的變電類電壓等級,而變電成本則要結轉到配售環節。
4.3.3配售環節產品成本分步核算及結轉
配售環節產品成本本步驟的直接成本,本步驟分配間接成本,以及由上一步驟轉入的變電成本構成。本步驟的直接成本是指發生時直接計入不同電壓等級配電線路的折舊費和配電線路的材料費、修理費、直接人工;這一步的間接成本主要是和配售具有關系的但是在產生之后又無法直接列入前面所說的六個等級的,也就是需要分配到相應配售環節電壓等級的配售環節成本。上一步驟轉入的成本包括由變電環節直接轉入各該電壓等級配售環節的成本和變電環節按適當方法分配到此電壓等級的成本。
4.4嚴格區分并剝離與輸變配售無關的費用
4.4.1管理費用的界定
按照目前電網企業的組織架構,電網企業層級構成較多,如何界定管理活動有一定的靈活性。尤其是基礎供電單位的非輸配電的直接成本,有些可以明確為制造費用,作為生產成本中的間接成本,分配計入產品成本;而有些是作為制造費用還是作為管理費用則不是十分明確,需要有明確的界定。這樣便于將電網企業的管理費用從生產成本中進行嚴格的區分,并與輸配電成本進行合理分離。為維護輸電、變電、配電線路及其設備的正常運行,各個運行工區、線路工區都要發生材料費支出、人工工資和折舊等費用,這些費用是電力產品成本的當然組成部分。基層供電單位各職能部門,其職能是更好地實施管理電網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類管理活動,或者是為電網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性活動加以保障,其所產生的各項費用開支和輸配售電沒有直接的關系,所以理應列入管理費用進行統一核算。
4.4.2逐級核算和歸集管理費用
電網企業的各個層級的公司(分公司)都要應設置“管理費用”科目,電網企業在編制合并報表時,則要將下一級電網企業“管理費用”科目的發生額歸集至本級之中的“管理費用”科目當中,進而建立起電網企業管理費用核算歸集新體系。這就意味著基層的電網公司賬目中的“管理費用”科目只是核算本單位所產生的管理費用,而區縣級電網企業“管理費用”科目,不僅核算本企業發生的管理費用,而且還需核算歸集基層電網企業的“管理費用”。逐級核算歸集管理費用,使各級電網企業分層次進行輸配電計價和業績考評所以來的成本費用信息更加全面、客觀,有助于提高各級電網企業的管理水平。
電網企業現行成本核算體系,存在成本項目設置不規范、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處理不嚴謹、成本計算對象不完整等不足之處。電網企業應當以嚴格區分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正確核算輸配電成本為出發點,做好科學劃分輸配電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合理確定核算對象和步驟,嚴格區分并剝離與輸變配售無關的費用等基礎工作,為監管部門科學制定電價并進行監管提供有效信息,為企業加強成本管理提供基礎,促進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輸配電價形成機制,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順利進行。
主要參考文獻
[1]趙辰鵬,李云偉,張穎.輸變電工程全壽命周期管理[J].中國電力教育,2009(6).
[2]駱華,夏嵐.電網企業資產管理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17).
[3]劉盛.實施標準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J].電力技術經濟,2008(4).
[4]陳玨,何國軍,文厚萍.基于Maximo的電力企業物資管理系統建設[J].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2008(3).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003
F273.4
A
1673-0194(2016)20-0009-02
201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