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地區143名高年級小學生為調查研究對象,對農村兒童英語學習的倦怠情況進行調查研究,以改善學校英語教學管理模式。結果發現:(1)廣州從化地區農村兒童對英語學習的倦怠程度總體而言是較低的;(2)但具體到不同性別而已,相對于女性,男性對英語學習會產生更高的倦怠度;(3)此外,年級越高,學生英語學習倦怠程度就越高。
【關鍵詞】農村兒童 ?英語學習 ?學習倦怠 ?調查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是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農村專項課題“農村兒童學前英語學習狀況及對小學階段英語學習成績影響的研究”(編號:1201461737)研究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096-01
1.引言
學習倦怠(Learning Burnout)是指學生因為長期的課業壓力和負擔而產生精力耗竭,對課業及活動的熱情逐漸消失、與同學態度冷漠疏遠,以及對學業持負面態度的一種現象[1]。當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或通過努力但學習成績不理想而受到挫折時,一旦教師沒能采取有效的糾偏措施,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學等現象的學習倦怠程度就會明顯偏高。因此,學習倦怠是一個測量和反映學生學習狀態的重要指標。
一般而言,農村小學由于師資、經費投入和家庭投入等問題,在英語教育方面往往會落后于城市地區。因此,一旦農村兒童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產生較高的學習倦怠,將會更加拉大與城市兒童的英語學習成績,不利于往后初高中優質教育資源選拔,從而錯過教育改變命運的機會。基于此,為改善農村學校英語教學工作,為農村兒童學生提供更好的英語教學模式,本文以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地區143名高年級小學生為調查研究對象,以了解當前我市農村地區兒童英語學習倦怠程度情況,為廣州市改善農村兒童英語教育提供相關決策依據。
2.數據采集
本文衡量英語學習倦怠的量表主要參考Martin(1983)[2]、Zhou(2013)[3]的研究來設計問卷,從情緒耗竭、消極學習、成就感低三個方面7個問題項進行衡量。 而本研究的調查對象來自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地143名高年級小學生。通過自習課堂發放調查問卷、調查人員詳細講解輔助填寫的形式收集數據。歷時30天,共在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高年級生發放問卷200份,回收200份。通過無效問卷的剔除后,得到有效問卷143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72%。其中,男性85人(59%),女性58人(41%);四年級38人(27%),五年級41人(29%),六年級64人(45%)。
3.結果討論
本文以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地區143名高年級小學生為調查研究對象,對農村兒童英語學習的倦怠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研究顯示:
(1)農村兒童對英語學習的倦怠程度總體是偏低的(如表1),其總體均值為2.92(低于3.0的基準)。其中,情緒耗竭均值為3.0、成就感低均值為2.94、消極學習均值為2.81。表明,從化地區農村兒童對英語學習是積極的,首先是存在較低的消極學習情況,在主觀上不會主動放棄英語課程的學習;其次,具有較高的英語學習成就感,說明從化地區農村兒童英語教學難度適中、農村兒童能夠在學習過程中較好地完成課程任務并取得成就感;第三,存在一定的情緒耗竭,即學生花費學習英語的時間可能會稍微過長,從而在精神上產生一定的耗竭感,但程度不高。因此,從化區學校針對農村兒童英語學習時間可以進行相應的間隔調整。
表1 農村兒童對英語學習的倦怠程度情況
(2)不同性別小學生在英語學習倦怠程度上具有顯著的差異。方差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如表2),其F值為6.24,P=0.014<0.05達到顯著水平,總體而言,男性農村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倦怠感要比女性農村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倦怠感要高(男性均值高于女性均值)。其中,85個男性學生樣本英語學習倦怠均值為3.04,高于3.0的均值標準;而58個女性學生樣本則表現出明顯的低倦怠程度,均值為2.74,低于3.0的均值標準。由于從化地區小學兒童男女性別比高達1.5:1,男性學生高過女性學生47%,男性占較大比重。因此,從化地區農村兒童英語學習倦怠感實際上存在一定的危機感,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男性農村兒童學生英語學習的有效干預。
表2 不同性別小學生在英語學習倦怠程度的方差分析
(3)不同年級小學生在英語學習倦怠程度上具有顯著的差異。方差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如表3),其F值為4.21,P=0.017<0.05達到顯著水平,具體而言,年級越高農村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倦怠感就越高(六年級均值>五年級均值>四年級均值)。其中,六年級學生英語學習倦怠均值為3.10,高于3.0的均值標準;而五年級和四年級英語學習倦怠均值分別為2.84和2.70,均低于3.0的均值標準,這可能與六年級具有較高的升學壓力有關,盡管當前小升初采取就近入學的方式,但是仍然有部分學生希望通過擇校方式到優質的城區學校學習,這對六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產生一定的競爭壓力,從而導致較高的學習倦怠感。畢業班英語老師應當采取適當措施對學生進行減壓。
表3 不同年級小學生在英語學習倦怠程度的方差分析
盡管本文得到了對廣州市從化地區農村兒童英語學習倦怠情況較為重要的結論,但由于數據收集樣本有限,研究結論存在一定局限性,未來可擴大農村地區小學學生的問卷收集范圍,讓結論更具普適性。
參考文獻:
[1]Pines, A. N., Aronson, E., & Kafry, D. Burnout: From tedium to personal growth [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1.
[2]Martin R.P. An Analytic Study of the Burnout Syndrome as It Occurs among Parachurch Professionals [D]. University of Pittsburd, 1983.
[3]Zhou, J. The research of knowledge learning burnout and innovation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ole expectation and role pressure [C]. 2013 ICITEC, 2013.
作者簡介:
謝尚蓉(1984-),女,廣東廣州人,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