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韻航
摘要:體育游戲是集娛樂與健身于一體的一種綜合性運動,它包括促進身體發展的活動性游戲和與各項運動密切相關的專門性游戲。在體育教學中,根據課的內容和任務及其結構特點,恰當、合理地運用體育游戲教學,可以更好、更快地使學生掌握動作技術,完成課的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體育游戲;體育教學;有效結合
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以身體練習為內容,以游戲活動為形式,以發展身心為目的的一種體育鍛煉方法。它具有鍛煉身體,發展智力,陶冶情操的作用。通過體育游戲教學,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能力,使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方法,提高自我鍛煉的能力。通過游戲教學滲透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經常有人講現在的學生上體育課是“身順而心違”。其實,學生并不是從內心討厭體育活動或體育課,而是對一些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教的內容、方法感到枯燥厭倦甚至反感。那么如何使體育課吸引學生呢?而游戲就是最好的良藥。我們又該如何將體育游戲與體育教學有效的結合呢?
一、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意義
1、游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游戲既容易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更容易讓學生從中學到知識,得到鍛煉。在體育技術技能教學中,正確運用游戲法,可以改變單一枯燥的練習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變化的情況下強化動作技能,促進動力定型的形成。例如:籃球教學中“一人運兩球”、“活動籃筐”、“投籃晉級”等游戲將對籃球的基本技術游戲化,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這樣更有利于掌握動作技能。
2、游戲可以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素質。體育游戲的教學除了能發展學生的體質、培養活動能力以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傳授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游戲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然后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之下,把知識和技能傳輸給學生,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接受和消化。例如在游戲“打龍尾”中,學生在開展游戲之前,必須先學會控制球和傳球、接球,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之下,很容易就會學會怎樣控制球和傳球、接球,此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很強,興趣也很濃烈,學起來當然得心應手。
3、體育游戲可以培養良好的道德作風和意志品質。學生的青少年時期,正是他們學習和與人交往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可塑性較強,但是如果教育引導不當,養成了不良習性,則很難改正,體育教師應在體育教學中應貫徹集體主義教育。課堂教學游戲中大多以集體性游戲為主,集體性游戲多屬于競賽性或對抗性活動。培養良好的道德作風和意志品質,主要是通過在游戲的過程中來培養的。例如在“穿城門”游戲中,教師的目的就是要培養游戲者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所以說,體育游戲是一種加速青少年社會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1、體育游戲在準備部分中的運用。運用體育游戲進行準備活動的目的是使學生能通過準備活動表現出良好的身體機能狀態和心理狀況,從而使興奮性調節在一個適宜的狀態,因此教師在組織游戲時一定要有效的控制和調整。體育游戲在準備活動中的正確運用,應緊緊圍繞其目的,有選擇地穿插運用。掌握游戲運用的時間,要適可而止,在運用游戲時既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身體各器官系統興奮適當,又不能活動過度使身體機能下降產生疲勞,讓學生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進行基本部分的學習。
2、體育游戲在基本部分中的運用。基本部分的教學是學生鍛煉身體,學習知識技能,培養思想品德的過程。在基本部分運用體育游戲時,選擇合理的游戲形式,既能改變單調枯燥的練習形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又能起到輔助的作用,還可以加快動作技能的形成和掌握并提高教學的效果。動作技能的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學習者良好的機能和心理狀況是動作技能形成的必要條件,體育游戲在這一環節中的運用,可以改善教學氣氛,使單調、枯燥的練習變得生動,活潑,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運動技能的形成。一般來說在動作技能形成的“泛化”動作階段,不宜采用游戲法,讓學生能在相對固定的條件下熟練地完成動作,提高動作自動化程度和機體工作能力,建立動力定型。
3、體育游戲在教學結束部分中的運用。結束部分的放松活動是體育課的一個重要環節。為了盡快消除運動疲勞,使學生上課時高度興奮的情緒平靜下來,并將身體各組織器官由緊張運動狀態逐漸過度到相對靜止狀態。體育游戲對于心理、機體的放松具有獨特的功效。以健康有趣,協調放松,輕松愉快合為一體的游戲性放松活動,能轉移大腦皮層運動神經的興奮,使運動器官得到放松與恢復,使人恢復較好的身心狀態。
體育課教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體育游戲的運用需要教師的理解和掌握。我堅信把體育游戲正確、巧妙地運用到體育教學中去,是改變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的必然趨勢。只要我們遵循體育教學的基本原則和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總結經驗,不斷探索,勇于創新,大膽突破;只要我們不斷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發揮游戲的作用,把游戲教學教好、教活,體育游戲在體育課的教學中一定能運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