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艷
非智力因素屬于保證一個人進行活動的心理條件的范疇。在計算機教學中,對于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應引起教師的重視,將教學的側重點放在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上,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非智力因素學習動機意志培養一、計算機教學中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1.學習動機模糊不清
學習動機是指人們在學習活動中作為能夠堅持與燃起興趣的內在動力。如果將非智力因素運用到智力與活動中去,就會使活動具有了明確的方向與實施的推動力,如果能有效的堅持下去就會獲得階段性的成功。但是當今時代由于社會的高速發展與進步,人們很少有太多的時間對一件事進行長久性的堅持,于是,許多人稱當今為“速食”時代。所謂“速食”主義,在以“90后”為代表的大學生中的體現更是突出。在大學校園中風靡的“考證熱”,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基本上一個學科就會與之相對應的有一個證書,而如果想要拿到這個證書,就可以通過對所規定的數目的書籍進行短暫性的學習,在通過規定的考試就可以了,就算是這項技能被拿到手了一樣,其實不然,短暫性的學習根本就沒有把知識的精華給全盤掌握。這樣的局面就會導致許多學生以為拿到了證書就是掌握了某項技能,而學習的動力自然而然就變成了以拿到證書為準,而非掌握知識的精華。
2.心理素質較差
學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想要對知識全盤的掌握與運用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很多學生就是由于沒有過強的心理素質,致使放棄。其中影響意志力與心理素質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學生對周圍環境的抗壓能力不夠強,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旦遇到會對學生情緒產生影響的事,許多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就會放棄或是中斷一直堅持的學習任務。其次,是許多學生定下遠大的學習目標后,在堅持的過程中因意志力不夠堅定就在學習的進入瓶頸期時中途放棄了。
3.制定學習方法不當
計算機作為一項信息類新技術,對于一直接觸書面知識的學生來說是一項挑戰,但是當然不排除許多獨生子女對于電腦的接觸較為提前,故在計算機的學習中比較占優勢,對于那些對電腦接觸較晚的學生來說,快速掌握計算機知識就比較困難了。這時就需要制定一個時間用量最少,但是學習到的知識最多的階段性目標,將整個學習過程分為一個個小目標,再逐一攻破。但是貴在堅持,許多學生還是會因為一些事件的突然發生而導致中途放棄。
二、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途徑
1.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想要培養學生在學習上非智力因素的優勢,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能動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過需要后天的努力堅持,好的學習的方法包括仔細認真的記課堂筆記,在計算機的實時操作時要謹遵老師的所講解的規范的操作,練習時要做到每一步的操作都是準確無誤的,不能馬馬虎虎的,因為計算機對數字符號的處理量非常的大,一步輸入錯誤就會導致后面計算的結果完全不同。
2.提高學生的意志品質
計算機的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具體學習過程中會出現疲勞、畏懼和煩躁,這就要求大學生克服內心障礙,以堅定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去克服和戰勝各種各樣的困難。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給學生布置適當難度的任務,有助于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于培養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
3.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傳統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是注入式的教學方法,注重概念的闡述和操作方法的講授,導致學生嚴重缺乏學習動機。因此,計算機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比如在講到計算機的硬件構造時,教師可以專門準備一臺廢棄的主機,打開機箱,在展示的過程結合課件演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讓學生動手拆一拆,裝一裝。
三、結語
隨著義務教育的大力普及,每年的大學畢業生數量都呈現出增長的趨勢,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對于人才的招募,許多企業也多傾向于用具有良好的品質、學習能力與意志毅力等方面。作為人才的培養基地,大學在在其中承擔著至關重要作用。面對這樣的市場趨勢,學校應改變當前傳統的教育理念,不僅僅只重視學生智力因素的發揮,更應該著重培養學生在非智力因素上的能力,讓學生在沒走出校園時就把計算機知識進行良好的掌握,為學生適應信息時代的社會做準備,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的大環境。
參考文獻:
[1]王爾新,宋秀麗,劉飛.非智力因素與高職院校學生成才[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06).
[2]屈戰偉.高等職業院校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研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