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錄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真正的提升語文教學質量,關鍵的因素是教師的綜合素養;其次是營造一種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激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再次是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質量 自身素質 寬松和諧 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84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呢?下面結合自己的學習和實踐來談談這個問題,期望能夠對同行的教學有所啟迪。
一、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真正的提升語文教學質量,關鍵的因素還是教師的綜合素養。任何好的性格和情操,任何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都離不開教師這個獨特的個體。因此,要想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一副自然大方親切隨和的教態,一身時尚端莊搭配得當的衣著,一手龍飛鳳舞剛柔相濟的書法,一口字正腔圓抑揚頓挫的普通話,一段聲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誦,一句委婉動聽相得益彰的輕唱,都會對學生的注意力具有無形的控制作用,對學生的審美情趣具有潛移默化的導向作用,從而激發起學習興趣,煥發課堂活力。語文教師要將學生帶人美妙的文學殿堂,最重要的還得用語文的真正學識去感染學生,使其受到熏陶——教師滿腹經綸,才氣橫溢,授課時,或宏論滔滔,妙語連珠,或精點略評,字字珠璣,讓學生如飲甘醇,定會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的授課語言要有繪聲繪色的形象性,表情達意的準確性,辭約意豐的簡明性,和諧悅耳的音樂性,嚴密準確的邏輯性,教師用這種語言描景狀物,述說人事,說明特征,品味詩文,剖析事理,定能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語文教師不僅要熟悉教材,對典范的名篇佳作記憶成誦,而且應形成自己鉆研教材的真功夫,能常教常新,能給學生以藝術熏陶與美的享受,真正成為學生求知與做人的良師益友。語文教師出色的藝術審美能力與藝術創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課堂氣氛,使課堂充滿朝氣與生機,因為學生在教師的引領與點撥下,能夠從教材的字里行間發現各種靜態美、動態美、形態美、色澤美、韻律美,能夠用自己的心靈感受到教材橫生的情趣。不僅如此,教師匠心獨運的板書設計也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從而激發起學習語文的興趣,煥發出語文課堂的活力。
二、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針對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營造一種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激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這也是語文課堂體現其人文性特點的一個良好的途徑,同時也能夠很多的提升教學質量;同時,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氣氛是課改的一項重要任務。師生應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賴、互相合作,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才能形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臺,學生才能輕松愉快、活潑熱情、興致盎然地發揮想象力,以最佳狀態進入語文學習,煥發出語文課堂獨有的活力。
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并將在師生溝通時起到重要作用。在講授《列夫·托爾斯泰》一文時,學生對文中寫托爾斯泰的眼睛“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后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確無誤的頻波”無法理解,筆者就引用同學們正在看的《西游記》激起興趣:“難道托爾斯泰的眼睛能像太上老君的寶葫蘆、像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金角一樣能把世界上的物質吸進去?”得到齊聲否定后,筆者又問:“我的眼睛能把語文書吸進去嗎?”學生答:“不能。”筆者一本正經地說:“我說我能!我能通過眼睛把這本書的內容記到我的腦海中去。”望著筆者“抓起”“塞入”的手勢,同學們會心大笑。進而筆者一手指著自己的眼睛一手指著課代表:“我的眼睛能把盧婉敏吸進去嗎?”同學們開心答到:“能!”“對,通過眼睛我知道了她是個勤奮好學聰明負責的女孩子。”接著再以好差兩生的評價讓學生領會了什么是“放出準確無誤的頻波”,最后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要學生自己概括對該句話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直至鈴聲響起還意猶未盡。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指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創造力才能得到開發,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教師要放下唯師是從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鼓勵學生敢于不屈從于教師,不迷信于權威,不盲從于教材,敢說“我認為”,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多給學生展開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多給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和自由等等
三、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于學生長期穩定的學好語文,有的學校或者老師也嘗試了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但是在具體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盡管我們在課堂上安排了一些合作學習的方式,但學生除了在小組中很無序地發表自己的觀點之外,并沒有產生較深入的合作成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又如何克服呢?
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沒有把自身融入到其中去,把自己游離于合作群體之外,沒有給學生一定的方法和指導,不知道他們正需要什么,遇到了哪些不能解決的問題……所以,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自己要轉換轉換角色,蹲下身子去與學生交往,把自己當作小組長或小組的成員,身體力行地參與其中,給學生一些示范,給他們一些切實的感悟和體驗等等。其次是,缺乏得力的組織。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培養小組長的組織協調能力,使他們能很快把握合作學習的內容,并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適當的合作學習策略,能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的分工,組織好大家有序地開展活動,調動全體成員積極參與,能對合作學習的成果作簡要的總結和評價。最后,我們還要不斷地通過示范、引導,使小組成員逐步體會到,在參與小組活動時,除了主動發言、積極協作之外,還要學會認真傾聽、仔細觀察、深入思考并提出合理的建議。通過這些過程使學生意識到,在別人的啟發、引導下,自己思維、靈感等技能就能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得到逐步的鍛煉和提升,學生們合作學習的欲望就會更強烈,從而學好語文。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真正的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就要注重教師的綜合素養的提升,注重營造一種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激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注重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