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粉
【摘要】在新課改的洪流中,高中歷史教師應當積極貫徹課改理念,體現學生主體地位,主動運用信息手段,發掘歷史文化資源,以及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促進教學工作開展。
【關鍵詞】高中歷史 ?教學改革 ?分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051-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廣大歷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形勢,立足自身教學實際,深入貫徹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讓歷史教學在這一場改革的洪流中大有作為、綻放異彩。
一、歷史教學應當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更加積極投入,學會深入思考,善于總結提煉,這是新課程改革對歷史教學提出的明確要求。廣大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注重貫徹這一要求,充分給予學生學習自主地位,讓他們在學習活動中能夠獨立思考、積極探究。筆者在這一方面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有效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例如在《王安石變法》教學中,筆者沒有直接對學生進行講解和傳授,而是通過設置思考題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要求學生對照教材,結合課前自主搜集的資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研究,重點分析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容,實施這一變法的歷史背景,在變法過程中遇到了怎樣的阻力,為什么遇到這樣的重重阻力,以及王安石變法的結果的必然性,從這些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研究。這一組思考題思路清晰、緊扣重點、突出要點,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有效的引導,也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更加積極、更加投入。大家在充分的思考與討論中彰顯了學習的主體地位,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努力的獲取知識,這一過程中同時提高了思維能力、辨析能力,對全面提升歷史教學成效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歷史教學應當充分發揮現代手段作用
現代手段在歷史教學中應當得到更加廣泛的運用,隨著教學條件的改善,各地在歷史教學中普通添置了多媒體成套教學設備,在這一背景下,教師應當將其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課堂教學中補充大量的生動的趣味的信息,讓歷史課堂變得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加有利于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打造更加生動的歷史課堂。例如在《偉大的抗日戰爭》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中國人民經歷了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趕走了日本侵略者,既要讓學生了解中國人民在此過程中付出的巨大代價,同時也要讓大家對日本侵略者對中國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具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對此,筆者從有關影視作品中下載了資料制作成課件,在課堂上進行演示,通過數字圖表等資料信息讓學生對八年抗戰遭受的損失有了全面的了解,還通過播放影視作品中的一些場景,使學生對這一段屈辱的歷史記憶深刻,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再聯系到當前日本右翼勢力在國內的猖獗,在國際社會上的顛倒黑白,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強大祖國、振興中華,抵御外來侵略、維護世界和平等方面的堅定理念。
三、歷史教學應當充分發掘歷史文化資源
歷史教學不能僅憑單純的口頭說教,要通過生動的感知讓學生體會歷史發展的軌跡。翻開歷史這本百科全書,既有輝煌的歷史,也有屈辱的歷史,既有值得肯定的經驗,也有不可忘卻的挫折。這些歷史發展的進程節點留下了許多痕跡,成為了歷史教學應當注意充分發掘的文化資源。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教學中,筆者通過多媒體手段向學生展示了改革開放進程中不同時間節點的變化,以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十年、改革開放二十年、改革開放三十年等不同時間節點,以一組新老照片對比的方式,展示了學生熟悉的家鄉某一條街道、某一段區域發生的鮮明的變化。從低矮的房屋、狹窄的街道,到寬闊的馬路、車水馬龍的場景,從供銷社可以數的過來的陳列商品,到琳瑯滿目的大型超市,這些對比圖片讓學生深刻的認識到改革開放對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對改善人民生產生活條件所發生的巨大作用,以這些歷史文化資源有效輔助教學活動開展,加深了學生的理解效果。
四、歷史教學應當充分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歷史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既要讓學生學會思考分析理解,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調查研究能力。在《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教學中,筆者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了充分的資料搜集和調查研究,以家庭或本地區交通與通訊工具的變遷為線索,搜集大量的信息并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學生對此感觸很深,交通工具方面從過去的自行車、摩托車到小汽車進入家庭,從公共汽車單一的公共交通工具到現在動車、飛機等,極大的方便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改善了生活質量。通訊工具也是如此,從寫信、拍電報、手搖式電話到程控電話、手機再到現在的智能手機、網絡通信,學生從這些變化中總結梳理出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總結出了其中蘊含的深刻道理,思維分析能力得到了顯著增強。
綜上所述,廣大高中歷史教師在課程改革的洪流中應當積極作為,立足教學實際開展教學創新,不斷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大標.探討高中歷史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感[J].新課程導學.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