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佩成
【摘 要】數學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在任何階段都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是一門有難度的學科。由于小學生正處在對世界形成有效認識和掌握基礎知識的關鍵時期,所以學好數學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當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現狀不容樂觀,有些問題急需解決。本文就結合本人長期的教學實踐來探討一下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現狀與看法。
【關鍵詞】小學生;學習;數學;現狀;看法
數學是一門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調理性、嚴密性、系統性、實用性等特點的課程,對于學生的思維方式有著較大的影響。小學生正處于培養其認知能力和思維習慣的關鍵時期,所以數學的學習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現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行和素質教育的提倡,“快樂學習”已成為眾多師生的追求,但是效果卻沒有預期的那么好。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所以對于小學生來說掌握數學課程里的學習內容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通過對長期在教學活動中對二年級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情況,我認為當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現狀有以下幾點:
1.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數學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效率提高了
小學生要求掌握的數學內容比較簡單,處于數學課程的入門階段,但是對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來說,這個階段的數學內容也比較難掌握,畢竟涉及到小數、分數和四則運算等內容。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課堂上的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不是主動去探索知識,其課堂效率就因人而異了,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老師在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學習效率有所提高。
2.小學生認知能力和掌握能力較低,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1)由于數學課程本身的特征,小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學生缺乏學習數學的動機。數學這門課程具體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嚴密性和實用性,所以對學生的認知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二年級的學生學習起數學來比較吃力,例如:學習99乘法表時,需要學生盡心心算和珠算,這就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數學基本知識,還需要學生有一定的運算能力,學生在一開始學習遇到困難后就不愿意學習數學,對數學缺乏學習興趣。
(2)傳統的教學方法缺乏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通過走訪調查,我發現在小學生的數學課堂上,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講授方法,缺乏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和動手能力、實驗能力的培養。
(3)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采用“題海”戰術,缺乏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實驗能力的培養。在數學內容講解時,數學老師在講解新課內容時應結合學生的身心特征進行教學,不能以成人的視角來看問題。雖然“熟能生巧”,但是大量的練習會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厭倦情緒。
二、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幾點建議
數學在小學課程中是一門重要的課程,但是在新課程改革中提倡素質教育的大時代背景下,數學課程不能一直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特征進行開發式教學,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動手動腦,不僅學習了理論知識,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1.從學生自身來講,認識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數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學生自身要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要及時向老師同學請教,不斷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從而享受收獲的成果。學習興趣是學習效率提高的關鍵,所以家長和老師應積極配合來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2.從老師方面來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教師不僅僅是教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還應教給學生這些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應如何運用,特別是數學這種實用性較強的學科。
(1)采用“游戲化”教學方式。小學數學知識處于數學的基礎階段,教師可以采用“游戲化”教學,將數學知識與游戲結合起來。例如:在學生掌握九九乘法表時,采用“乘法接龍賽”,一方面,符合二年級學生學習的身心特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與應用。
(2)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師在講授知識時中應立足于教學實踐,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征,并勇于創新,使案例與時代相結合,便于學生的掌握和理解。時代相結合,便于學生的掌握和理解。新課程改革倡導“雙邊教學”,即在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情況下,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案例實際時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通過案例教學要使學生理解、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并學會“舉一反三”地解決問題。
小學生正處于認知能力形成和思維方式培養的關鍵時期,學生應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教師應竭盡所能將自己的知識更好地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更高效地掌握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以上內容都是本人在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希望對各位老師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