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敏
摘要:學生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成為具有全面文化基礎(尤其是信息方面的基本知識與能力)且品德高尚具有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現代化教育為主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也逐漸深入到課堂當中,輔助數學教學,深受師生們的歡迎。基于此,本文就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提出幾點自己的看法,在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同時,達到優化教學資源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信息技術:有效整合:多樣化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科學的快速發展,傳統的主要以課堂、課本、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也逐漸不能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發展的需求。信息技術隨著信息化資源的不斷發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突現出來。信息技術特有的聲像同步、三維動畫演示以及集圖形、動畫、聲音與文字等信息功能為一體的特征,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演示知識的形成過程。這種集視、聽、說三結合的教學模式,深受學生歡迎的同時,還有著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
一、利用多媒體的趣味性,激發學習興趣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口頭的說教+板書為主,但是很難將知識的懸疑性展示出來,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手段,具有很強的趣味性,比如圖文并茂的視覺畫面、形式多樣的感觀感覺,加上美妙悅耳的音樂等都能在教學中有效調控學生的精神狀態,促使學生始終保持興奮、愉快并對知識產生渴望的心理狀態,將學生對探究未知知識的好奇心調動起來,對新知產生學習動機,激發探究之興趣,在促進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的同時,還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益。
借助計算機輔助教學更便于處理一些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知識。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及其圖像”的相關知識點時,借助計算機制作成動態演示的動畫,讓學生真實地去感受在畫拋物線時的平滑曲線。借助計算機制作成動態演示動畫,還能讓學生通過觀察圖像變化的特征更有效地理解“二次函數頂點式的圖像”的特征,提高他們的研究興趣。這樣的教學還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理解并掌握這一知識。
二、利用計算機進行自主探索、自主建構,形成自己的邏輯思維體系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獲得了普遍應用,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信息技術的融入有利于創設新穎的教學環境,教學模式還能從以教師講授為主向以學生動腦動手自主實驗研究為主的方向轉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初中數學實驗由于受實際器材所限制,有些實驗只能“紙上談兵”,不可能在真實的環境中展開。但是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則能把數學課堂轉為“數學實驗室”,對一些幾何量(包括動態圖形的幾何量)進行及時的度量和計算,對于圖形的幾何性質、某些條件對圖形性質的影響等可以讓學生自己主動去發現。
例如,在分析“正比例函數中y隨x變化”的規律時,可以先演示幾何畫板課件——正比例函數的圖像:k任取不同的數值,讓學生仔細觀察圖像的位置,然后再給出圖像上任意一點測量出此點的坐標,接著再拖動此點來變換它的位置。及時提醒學生觀察此點的橫縱坐標的變化情況,鼓勵學生展開探究、討論,再歸納出正比例函數的性質。幾何畫板課件生動形象的演示,能夠幫助學生在動態中仔細觀察、探索與發現對象之間的數量變化關系與結構的關系,有助于學生對知識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將數學知識變抽象為直觀,而且還形象地展示出“形”與“數”的有效轉化。也有利于強化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記憶。
三、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數學課堂效率
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快速準確地展示題目與圖形。數學應用題,尤其是講解近幾年各地中考試題時,很多應用題都出現一些文字在100字以上的題目,但是,當堂抄寫太多的文字,既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有時候還會因為教師的字跡不清楚給學生帶來不便,降低了課堂的教學實效性,但是,如果事先準備好的課件,講解時,接觸課件展示出來,則能讓題目快速、清楚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率。在教學函數知識點時,很多教師畫出來的函數圖像的作圖效果不夠理想,究其原因,作圖速度慢耗費太多時間(比如“反比例函數”的圖像需要描十個點),而且還存在所作圖像不夠精確影響直觀認識的問題(比如說數據較大的統計圖)。可以說,作圖成為教師在教學這一知識點時的一大障礙,這些因素也必定會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如果能夠使用事先準備好的課件則能輕松解決。
借助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能很方便快捷地獲取豐富的教學和學習資源,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隨著信息渠道的不斷拓寬,教學與學習資源都能快速便利地獲取,比如教學素材、課件、習題等。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網上教學資源,結合課程與學生的實際,將網上的資源再加工、組織,為己服務。根據需要,也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好的網站,鼓勵并引導學生通過網絡獲取有用的信息,開闊他們的視野,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信息技術是未來經濟、教育發展的核心,圍繞多媒體、網絡、平臺建設等新型的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模式,對拓寬學生的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大有幫助。將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整合能夠給予其廣闊的展示天地,給予數學教學創造最佳的教學環境,在改進、加強、整合教學資源上,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數學教師的積極性與能力建設,為推動數學與信息技術教學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奠定好堅實的基礎。為素質教育帶來一個全新的面貌,而且還真正實現了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大目標。
參考文獻
[1] 戴月彩.關于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一些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4(20):178-179.
[2] 王成偉,李宗琴.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小學電教(下),2011 (2).
[3] 劉如. 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效結合探討[J]. 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11):49.
[4] 趙常在,張文香.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實踐探索[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08).
[5] 解忠良.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題學習整合的教學實踐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