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昌
摘要:提問是一門大藝術,不是簡單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回答這么簡單的事。作為一線語文教師,必須以學生為出發點,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發展需要,優化課堂提問藝術,讓有效提問點亮小學語文課堂,成就高效語文課堂教學。本文探討了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技巧。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提問;技巧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提問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要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心中有學生,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以及教學內容設置問題,而要堅決反對為圖課堂熱鬧一問到底的形式主義的所謂“啟發式”。
一、問題要精心設置
教師在課前要精心設置問題, 要符合教材內容和學生認知規律。淺顯的,學生不經過思考就可以回答的問題不提, 這樣的問題表面上看起來學生都能流利作答,但實際對學生的學習沒有任何的作用。而難度過大的問題也不應該提,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常常會沉默, 因為找不到線索,而不知道該如何解答,學生望“問”興嘆,也是不能達到目的的。教師的問題要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層”設置, 而且要根據學生水平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層次性,使每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夠“跳一跳摘到果子”充分享受解決問題的愉悅。
二、提問要設置情境
在對學生探究欲望激發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情境來進行。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讓他們感興趣的問題情境來讓學生積極地和教師進行互動,使所提出的問題既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課文內容,又能通過交流來把學習的情況反饋給教師。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能讓學生通過思考來對知識獲得更深的理解,但是要體現學生作為主體地位,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發現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在增加他們對知識探究語文的同時,學生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越來越強。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各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讓他們在對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中來完成課文重難點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和在語文學習中的自學能力。
三、提問要有靈活性
教師提問時面對的是一個個靈活的個體,在課堂上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因此,教師提問要把握好時機,針對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學生課堂學習狀態,靈活提問,而且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不能提問后立即要求學生作答,蜻蜓點水一樣,這樣學生沒有經過認真的思考,難以對問題形成印象,對問題的理解也不會透徹。
當然, 這僅僅是淺層次的, 在課堂教學中,還需要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針對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隨機應變地引導,及時調控課堂節奏, 真正使學生在教師靈活自如的點撥下“活”起來。
四、問題要具有一定的深度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握好一個“度”,既不能過多地干預,又要適時地介入,還要能及時地走出, 還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當問題難度大,學生一籌莫展而陷入僵局時,教師要個別地給予點撥、誘導,促其茅塞頓開、靈感突現;當學生學習淺嘗輒止未能深入或出現明顯破綻時,教師要給予提示、糾正,以養成好的思維品質、學習習慣,及勇于克服困難的學習意志。
五、把握教學時機,增強語文課堂提問的針對性
小學語文課堂的提問必須清晰明了,簡單直接,提問的內容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小學生有時候會出現上課不注意聽講,走神的現象,當教師發現時,為了能夠讓小學生及時地回歸到課堂學習中,這時教師可以進行提問,通過提問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小學語文的課堂提問相對于數學等學科還是相對要容易的,不涉及到計算等復雜的過程。語文教師只要觀察學生的思想動態,把握好最佳的提問時機,就能夠將語文課堂帶入到高潮中。比如當教師講到學生比較喜歡的內容時,有的學生會比較興奮,躍躍欲試,這時候語文教師可以進行課堂提問。還有當學生對于教師所講的內容一知半解時,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然后再具有針對性的進行詳細講解。
六、根據學生差異性設置問題
小學生的性格、學習能力和實踐經驗等多個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這些差異導致了學生在學習、認知和思考的過程和方式方面形成明顯的差異,給課堂提問增加了難度。教師只有加深對學生的了解,根據學生的性格、思考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的不同進行分類,在設置問題時針對學生的差異性,讓問題的深淺度適合學生的能力,符合實際情況。對于思維能力一般的學生,要以提高能力為主,增加他們回答問題的次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置的問題不易太難、不易太淺,要在符合這類學生的基礎上以提高思維能力為主進行設置。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要著重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教師以引導的方式耐心的與學生進行講解,注重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理解能力,設置較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回答,以此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的學習潛力。對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著重培養他們的探索和思考能力,讓他們自主的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總之,在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要對提問進行重新認識,既要優化教師的提問,使提問成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誘發學生探究動機,促進課堂互動交流,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更為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實現教與學的互動。
參考文獻
[1] 劉德平.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教學研究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 2015(14).
[2] 季春風.妙用提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J].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5(05).
[3] 周佑.論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 201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