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獲得感表示獲得某種利益后所產生的滿足感或幸福感。目前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大學生的獲得感不足的現象較為普遍,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學生多樣化和個性化的英語學習需求未能得到很好的滿足。在當今互聯網時代,可以通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為大學生提供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源、多樣的英語學習環境以及精準的英語學習服務,以便增強他們的獲得感。
【關鍵詞】獲得感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大學生 互聯網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慕課時代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 (2015JSJG466)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1-0091-02
1.獲得感的提出及其內涵
獲得感一詞源自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的講話“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1]。獲得感表示得到某種利益后所產生的滿足感,也表示人民群眾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2]。獲得感雖然是一種主觀感受,但是卻以客觀獲得為基礎,有獲得才有獲得感,獲得感是指在獲得具體的利益之后所產生的滿足的、幸福的感覺。實施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增強大學生的獲得感,就是要通過改革讓大學英語學習者在獲得英語知識和技能之后,產生更多的愉悅的、滿足的、幸福的體驗或感受。
2.實施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增強大學生的獲得感的原因
目前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大學生的獲得感不足的現象較為普遍,例如大學英語學習費時低效、聾子英語、啞巴英語、中式英語等問題屢見不鮮,大學生大學英語學習的收獲不足、獲得感不強的現象司空見慣,其主要原因在于當代大學生多樣化和個性化的英語學習需求未能得到很好的滿足。在當今互聯網時代,實施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增強大學生的獲得感,能夠提高大學生大學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針對性和質量,提升大學英語教學的效果和滿意度。
3.實施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增強大學生的獲得感的路徑
在當今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實施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增強大學生的獲得感,可以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為大學生提供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源、多樣的英語學習環境以及精準的英語學習服務。
首先,需要為大學生提供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源。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喜歡接觸新的學習資源和模式,在優化傳統教學資源打造高效課堂和校本課程的基礎上,需要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和信息化,需要補充、開發、整合與共享慕課、微課、翻轉課堂、手機課堂等各類優質教育資源和教學模式。教師需要公平合理地向大學生提供各類海量的與時俱進的教學資源和內容,同時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充分發揮和利用各類課程和資源,充分吸引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大學英語學習的實際獲得,繼而使他們在大學英語學習中感到愉悅、產生滿意或幸福的感覺。
其次,需要為大學生提供多樣的英語學習和實踐體驗環境。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有較強的表現欲望和參與意識,大學英語學習既需要多樣的課內外英語學習環境,例如傳統的英語教學課堂、英語課外實踐體驗活動等各類現實的英語學習環境,同時又需要基于互聯網的互動交流和學習社區等虛擬的英語學習環境。課內和課外需要相互結合,課堂以內教師需要為學生創造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和環境,鼓勵學生更多地分析知識產生的過程;課堂以外則需要為學生設計豐富的英語學習實踐活動,例如英語角,英語演講大賽,英文演唱比賽,英語模仿秀,英語文化節等。同時還需要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相結合,可以利用互聯網創造寬松和自由的環境,鼓勵學生積極融入和體驗虛擬的英語學習環境。幫助大學生在課內和課外以及虛擬和現實相互補充的多樣化的英語學習環境中,開闊他們的視野,鼓勵和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不斷提升他們的實際獲得,有意識地增強他們的參與感、體驗感、收獲感、成就感和滿意度。
第三,需要為大學生提供精準的個性化的英語學習服務。互聯網時代,英語學習資源提供方式和環境的變化,帶來的是教育服務的變化。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大學生可以及時精準地記錄他們英語學習的痕跡,滿足他們個性化的自主學習需求。大學生可以借助互聯網資源和工具(例如海量豐富的網絡資源,以及QQ、微信和在線答疑系統等即時通訊工具)方便快捷地解決他們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信心,讓他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自主成長,獲得自主學習的快樂,提升他們的自信感、滿意度和幸福感等積極的心理感受。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教師可以為大學生提供精準的在線教育服務,可以兼顧到每個學生的成長,對學生的問題做精細化的診斷,可以根據大學生英語學習的需求不斷調整服務的精細化程度,優化對大學生個體的精準服務,為他們提供及時的個性化的支持,實現精準的在線診斷、輔導和答疑等,以增強學生的實際獲得,提升他們的獲得感。
4.結語
通過實施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可以讓大學英語學習者獲得多樣化的英語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以及個性化的英語學習服務,從而滿足他們大學英語學習的實際需求,使得他們在獲得更多的英語知識和能力之后產生更多的滿足的、幸福的體驗和感覺,擁有更多的獲得感。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科學統籌突出重點對準焦距讓人民對改革有更多獲得感[N].人民日報,2015-02-28.
[2]《咬文嚼字》編輯部.2015年度十大流行語 [J].中學生閱讀 (初中版), 2016, 04:20-21.
作者簡介:
袁春波(1980—),男,江蘇贛榆人,淮陰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