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沖
【摘要】眾所周知,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與此同時,寫作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部分教師未能采用有效的方法激發小學生寫作的興趣,導致小學生對寫作有著明顯的畏難情緒。有鑒于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急需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本文將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淺顯地談一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生 ?寫作興趣 ?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084-02
寫作是學生對熟悉的語言文字知識一個再學習、再升華的過程。其實,每一個喜歡學語文的學生都普遍認為:語文學習之中最是寫作有趣!寫作時,學生只有靈活準確地運用學過的好詞佳句,才能夠貼切形象地描寫出眼前的美景佳境;寫作時,學生只有細心仔細地觀察眼簾前的美景佳境,才能夠迅速確切地選出腦海中的好詞佳句;寫作時,學生只有潛心探尋出各種寫作之法,才能精心組織好詞佳句細心描繪美景佳境。寫作真可謂趣味無窮、妙趣橫生!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方法欠妥,造成小學生對寫作提不起興趣來。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究竟應該怎樣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呢?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教育教學理論的基礎之上,緊密結合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際,淺顯談一些小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策略。
一、學會品文,美文激趣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許多多語句優美、意境絕佳的名篇佳作。在閱讀名篇佳作的時候,會讓學生真實感受到作者的語言文字之美,體會到文章的意蘊情景之佳。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名篇佳作之示范作用。在引導學生學會品文的同時,讓這些語句優美、意境絕佳的名篇佳作激發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如在教學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青海高原一株柳》這篇課文時,教師引導學生品讀了課文。“廣袤無垠、青草覆蓋的原野,寸木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藍天和凝滯的云團……”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透過這些優美的語言文字仿佛看到了廣袤的原野與嶙峋的山峰。學生在品讀這些名篇佳作的過程中,流連于文章優美的語句之間,陶醉于文章絕佳的意境之中。與此同時,學生提筆寫作的動機被觸發了。
二、學會賞景,好景激趣
在日常生活中,有好多好多風光旖旎、令人陶醉的美景佳境。在欣賞這些美景佳境的時候,會讓學生眼前一亮,會讓學生真切領略到自然界旖旎無限的美麗風光,會讓學生切身體會到人世間如夢如幻的醉人境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美景佳境之感染作用。在指導學生學會賞景的同時,讓這些風光旖旎、令人陶醉的美景佳境激發學生長久的寫作興趣。
三、學會尋法,妙法激趣
在寫作過程中,需要運用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巧方妙法”。在運用這些“巧方妙法”的時候,會讓學生豁然開朗,會讓學生親自見識到運用“巧方”寫作之功效,會讓學生著實感悟到運用“妙法”寫作之神奇。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名篇佳作的時候仔細揣摩作者高超的寫作手法,要讓學生在聽賞同學優秀習作的時候認真琢磨同學嫻熟的寫作手法。如《姥姥的剪紙》這篇課文,文章一開始作者并沒有直接去寫“姥姥的剪紙”。作者首先指出好久沒有回家鄉了,做夢老是夢見姥姥,并提到姥姥已經去世了。字里行間透露出了作者對姥姥濃濃的思念之情。接下來作者寫出了自己的一個想法:想要回鄉下,在姥姥的墳前燒點紙,和姥姥說點心里話。作者通過敘述這個想法對姥姥的思念之情再次不言而喻。然后,作者才詳細敘述了姥姥的出生以及姥姥的剪紙……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在教師的指引下,領悟到了作者高超的寫作手法;學生在習作講評課上,在教師的點撥下,見識到了同學嫻熟的寫作手法。與此同時,學生提筆寫作的興趣被激發了。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作為教學之根本。教師通過讓學生品讀名篇佳作,感受名篇佳作的語言文字之美,體會名篇佳作的意蘊情景之佳,并以此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要通過讓學生欣賞美景佳境,領略旖旎無限的自然美景,并以此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要通過讓學生學習“巧方妙法”,見識“巧方”之功效,感悟“妙法”之神奇,并以此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總而言之,教師要用“美文、好景、妙法”捻成一根引爆小學生寫作興趣的“導火索”。
參考文獻:
[1]鄭金榮.小學生寫作興趣培養淺議.現代教育科學.2009年03期
[2]周長活.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學周刊旬刊.2014年07期
[3]糜自壯.淺議如何培養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興趣與能力.中國校外教育.2014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