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翠青
摘要: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是一項細致的長期的教學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幾項工作,還要注意做好學生的輔導工作。課堂上,通過學生回答問題,口算、板演、或書面作業,要及時地發現學生在計算中出現的問題,并加以解決。
關鍵詞:小學數學;加強訓練;提高能力
“沒有訓練就沒有能力”,這是跟隨馬芯蘭老師在數學教學改革實踐中的深刻體會。我們所說的訓練,是?指師生在課堂上的雙邊活動。這種活動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到兩點:一是深鉆全套教材,將每一課的訓練內容,都置于知識整體結構之中;二是全面深入地了解班級中每一位學生的知識水平,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的進度設計出訓練的內容。
一、培養學生計算細心、認真的好習慣
學生在計算中常會出現這樣一些錯誤:看錯抄錯題目;列豎式時數位沒對齊;計算時不打草稿;一位數加、減、乘、除計算錯誤導致整題錯;做作業時思想不集中;做完題不回頭檢查等。這些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那如何讓學生細心呢?
1、教師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師的板演,批改作業的字跡、符號,一定要規范、整潔,以便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善于總結經驗,歸納方法。比如我教給學生計算的檢查方法是:一對抄題,二對豎式,三對計算,四對得數。審題的方法是兩看兩想。即:先看一看整個算式,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應如何計算;再看一看有沒有某些特別的條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簡便方法計算。不要盲目地進行簡便運算,避免將?15+5?×(1?-0.5),錯誤地算成20×(1?-0.5)。
3、加強口算訓練。學生做計算題的速度及正確率與每個學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我們注意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口算練習,基本上采用聽算和看算訓練。持之一恒,學生計算速度和正確率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
4、教育學生養成驗算習慣。數學教學應當培養學生作業認真、仔細,書寫整潔、格式符合規定,對計算結果自覺檢查等學習習慣。我們要要求學生作業完成后要作自我檢查,復核或驗算。?
二、加強對學生的數學閱讀訓練
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主要就是在進行練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得到強化。
1、在對數學教材的閱讀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在小學數學的教材學習中,老師要引導學生讀出教材和題目中關鍵的詞字句以及未知數,這樣學生就能找出教材以及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和關鍵點,集中的解決問題。尤其是在進行幾何圖形的閱讀時,要引導學生對圖形的性質以及特點進行分析,并讀懂圖形語言和圖形關系,在弄清圖形本質的情況下進行題目的解答。
2、在習題練習中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在進行數學練習時,要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仔細的閱讀,找出已知數以及未知數,弄清兩者之間的關系,找出解題的突破口,同時要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題思路和方法的確定。
3、在對知識進行總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在每一個單元和章節學習完成后,要引導學生對教材進行全面的閱讀,然后讓學生進行知識的總結和概括,形成自己的數學知識網絡和閱讀方法,這樣就能促進學生不斷的進行數學知識的閱讀,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三、利用教學知識特點,進行變式訓練
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一環。在數學習題中,絕大多數是條件完備、結論確定,形式嚴謹的題目,基本上都是為了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引導認知結構進一步深化而設計的。這些題目往往容易使學生產生以死記硬背代替主動參與,以機械模仿代替開發智力。這就制約了學生創新思維品質的發展。如果適度地進行變式訓練,將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品質的超常發揮。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改變條件、改變問題、解題方法多樣化等教學手段達到培養學生創新品質的目的。訓練題可由教師精心設定,也可將原習題加以變化,有層次、有針對性,使不同學生都能思考,讓學生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智,獲得正確全面的結論。
四、加強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1、教育觀念的更新,明確教育目標。作為教師教學中的思想意識,教育觀念決定著教師的教育行為。現代社會,知識在不斷的更新,人們已經沒有辦法去掌握所有的知識。學會適應社會、適應時代,學會終生學習、學會生存是學習的主要任務。數學教師要明白自身的責任,自己的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做到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要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思維能力。
2、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素質。教師素質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課程改革的成敗。教師的思想素質,業務素質與課堂教學改革有著密切關系。教師工作性質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思想素質。
3、逐步加強數學教師隊伍的建設。逐步加強對學校本身的研究,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構筑優良的教師共同體。要充分發揮小學數學骨干教師的示范、引導作用。加強對小學數學教材教法的研究,加強教師們對教學的反思能力,提高數學學科教研活動的質量,提高教師的數學專業素養和理解把握教材的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次在校本教研上,不讓其僅僅局限于學校的內部,而更應強調的是合作,從個體轉向團隊,由競爭轉向合作,進而打破自身的局限,使本校數學教師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進而確保我國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4、改變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主體。教師們不要僅限于把所知道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努力做到“授之于魚”。在傳承傳統教育方式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教師們要努力通過恰當的引導方式培養學生的思考、求知、求真等方面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是一項細致的長期的教學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幾項工作,還要注意做好學生的輔導工作。課堂上,通過學生回答問題,口算、板演、或書面作業,要及時地發現學生在計算中出現的問題,并加以解決。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分析錯誤原因,找出錯誤規律教師要善于做計算教學的有心人,采取多種方法調動學生計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便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只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