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宇+董文芳
摘要:近年來,教具制作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研究其相關課題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自制教具可以體現(xiàn)新課標的探究精神,指出了自制教具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在探討轉換教學觀念,提升學生興趣的基礎上,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就學生參與自制教具制作的步驟展開了研究與探討,闡述了個人對此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教具制作;初中物理;教學;意義;作用
作為能夠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效果的方法途徑之一,教具制作的關鍵地位不言而喻。該項課題的研究,將會更好地提升對教具制作的掌控力度,從而通過合理化的措施與方法,進一步優(yōu)化初中物理教學的最終整體效果。
一、自制教具可以體現(xiàn)新課標的探究精神
初中學生年齡小,好觀察,愛動手,而自制教具所用材料大多來自學生的生活實際,容易尋找,因而老師演示使用后學生就會產生自己動手做一做的欲望,老師再適時地激發(fā)引導,使學生產生“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的創(chuàng)造動機,激勵學生發(fā)明創(chuàng)新,想方設法使教具變得更加完美、適用,這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引導學生用物理學的觀點重新認識自己周圍環(huán)境中的事物和現(xiàn)象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啟迪作用。例如在學習長度測量時組織學生制作了刻度尺,在初中物理總復習階段再組織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應用練習,讓學生根據(jù)所學物理知識設計多功能刻度尺,在老師啟發(fā)引導下,學生們設計出了裝有小燈泡照明的可在黑暗環(huán)境使用的刻度尺、裝有凸透境既可測長度又有放大作用的刻度尺、在柔軟繩子上帶有刻度既能測直線距離又能測地圖上距離長度的刻度尺等多種方案,使學生開闊了思維;同時,學生們在制作過程中。不但要親自動手尋找合適的工具、材料,還要動腦考慮解決一些與之相關的問題:如何使裝置更恰當、合理,如何使產生的現(xiàn)象更清晰、明顯。這樣培養(yǎng)了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積極的思維能力,及判斷、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自制教具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等實踐活動的內在積極因素,強烈而持久的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對初學物理的初中學生來說,只要激發(fā)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他們就會以滿腔的熱情,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物理學習中,物理課堂就會變得開放、活躍,氣氛熱烈,教學效果自然會倍增。
由于自制教具所用材料大多來自學生的身邊,一個杯子、一只雞蛋、一把梳子、一個碟子……,都可以成為自制教具的原材料,在教學中使用這些由學生熟悉的生活材料制作的教具,用它們產生物理現(xiàn)象,探索物理規(guī)律,讓學生從“知”的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未知”,學生會倍感親切,產生強烈的探求欲望和學習興趣,好象真理的發(fā)現(xiàn)者就是他們,自己成了學習物理的真正“主人”,從而不再覺得物理理論是空中樓閣,可望不可及,研究物理并不神秘。這樣,對物理的神秘感破除了,學習物理的興趣激起了,學好物理的信心也就樹立起來,課堂上不再拘謹、膽怯,開始敢于大膽發(fā)言,使課堂氣氛逐漸活躍起來,從而調動起了學習物理的積極主動性,特別是后進生,有了成功的體驗,對物理有了積極的學習興趣,也就變得愛學、好學、從而學得比較好了。
三、轉換教學觀念,提升學生興趣
“教師難教,學生厭學”的困境依然困擾著一線教師,尤其是初中初學物理階段,壓強、浮力有些概念讓學生理解上有難度、有困惑。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實施后,物理教學的生活化、實踐化的要求更高,聯(lián)系實際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物理,在物理學習中去指導生活,已經成為物理教學的一個突出問題。特別是現(xiàn)代化教學條件的運用,學校和老師都注重多媒體的運用去輔助教學,但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運用,一方面為教學的形象化和直觀化提供了條件,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忽視了傳統(tǒng)的物理教具的制作和運用。由于初中物理教學內容許多都和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教師和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教具就顯得更加重要。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多種手段,充分利用多種輔助工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自制教具形象、直觀、又易操作,同時迎合了學生的思維特點,因此它在探究、體驗式教學中具有很強的生命力。適宜地使用自制教具滲透物理課堂,教學效果卻事半功倍。
物理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科學的物理思維方法,提高學生的物理思維和實際應用能力,當我們教師拿著自制教具進行物理情景的創(chuàng)設時,教學情境得以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有效激發(fā),比用實驗室的器材進行實驗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知欲望,借助于自制教具讓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清晰了,清晰的物理情景得以建立,幫助學生理清了物理思路,簡化物理過程,培養(yǎng)學生進行科學思維的方法,營造物理學習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chuàng)新意識,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和深入探究。
四、學生參與自制教具制作的步驟
首先是組織學習階段。在所教班級中,采用學生自愿報名的方式,根據(jù)學生的愛好、個性等方面綜合考慮、確定參加人員,組成自制教具活動小組。在分小組時采用男生和女生相互搭配、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和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相互搭配的形式,做到優(yōu)勢互補。然后組織學習和了解自制教具的作用和意義,了解各種工具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其次是制作訓練階段。這一階段主要由教師確定題目,制作教具樣品,學生參考模仿制作,方法是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訓練過程;再次是獨立創(chuàng)作階段。這一階段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確定項目,確定設計方案。在這里不局限于教具,個人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生活體驗自由發(fā)揮。教師進行個別指導,對有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教師幫助提供材料、用具,鼓勵學生完成;第四階段是試驗評價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們主要是進行自制教具與研究性學習相結合的試驗,讓學生根據(jù)物理課的要求確定研究性學習課題,再根據(jù)課題的要求設計實驗裝置,探索需要研究的知識和規(guī)律。教師跟蹤每一個課題的進展情況進行指導和幫助解決可能遇到的問題,課題完成后,指導教師進行總結并做出評價,及時地表揚完成得好的小組。學生在參與自制教具的活動中不但鍛煉了意志,培養(yǎng)了自主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而且還提高了實驗教具的制作技術水平和動手動腦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羅星凱.低成本高智慧的物理實驗欣賞[J].物理教學探討.2014(9):11-12.
[2] 王文淵.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激情[J].南安教育.2015(05):88-89..
[3] 王文淵.淺談農村初中物理教師如何提高自身修養(yǎng)[J].南安教育.2014(1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