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萍
摘要:隨著新課標理念的提出,人們越來越重視小學教育。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基于新課標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探究現代化的教學形式,逐步實現創新教學,優化語文教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探索
針對小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增加語文教學中的趣味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開展創新教學是進行現代化教學的重要手段,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還能通過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達到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一、小學語文的教學原則
1、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教師應切實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自己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2、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其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不同,導致其學習能力也存在著差異。小學語文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尊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和性格差異兩方面。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開展教學活動,發揚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提高教學趣味性。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小學生學習的特點,提高教學中的趣味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將教學游戲與語文教學相結合,增加教學趣味性。一方面,活躍課堂氣氛,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創新教學形式,優化語文教學課堂。
二、激勵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人類本質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賞識。清代學者顏元也說過:”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這都是 講贊揚欣賞的激勵效用。贊賞是廉價的,也是無價的。同學的掌聲,老 師的贊揚,小小的獎品,都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課堂上筆者采用多種表揚方式:或用贊許的口吻――”你說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 象力真豐富!”;或用親切的動作――拍拍肩膀,輕 輕一點頭,微微一笑?”每節課筆者盡量多贊賞學生,不光贊賞一個兩個,而是贊賞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虛偽的應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實實在 在的。有了贊賞,學生在學習中就能 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課堂氣氛活 躍,學習效果好。可以說,贊賞出創造力,贊賞出學習興趣,贊賞出進步的學生,贊賞出有特點的學生。通過贊賞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 激發了創造熱情,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能力養成 起著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及方法上的優良行為,還要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蘇霍姆林斯基提醒我們 教育工作者:”請記住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精 神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
三、以豐富的想象激活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作品的意義是讀者通過閱讀活動發掘出來的,作品未經閱讀前,只是向讀者提供了一個多層次的結構框架,其間匿藏著許多值得思考的”空白”,有待于讀者發現、填補、去闡析。而這些”空白”的填補正式讀者閱讀活動中不可缺的、被激活了的思維元素,從而架起一座溝通作者與讀者情感的橋梁,使讀者對作品的意義達到了個性鮮明的理解,逐步深入,進而嘗到成功的快感,內化為自覺地行為。此時被激活的思維填補了一個個”空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拓寬了學生想象思維的空間。
四、情景創設,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
在新課改的要求中,課堂教學應當加強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時,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走入語文學習的情景中,發散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語文教材的涉及面較廣,教師可以選擇恰當的切入點。例如一些故事性、情節性比較強的課文,教師可以依照學生的特點,展開相關話題的探討,讓學生感受文章中的語境和情境。
在多媒體教學廣泛應用的今天,教師可以利用的素材是豐富多彩的。許多資料都可以在網上找出。而且通過多媒體的放映,學生對課本中的內容會有著更深刻的理解。但是多媒體的應用應當把握好度,因為有時候它會過多分散學生注意力,反而不利于教學。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上課內容來自由選擇教學地點,并不一定要將學生拘于教室里。比如帶領學生參觀動植物園和博物館,感受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在切身的體驗中讓學生懂得語文。要讓學生明白,語文不僅僅是存在于書本中,更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生活里處處有語文。
五、大膽質疑,激發求知欲
因為創造的起點是從問題開始的,所以,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我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過是喜歡尋根問底地追求問題罷了。”因此,要想獲得成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刨根問底的提問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前提條件。當今的課堂教學,教師應該鼓勵、啟發學生主動求知,學會提問問題,應該作為現今課堂教學的導航。教師應重視啟發學生對任何問題都保持疑問的態度。例如,在講到《雨中》這篇課文時,教師先讓學生熟讀這篇課文,讓學生看黑板上教師書寫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問題。如果教師這樣做的話,既能夠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而且又能夠增強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例如,”在雨中發生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情?””雨中的人物有誰?””事情為什么恰巧發生在雨中?”……通過學生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可以知道學生對哪方面問題比較感興趣,對哪方面問題還不夠重視,這樣的話就可以使教學有的放矢,增強教學的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