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玥
摘要:備課對教師而言是最為重要,教師只要是備課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證教學有效有序的進行。課堂教學是一個知識傳授的過程,教師在這個平臺上傳道授業解惑。之后,通過課后工作來加以補充。以外,教師還要對課堂內外所要涉及到的相關問題進行思考和解決,課后反思并努力豐富自身的知識層面。
關鍵詞:初中英語;備課;課堂教學
一、備課
面對新課程改革和新教材的使用,教師該如何做好初中英語學科的“有效備課”呢?首先應確立“寫好教案就是自己出的最好的書”的概念,以新課標目標為指向,突出備為教用,備用一致。注重備課的實效性,實踐性;其次,要弄清教改新形勢下英語教學備課要備到哪些內容。第三,備課要以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不斷做好課后反思,總結經驗,查找不足,調整和完善教學改革中的行動策略,探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在近幾年的教改實踐中,我對如何做好英語學科的“有效備課”有了以下的認識和體會:
1、倡導“個人預備――集體研討──個人修正”備課模式。眼下集體備課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作為教師,只是教學中的“個體”,知識和能力都是有限的,看法、觀點也難免失之偏頗。因此,應該集思廣益、互相交流、共同探討、共同進步。我認為新的備課模式必須通過以下四個步驟:(1)個人預備。個人進行備課時,一定要認真學習和研究教材;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一定要深入了解學生,摸清情況,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教師必須寫出備課提綱,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出具體的教學目標,創造性地進行設計教學方案。(2)集體研討。要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思路,做到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重難點。由中心發言人說課,教師們共同探討,相互補充,使教案內容更加充實和完善。通過備課組成員共同研究,反復推敲,對遺漏和偏激的內容進行修正。(3)個人修正。這是集體備課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環節。通過集體研討后的教案,教師并不能直接拿進課堂,因為各個班級的學生不同。教師個人需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習情況對教案進行修改。這樣才能形成具有教師特點,并且符合學生情況的教案。(4)課后交流。課后交流是備課的總結階段。備課組教師授課后要進行再次交流,對于授課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評估,肯定成績,指出不足,以便提高每位教師的教學水平。
2、把握備課的各個要素。(1)備教材。備教材要掌握五個環節。一是掌握課程標準。只有理解課程標準的實質,才能更好地鉆研教材、確定目標、指導教學。二是掌握教材內容。教師只有研究教材體系,明確教學任務,弄清教材的基本結構、指導思想、知識技能、編寫意圖、深度廣度,才能明確教學目的與要求。三是掌握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在知識結構中起紐帶作用,是教學內容的知識核心。教學難點在教材總知識中比重較小。它的特點是有局限性、差異性和局部性。在備課和教學中,教學難點則往往不易被發現。教師不應把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相互混淆。四是掌握教材特點。教材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備課的結構、教學活動的組織和教學方法的選擇。(2)備教法?!敖虒W有法而無定法”,體現了教學方法的層次多樣性和形式靈活性。教師備教法既要熟練掌握傳統教學方法,更要根據學科特點,實施自主參與、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分層發展的學習策略。要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模式,改革教法,采用有利于學生開拓創新、個性發展的教學手段。如情景教學法、快樂教學法、誘導教學法、感悟教學法、探索教學法等。無論哪種教學方法都要貫穿于課堂教學的每一環節,做到注重過程教學,發展學生潛能。(3)備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要收到滿意的效果,教師既要鉆研教材,又要充分了解學生。如果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學習態度,知識要求,接受能力一無所知,容易脫離學生實際,造成教學失敗。教師在備學生時應做到四個了解:一是了解班級基本情況。只有對班級了如指掌,才能通覽全局,科學施教。二是了解學生個性特征,作為備課依據,以便區別對待,分類分層指導。三是了解學生學習基礎。在講授新課前,特別要了解學生對原有知識的預習準備是否充足;新課講授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和障礙等。四是了解學生個性品質。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很大的。
二、課堂教學
備課工作準備好之后,接著是課堂教學,教師要依照備課的方案及內容來上課。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雙方互動性過程。抽象的說,也是一種知識的輸出與輸入的過程。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角,是思維的主體,他們的活動應占課堂的絕大多數時間。課堂教學的必要五個環節是:①自學;②議論;③精講點撥;④達標檢測;⑤小結。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需要把教學與練習相結合起來。練習是把知識轉化為技能,并進一步深化知識的過程,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練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學生一個實踐和檢驗的平臺,有針對性的練習,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堂課所教所學的知識。學生應該對此重視,配合老師,多做練習,從而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檢驗真理;那么,在教的階段里,用練習來檢驗教學的效果和收獲是再合適不過的。
三、課后工作
自然地,課后工作主要就包括作業的批改及對遺漏的課堂知識的查閱補充,最后是在學生課程結束之時的相關考試工作。那在批改作業的時候更要認真,絕對不能以一個“閱”字就帶過,一定要根據學生作業完成的正確率來評分,根據教師個人的喜好可以用諸如:excellent、good、so-so或者是一個笑臉圖示等來點評。必要時,評上幾句肯定和鼓勵學生的話語。作業是學生自學、自我檢查的重要依據。老師在批改的過程中,發現錯誤要及時的糾正并做好登記。必要的時候可以把它們拿出來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啟發他們積極的思考,以便檢驗教學的效果并及時鞏固,避免學生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誤,以進一步促進教學的效益,即做到了有效教學。那么輔導要有針對性,輔導的方法應因人而異,做到耐心細致,循循善誘,培優扶差。輔導的形式也有很多,一般常見的有補課式輔導和一對一的輔導等。教師課下對學生的輔導學習,是教師有責任心、教育教學能力和職業技巧相結合的藝術,是英語教師的必備技能。
總之,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在備課過程中,需要講究備課模式,考慮備課各個要素,避免備課中會出現的問題。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