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
[摘要]社會的現代化發展,使現代大學制度改革的進程得以進一步深入,其舉措的驅動力即在于為了更好地滿足當前社會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對人才要求的越發多元化。以我國高職院校的發展定位來看,建校的目的在于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應用型人才,然而多方面的因素導致社會對高職院校的認識始終停留在角落,高職院校也由此難以受到社會的廣泛認同。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環境縱深發展的新時期,高職院校得以重新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在現代大學制度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制度建設亦擁有了新的參照,并且逐漸成為了促進高職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將以此為出發點,淺談現代大學制度視角下高職院校制度建設的保障,以期能夠為進一步推動我國高職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出綿薄的一己之力。
[關鍵詞]現代大學制度;高職院校;制度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13-000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02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追溯現代大學制度的起源可知,其始于歐洲國家,后來發展到美國之后,在美國教育體制的推動下得以成型,成為了現代大學管理與發展的重要準則和指導。縱觀西方國家的現代大學,其中對于職業院校的接納度始終較高,職業院校也因身處教育領域且擁有著平等的教育地位而建立并完善著現代大學制度;相比之下,我國的高職院校卻長期未曾得到應有的重視,直至高等教育大眾化時期開始,高職院校的社會地位與教育層次才有了一定程度的上移。時至今日,高職院校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中的定位正在逐漸升高,國家與教育部一系列相關政策的扶持均為我國高職院校的發展提供著廣闊的空間。在此基礎上,只有高職院校進一步明確自身的發展定位,迎合現代大學制度的發展趨勢加大對高職院校制度的改革創新力度,才能為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并提供更強勁的動力。因此,基于現代大學制度探討高職院校制度建設的方向對于推動我國高職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現代大學制度概述
現代大學制度即是推動大學現代化發展的制度約束,宏觀視角下的現代大學制度涵蓋了整體大環境下的辦學體制以及政府與社會和大學之間的關系;而微觀視角下的現代大學制度則主要指的是大學內部的各項管理細則。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始終遵循著政府行政約束而發展,內部的治理結構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行政權力的干預。這樣的體制逐漸形成一種慣性,決定了大學內部管理實效性的走低,即行政權力壓制了學術權力,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只有打破傳統高校治理體制的束縛,才能落實高校的學術管理模式,為高校創設良好的環境風氣。
一方面,現代大學制度的根本特征在于學術自治。促進學問的研究、融合與創新是現代大學發展的邏輯基礎,而所有關于學問的相關知識均掌握在教授的手中,因此要想推動學問的發展進而實現高校的價值,則有必要構建高校的學術權力,并將該權力作為重要的基礎來促進高校學術的自治。在此過程中,行政權力的干預固然不可缺少,但應起到的作用主要在于制衡而非主導。關于學術權力的解釋,可以概括為是學術權威,當代高校的構成主要是以學科專業為核心,相比之下,行政權力對于學科專業的感知顯然遠遠不及學術權力,因此學術權力往往具有著更高的自覺性。然而高校的學術自治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其學問研究的價值,因此應當嚴格遵循服務社會的原則與目標。
另一方面,現代大學制度的特定要求在于制定并實施科學化管理。現代大學作為一個龐大的組織,發展的目的主要有:培養高級專業人才、研究學問、服務社會各科學領域。為了滿足現代大學的發展目標,亦對高校內部的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首先,社會對當代高校的期望度越來越高,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普及卻又進一步加劇了高校辦學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因此高校有必要通過戰略管理理念的調整促進辦學實力的提升;其次,現代大學承擔著學問傳承的重要使命,只有全面強化質量管理水平,才能確保教學質量與科研質量;第三,在教育產業化的形勢下,現代大學亦開始重視經濟效益,因此,現代大學應當改善資源管理質量以平衡資源的投入與產出,并將有限的資源催生出更大的效益;第四即民主化管理,只有調動更多的力量參與到高校的管理當中,才能推進高校的現代化發展。
二、現代大學制度視角下高職院校制度建設的保障
根據現代大學制度相關理論可知,現代大學制度的建設實為促進高校環境建設與教育科研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領域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借鑒現代大學制度精髓對高職院校制度進行突破性創新建設實為與時俱進全面發展的必然趨勢。綜合現代大學制度要求來看,拋開宏觀意義不談,僅以促進高職院校的內部管理來看,高職院校只有構建相關制度,并嚴格落實依法治校與加強民主化建設為高職院校教育質量的進步提供更堅實的保障。
(一)堅持依法治校方針
現代大學制度的建設最基本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為校內各項管理提供保證,并通過管理政策的執行為高校秩序的穩定與風氣的健康起到應有的保障作用。據此,高職院校制度的建設亦應當遵循此原則,切實對高職院校的管理者以及全體師生提出全面的嚴格要求,即對于校園各項管理政策的出臺與執行均需要以法律作為標準,嚴格貫徹《職業教育法》與《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確保高職院校制度建設的合法性。從此角度來看高職院校制度建設的目標,本文認為可以歸結為幾個方面:第一,依法協調學校同政府之間的關系;第二,推動高職院校辦學自主權的提升;第三,將校內管理制度全面實施民主化;第四,提升高職院校各項事務與關系的處理和協調能力;第五,將高職院校的管理和運行全面實施制度化。總而言之,現代大學制度視角下的高職院校制度建設必須要保證全程堅持依法治校,明確相關制度的出臺與完善均能夠同法律層面的相關規章制度相吻合,在此基礎上,正視高職院校的發展定位,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并迎合不同時期教育改革的不同形勢,致力于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并切實關注到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以此來推動現代大學制度在高職院校當中的深化,并形成高職院校制度的獨有特色,融為一種機制,彰顯其價值。
(二)強化民主政治建設
社會發展至今,民主政治建設已經成為和諧社會視域下的一大要務,高職院校民主制度的建設,并不僅僅是為了迎合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要求,更是強化高職院校治理質量的必要舉措。簡而言之,高職院校民主政治建設的是指就是通過黨內民主化的發揚促進高職院校內部各項規章管理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從而更好地作用于高職院校治理。
客觀地講,高職院校作為一個較大的系統,黨內民主化建設的涉及面相對廣泛,復雜性較高,只有依靠高職院校制度的創新建設,才能有效理順高職院校黨內民主化建設的頭緒。本文認為,一方面應當將民主集中制原則在高職院校內全面貫徹,高職院校的領導核心隸屬于黨委,辦學目的與辦學宗旨均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因此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切實明確發展目標;另一方面,應當結合時代發展的新形勢更新高職院校的管理理念,重視高職院校內部黨務隊伍的建設質量,密切聯系高職院校的黨群關系,確保拉動更多的職工干部積極參與到高職院校管理當中。如此才能進一步促進高職院校制度建設的實效性和可行性,為制度的實施提供更多的民主化保障。
三、現代大學制度視角下高職院校制度建設的發展
高職院校制度建設以現代大學制度作為依據,實為推動當代高職院校創新管理的重要舉措,更是促進我國高職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綜合以上兩方面的分析之后本文認為,我國高職院校制度建設的未來,應當重點關注兩大方面的發展動向。一方面,應當通過多元化的有效創新培育并完善高職院校制度文化。具體而言,高職院校應當充分結合自身的管理理念與辦學思想,在校長與黨委的共同領導下對高職院校內部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進一步創新,深化現代大學制度的貫徹,將管理制度體系發展成為以人為本且科學規范的體系,以推動高職院校辦學目標的實現;另一方面,迎合我國高職院校管理體制改革的大方向,在校長負責制的引領下堅持黨委領導,創立并完善領導決策機制,確保相關制度的科學化與民主化,如此才能真正發揮出高職院校制度的價值,為高職院校管理工作效率與效能的提高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四、總結
綜上所述,社會經濟的發展,實現了當前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現代大學制度應用至今,已經成為了當前高等院校的重要管理依據。長期以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我國高職院校的地位始終難以提升,伴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近些年高職院校亦加大了改革的力度,旨在通過有效的改革進一步提升在教育領域中的地位,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基于此,高職院校制度緊隨現代大學制度而至善其身成為了必須之舉,只有堅持依法治校與民主建設才能為高職院校制度的貫徹與執行提供更堅實的保障,從而推動我國高職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責任編輯:封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