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芳
摘要: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數學的學習興趣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條件,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習的興趣和對新知識的渴求,是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前提條件。
關鍵詞:初中數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數學的學習興趣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條件,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習的興趣和對新知識的渴求,是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前提條件。
一、學習數學語言,培養數學興趣
數學語言是最簡潔的通用語言。在眾多的科學語言中唯有數學語言是一切科學都使用的語言,它超越了學科界線,在一切領域中發揮作用。數學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它是精確、簡約、通用的科學語言。它用最少量、最明確的語言傳達最大量,最準確的信息;用最抽象最概括的語言傳達普遍存在的矛盾、規律,絕沒有含糊不清或產生歧義的缺點。正因為如此,數學語言成為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唯一通用的科學語言。因此,在數學教育中就很強調數學語言訓練。通過對數學語言特點的介紹、學習,培養同學們對數學的興趣。
二、進行情感交流,促進自主學習興趣
良好的師生關系會產生好感效應。初中生的情感容易在行動中反映出來。如果一位學生因受到某位老師的斥責而產生畏懼感,那么,他對該老師所教的學科是不會感興趣的;反之,若一位學生因事受到有關老師的表揚和贊賞,那么他會喜歡這位老師而喜歡該老師所教的學科,而積極主動的學習。所以老師在教學中,在與學生交談中,應加強與學生的感情交流,增進與學生的關系,親近他們,愛護他們,對學困生采取少一點“威嚴”,多一點“親切”的方法,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意在教與學中產生和諧的共鳴,也能增進相互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系和活躍的課堂氣氛中由喜歡“數學老師”而喜歡“學習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學習興趣。
三、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當今信息化社會中,計算機和網絡已經深入到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地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通過黑板、投影片、教具模型等媒體展示各種信息,多媒體教學是通過計算機處理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視頻和音頻等多種教學信息,把教學內容有機的整合起來,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多種感官并用,提高對信息的吸收率,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利用計算機進行課堂演示,通過精心設計的動畫、插圖和音頻等。可以使抽象深奧的知識以簡單明了、直觀的形式出現.縮短了客觀事物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好地幫助學生思考知識問的關系,促進新的認知結構的形成。計算機的動態變化可以將知識有機結合起來,把運動和變化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由形象的認識提高為抽象的概括,這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多媒體信息技術運用可以達到克服某些與教學無關的干擾的目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和保持.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四、培養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樹立創新意識
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人的大腦處于活躍狀態,能夠最有效地接收信息,使學生自覺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學習中。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采取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的內在動力。如:在教學幾何課時,可采用直觀演示法、動手操作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讓他們動腦、動口、動手,讓學生自己擺一擺,畫一畫,在實際操作中驗證結論,啟迪他們的創新意識。還可以開展一些活動如數學操作大賽、數學笑話晚會、邏輯?故事演說等,鼓勵學生聯系實際,找準生活與數學的結合點,培養創新興趣。又如:在教學“統計與概率”時,可以讓學生思考:為迎接校慶活動,學校準備購買一批運動服,應怎樣合理地購買各種型號?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學生要對學校每一個同學穿衣的尺寸進行調查,然后整理成數據,根據數據得出購買數量。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會加深對統計與概率基本知識的了解和掌握。要引導和鼓勵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和原理去觀察身邊的現象,盡量把生活實際中的問題聯系到課堂教學中,再把數學理論與應用到生活中,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維持他們長久的創新興趣。
五、在享受成功的快樂中,鞏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告誡教師:"請記住,成功的樂趣是一種內在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時時學習的愿望。請你記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力量消失,缺乏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十次說教不如給學生一次表揚,十次表揚不如給學生一次成功。每個學生都愿意學有進步和獲得成功。
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應多給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提問較易回答的問題,采取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的方法。即以多數學生跳一下就可以達到的水平為教學起點,將教學目標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則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把學生的挫折感降到最低限度,使學生有能力自覺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注意發現學生每一次的點滴進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閃光點,都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形成樂學的氛圍,在每個目標層次做到快速反饋,激勵評價,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如果學生能以極高的熱情,較大的興趣來探究、體會數學的魅力,以極其慎重的態度去感悟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我想我們的數學教學將變得就更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